显示更新内容

讲两件我身边发生过的搬运真事。 

一是大家可能熟悉一点的CS男版本。

男方来美国读博,遇到一本科姑娘。热烈追求,温柔体贴,简单说就是特别有男德。
然而女方觉得和他没有未来,屡次出轨(男方知情),最后分手。
男方那真是一往情深要死要活,抓住每一个朋友长吁短叹,不断表示想要复合。
……然而女方是真不可能和他继续的,而他再情圣,也是要结婚繁衍的。于是他在不断求复合的同时,听从家里安排,飞速搬运了一位他的中学同学过来。两人多年不见,完全是双方父母敲定的婚事。
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对于爱情无望了,破罐破摔就结婚。
后来男方毕业,拿了某国内大厂在美国的offer,按照流水线程序买房养娃去了。
再后来我不知道了。

故事二属于我每次告诉别人大家都WTF的。

我父母和我刚来美国时,认识了一户老移民人家。福建偷渡出身,拼死拼活在美国发了大财的那种。
人对我们是真的好,但观念也是真的100%老旧。人在美国,脑子还在福建乡下。
这家人的孩子都在美国出生长大,但他们的教育方式是纯粹的中国乡土,以至于大儿子的婚事完全是父母安排的。
不仅是父母安排的,还是素昧平生回福建老家搬运过来的。当时当母亲的拿着几个姑娘的照片给我和我妈看,说这个白一点,那个高一点。这个选妃的架势,给年幼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她选定了一个,不仅是因为对方皮肤白(据说是喝醋喝出来的),也是因为算了八字觉得很合。
大儿子打了个越洋电话,然后就飞去福建结婚了。
女方来到美国后马上开始怀孕生孩子。一连生了两个还是三个女儿,男方父母就开始不高兴了。
这时候爆出来一个消息:女方的八字是假的。为了来美国当阔太太,故意骗了男方一家。
我当时的感觉是,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般配。
而且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毕竟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只有两件事情最重要,一是生儿子,二是不离婚。
中间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过后来女方又生了两个儿子,这下男方家庭再无抱怨。
再后来第三代长大了。女孩子们somehow总算接触了美国文化,明白大家族重男轻女欠了她们的,十分不满。至于长房长孙,干脆跑到加拿大去上大学了——要知道,他的父亲当年是被禁止去外地读书的,必须天天回家才不会学坏。
还有很多事情,写不完。

读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这对夫妇有毒了。的确,他们的孙辈估计能写几万字的东亚家庭伤痕文学出来。但同时,我也真的没法说他们是坏人。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为人行事,努力去做了。类似于《屋顶上的提琴手》里面当爹的再怎么爱女儿,也没法接受女儿和不同种族的人结婚,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和她断绝关系。我不是他家各种封建传统的受害者,所以想起他们时,更多的还是感慨。

(还有就是庆幸自己考上了好大学。因为我父母说过,如果没考上,他们就要考虑把我嫁给这家人的小儿子了……)

#移民

楼下的边牧,口炎复查:主人中午上班给它打个网约车,它到地方自己下车自己进医院,晚上主人再去医院接他回来。

妈 想把你说闲话的贬低我的嘴剁了 身边的所有人都看不上 对着我骂我姨 对我姨骂我其他的姐姐 懂你为什么如此不幸了 看了觉得可怜 以后绝对不会跟这个车上的任何人再有交集 妈 等我润走就再也不见

达成成就:在移动的旅游大巴上化完一个全完! :azukisan006:

被我妈骗来旅游团结果还有俩不认识的大叔 我倒 !

我评价没有唱功只有脸长得帅抱着吉他莫名其妙火起来的视频:做作!

不能没有炉甘石洗剂的人生
早晨做的可撕拉美甲洗澡之后掉了四个 我晕

我哼“你是一个自由的人呐你有一颗漂泊的心”

把五年前买的一件t剪成破烂老头背心 好凉快好舒服

我对生活的和解体现在:一杯客厅放了十小时落满灰尘微生物的黑豆浆刷杯水拿起就喝

听王剑讲六四,他说六四最大的悲剧就是它从头到尾都只是一场学生运动,知识分子没有参与,工人也没有参与,原因是知识分子的脊梁在文革甚至反右的时候就被打断了,这是中国社会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源头。六四之后中共花了二十年时间把所有的学校变成了党校,结果就是现在的中国的大学生根本就不长脊梁,变成了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