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utlier 这个平台做远程线上兼职已经半年了,亲测薪酬(时薪20美元)和发薪速度(周结,每周三paypal 打款)都还可以。之前我就是因为象友内推得到的这个机会,现在我也可以内推别人啦,对此感兴趣的海外象友都可以私信我!
@board
Outlier这个平台是帮助训练ai的,官网是 https://outlier.ai
根据分配到的项目不同会有不同的任务形式,一般来说都是生成答案之后去修改完善它。
我所在的简体中文写作组,大部分工作都是用中文进行的,但在教程和一些justification 的填写上需要使用英文。
同一个时间段会存在数个不同的project,需要完成该project的教程,并在assessment task中达标,后台就会把你标记为可以接受相应project的任务。
每次上线的时候发现被分配到不同的project非常正常,尤其是刚入职的时候,系统会倾向于把各个project都给你推一遍。
做教程的时候是无薪的,assessment task 的时薪是14美元,一开始会有一点磨人。等到把现行 project的教程都做完,就进入到可以爽快刷题、正常拿20刀时薪的阶段了。
薪水是周结的,通过paypal 发美元。如果没有paypal 账号的话可以注册一个https://py.pl/3uau9hHnVyV
可以的话尽量开一个美元账户,不然PayPal会自动把收到的美元转换为当地货币,损失一些汇率差。
对最低工时和完成时间都没有硬性要求,非常flexible,我忙的时候或者能量低的时候就会长久搁置不上线(。)……
有点类似于工地搬砖,并不规定你一定要搬哪块砖,只不过如果你长久不搬的话,别的工作人员把房子盖完了,相应的project就会结束,推进到别的project了。
如果简历审核通过、激活账号并完成身份认证的话,非常推荐把邮箱提醒开着,因为不定期会派发激励任务,也就是mission。一般形式是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多少个任务或者工时,就会在基础时薪之外追加激励奖金。
我最高遇到过做满32小时给300刀的,狂工一周到手了,那一周基础时薪加奖金一共拿了1000刀。
Remote 岗位虽然描述上是Global 不过必须是非中国ip才能做,网站规定不能用vpn,不然有封号风险。
性质上属于自雇,身份认证时需要提交所在国家的有效证件,比如驾照。
中国护照是不可以的,因为和你的现居住地没有明显关联。
想尝试的象友请大力戳我内推!不用不好意思,成功入职并做满10小时的话我作为推荐人也会有一点点奖金w
具体来说就是:
1.在本条嘟文下回复,删除@ board ,保留@我的id并把权限设置为仅自己可见。
2.按照【first name + last name + 邮箱】的格式发送基本信息。名字要和有效身份证件一致。
其他信息包括简历和证件都不用发我,只是后续注册的时候需要在系统里提交。
3.我默认会推非美国地区的中文写作组,如果你在美国,请在上一步的私信中说明。如果你有编程、数学等方面的才能,在提交简历时可以另外搜索一下对应的岗位进行提交。目前开放的职位和相关工作描述可以参考这里:https://job-boards.greenhouse.io/outlier
4.回复私信的频率正常来说是一到两天,如果长久没有收到回复,可能是我看漏了,可以再戳戳我。
5.被我回复说“已推”之后一般几个小时内就会收到邀请上传简历的邮件,没有的话可以检查下垃圾箱,还没有的话可能是我手笨敲错邮箱地址了,可以和我说一声排查一下到底是哪步出了问题(。)
《为什么湿狗想要抖掉身上的水?》 狗身上沾水后它会立即抖掉水,这种本能反射广泛存在于鼠、猫、松鼠、狮、虎和熊等动物身上。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报告了这一行为背后的神经学机制。哺乳动物的多毛皮肤上有超过 12 种感觉神经元,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专注于其中一种超灵敏的触感受体 C-fibre low-threshold mechanoreceptors (C-LTMRs),它覆盖在毛囊周围。人体的此类受体与愉悦触觉相关,但对于鼠狗之类的动物而言,受体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醒它们皮肤上有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水还是污垢或者寄生虫。当刺激导致皮毛弯曲时它会激活 C-LTMR。研究人员修改了实验鼠的基因,移除了大部分 C-LTMR。 |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79725
看顶刊故事会,收获到了虽然是常识但是终于有理论支撑的一个小知识:长时间的自控容易造成精神疲劳,从而影响情绪和各种表现力。
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的自我控制可能包括类似的场景,例如:
1. 长时间处理工作任务时,避免分心,保持专注。
2. 长时间应对社交场合,保持礼貌并压抑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
3. 控制自己不去吃高糖或高热量的零食,尤其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需要保持节食状态。
这些行为都涉及大量的心理资源消耗,如果时间足够长,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自我控制疲劳”或“认知疲劳”,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稳定性和决策能力。
长时间的自我控制会导致心理和神经的疲劳:研究发现,经过约45分钟的高强度自我控制任务后,参与者的大脑前额区域会出现类似睡眠的慢波活动。这种“局部睡眠”现象表明,即便人在清醒状态下,大脑的某些区域也可能因疲劳而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自我控制的疲劳会影响社会行为:随着认知疲劳的增加,参与者在社交任务中的行为变得更加冲动和具有攻击性。例如,在经济博弈游戏中,疲劳的参与者更倾向于采取激进行为,而不是合作行为,且在公共物品博弈中,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敌对和恶意惩罚行为。
“局部睡眠”可能是自我控制疲劳的生理基础:论文提出,所谓的“自我控制资源耗竭”现象(也叫“自我耗竭”)可能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局部睡眠”所致。尤其是与执行功能和自我控制相关的前额区域,当它们因长时间的任务而累积疲劳时,就会进入一种睡眠状态,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自我控制耗竭是动态的:自我控制的耗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状态,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影响程度取决于任务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自我控制的疲劳可能会因不同的人、不同的任务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篇论文的结论揭示了长时间自我控制对大脑活动及行为的影响,指出了在面对高强度自我控制任务后,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冲动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epub/10.1073/pnas.2404213121
这么深入浅出的免疫学为什么不在课本里——读《Immune》https://blog.douchi.space/book-immune/?utm_source=douchi.space
应该是我写过最精读的读书笔记,原书简中版也就 15 万字,我的读书笔记写了一万六千字……不过记读书笔记再整理一遍分享的过程真的很有利于巩固吸收知识,仿佛回到了上学制作学习资料来复习的年代。
本书是 YouTube 第一科普频道 Kurzgesagt 的创始人写的通俗易懂的免疫学科普图文书。全文都贯彻了“Explain to me like I’m 5“的原则,非常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一个本来对医学和免疫学毫无兴趣的人看得津津有味,推荐大家自己去读读。
但如果没时间读原文,也可以看我这篇字数相当于原文十分之一的精读重点……(还是推荐读原书 https://amzn.to/3Uxj0Zg ,毕竟 Kurzgesagt 的插画也很可爱呢!)
我突然想起来查了一下大名鼎鼎的寄宿学校综合症到底是什么,结果准得我恍然大悟。感觉中文网络比较少关于寄宿学校创伤的资料,所以简单分享一下:
视频:https://youtu.be/FheGu2sIxUc?si=NxPvq5k449W6wBLg
同一机构BPF的文章:https://brightontherapypartnership.org.uk/impact-of-boarding-school/
Joy Schaverien 发现很多在小时候就被送到寄宿学校的来访呈现出了类似的问题,比如难以建立关系,尤其是在成为家长以后。
她总结了4种和年幼寄宿有关的创伤:遗弃(Abandon)、丧失(Bereavement)、囚禁(Captivity)、解离(Disassociation)
遗弃很好理解,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很多人在成年后完全没有意识到寄宿经历给他们造成了创伤(寄宿经历往往使人变得过分独立,对自己的情感比较漠视),但是当问及他们刚去寄宿学校的感受时,他们可能会回想起被遗忘的挣扎和痛苦。
丧失这个概念则让我觉得既很惊讶又恍然大悟。Joy认为我们通常称为想家(homesick)的情绪,对于那个年龄的孩子某种程度上是bereavement。这是一个比较重的词,通常指丧亲。那个年龄的孩子被从依恋对象的身边剥离开来,他们缺失了那个发展阶段应有的依恋关系互动。我的理解是,本应有的大量的心智化沟通是缺失的,没有人在这个关键的发展阶段跟他们聊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遇到了什么事,他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件事和那件事意味着什么。也缺少人去照顾关心他们。甚至连应该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矛盾,他们都没有,他们连坏的亲子关系都没有了,他们的依恋关系变成了真空。
他们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无论是在家里的角色还是尚未成熟的孩童心智。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每一次回到家再返回学校,这个丧失的过程就会再次重复。失而复得,又再次失去。很多孩子并没有机会好好处理这份丧亲之痛,只是把这份痛苦掩埋了起来,如果他们被告诫要坚强的话就更是如此。
囚禁是指他们进入了一个他们无法选择的环境,被迫适应那里的规矩、人际关系。因为寄宿学校的研究大多是在英国的背景下的,很多会提到那边森严冷酷的惩罚,包括体罚。中国这边则可能对应各种不合理的寝室规则和校规,行政要求和宿舍人际关系。并且,由于这个环境是缺少关爱也缺少自由的,很多孩子可能无法好好释放他们的情绪,时刻压抑自己的情感。由于他们不想或害怕父母知道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可能会形成分裂的自我,假装非常快乐,在家和在学校的自我变得分裂。但这其实是对自我的情绪暴力。
解离是指在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的功能上的崩解,通常用于应对难以承受的创伤或压力,可能表现为模糊对环境或时间的感知,感觉不到连续的自我或者对自我的控制,对自己的情绪感到陌生或者冷漠,退入幻象世界,或模糊其他的感官体验。在寄宿学校的语境下最常见的就是压抑感情,对感情不屑一顾,直到再也感觉不到。因为这些小孩可能在寄宿学校感到当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没有人会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展露情绪的话反而会被霸凌或者惩罚。
这些痛苦可能会转化成呕吐等躯体症状,也可能会让他们难以信任他人。最常见的后果之一是依恋上的损伤。他们可能很难跟人进入或者保持亲密关系,不自觉形成了对被抛弃的预期,并陷入强迫性重复。他们可能会对依赖他人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在咨询中可能会突然终结资访关系。总觉得自己不如一个人做事更好。
寄宿经历也可能导向一种精神上的兄弟姐妹情谊sibling group,这种感情可能会在家庭关系的丧失下变得尤其重要。大家可能会因为共同的丧失和环境变得格外珍惜彼此,也可能因此形成对集体更服从的人格。这种经历让很多寄宿学校的人更能适应军队生活。(太槽了)
进入寄宿学校的女性可能变得格外擅长照顾他人的感情和让他人感觉到舒适,但这是她们为了生存形成的人格面具。咨询师必须看穿表面的友善来严肃处理背后的创伤。她们也可能常常被耻辱感困扰,因为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少受体罚,耻辱感是主要的惩罚手段。
象友们,现在我是嘟文搜索达人了,我现在几下就能搜到自己想找的嘟!
特别好用的两招是之前象友教我的:
1️⃣用英文引号,把想要搜索的关键词引起来!
2️⃣用in:library 搜索以前点过赞或者转发过的嘟文!
所以如果想要搜索一条自己点过赞的、关键词是“法案”的嘟,就在搜索框输入:
in:library "法案"
有时候因为关键词不够特定,出来很多条,但你依稀记得那是一条配了图的嘟,就继续追加:
in:library has:media "法案"
如果你记得那条嘟是谁发的,那就更容易了,把对方的id也加进去:
in:library has:media from:@[email protected] "法案"
注意:关键词只能放在最后面,不然搜不出来!
还有,有时候第三方app的搜索框不太灵光,我一般用网页端来搜这种带复杂条件的嘟……
另外最常用的还是搜自己!
from:me "关键词"
@WobbleKey 感觉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心裂了个口子就会被人当b操
世界读书日,给豆瓣装了新的插件:Doban Book+
好神的插件,直达资源,有图标就是有资源,有几本zlibrary上没有,有个叫anna‘s archive的还有!超级神。
安利给大家!读书日快乐!
https://doubanbook.plus/
轻松打造属于自己的 “第二大脑”!
相信不少人都有在网上看到喜欢的内容就点击收藏的习惯,但随着收藏的内容越来越多,想要找回某个特定内容就变得越发困难。
在此推荐一款开源免费工具 SuperMemory,它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工具,你可以轻松地将所有内容导入到自己的 SuperMemory 中,然后通过 AI 快速查找和回顾已收藏的内容。
GitHub: https://github.com/Dhravya/supermemory
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个浏览器插件,帮助你轻松导入推文或保存网页内容。
安装完插件后,在网页的右下角会出现的「Add to memory」图标,点击即可将内容添加到 SuperMemory 中。
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试试看。
#码农学习资料
https://m.cmx.im/@[email protected]/111907449990936860
https://candinya.github.io/full-stack-in-7-days/
来自象友 @Candinya 的七天全栈计划,能把这么全面的内容浓缩成这么精简的文章真的非常厉害!我觉得对于自学的初学者来说找到“需要学习什么”是非常重要但困难的事情,而这个系列的文章把“需要学习什么”和“如何开始”都讲得非常清晰,是我会想要推荐给几年前的自己的文章!
Y 染色体丢失了的鼹鼠,是不是就没有性别之分了呢?
问题 6:Y 染色体丢失了的鼹鼠,是不是就没有性别之分了呢?那怎么样进行性别定位呢?还是就整个族群都是同一性别,只是没有性别的基因组合?
不。丢失了 Y 染色体的土黄鼹形田鼠,仍然有雌性和雄性。雌性和雄性的核型都是 2n = 17,X。即 8 对常染色体加一条 X 染色体,共 17 条,单数。但它们仍然雌雄分明,交配产子。古怪吧,生物学是处处有例外的科学。没有 Y 染色体意味着没有 SRY 基因(哺乳动物发出性别决定信号的基因)。有科学家认为是土黄鼹形田鼠的 Y 染色体过度衰退之后,SRY 基因跳船跑到其它染色体上去了。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还有意见认为不是 Y 染色体衰退,而是因为现代这个种群是远古某种奇异的 XX 基因型雄性的后代。总之,到现在为止没人明白它的性别决定机制。
没人明白并不奇怪。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远远不像生物教科书上描述的那么单纯稳定。大时间尺度上,这个机制是非常灵活而流动的。SRY 可以看成是被基因组集体授权决定性别的一位管理员。它的任务就是发一个信号:“雄性”,然后就会有一大帮执行基因接到信号开始工作,把胚胎改造成雄性。比如萎缩掉卵巢的原型,用雄性激素冲刷初生的大脑,把该发育成阴唇的两片焊起来形成丁丁,诸如此类。男生请看丁丁下面那条稍有凸起的纵贯纹,那就是焊接线。下层的这一套执行机制,比 SRY 古老得多,稳固得多。性别决定应该有一个非常根本的共同基础,而不同基因的作用只是表层的细节点缀而已。发令员这个位置,在 SRY 之前有基因坐过,它之后还会有,就像铁打的公司,流水的 CEO。
低等一些的动物甚至可以不是哪个基因发令。蚂蚁蜜蜂这样的社会昆虫搞得超级粗暴,绝大部分品种是单倍体(未受精卵)雄性,双倍体雌性。进化意义就是雄性是纯妈生的半吊子货,天生不足,专门用来暴露单套基因缺陷以供严酷选择的。确实,雄性蚂蚁蜜蜂就是个一辈子参加一次海选的生殖单片机,选上没选上都立刻去死。很多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根本没有性染色体,以环境温度来决定性别。以整个动物界来看,性别决定机制更是五花八门,随便应付。寄生虫、染色体数量、荷尔蒙、环境因素、压力、种群密度,或者我这一群里面唯一的雄鱼是不是死了,都可以用来决定 / 改变性别。哺乳动物这样用固定性染色体来决定性别的,已经是很职业的经理人了。
为什么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基因会“换马”?为什么 Y 染色体普遍在逐渐萎缩?这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Y 染色体可是跟 X 一对的,也就是说原先(SRY 刚刚接过发令任务时)跟 X 一样长,基因一样多,以人类为例是排前几名的长染色体。现在 X 还是那么长,Y 已经极度萎缩,只有 SRY 等寥寥几个基因还在活跃,其它的不是丢了,就是朽烂装死。这个问题,现在比较有说服力的答案是“基因性别战争”,一种非常跳大神也非常酷的进化理论。我实在忍不住不贴。
简单说就是由于 X 和 Y 染色体的性别分离,进化过程中会逐渐在 X 上积累雌性有利基因,而 Y 上积累雄性有利基因。双倍体的常染色体能够有效抑制基因之间为分离的利益互相攻击,因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存在片段交换机制,基因“搞不清”自己会被分到哪边,攻击也就失去意义。性染色体就不同了,有了 SRY 这个指示灯,基因的自私本性就暴露了。X 染色体上产生“攻击 Y”的基因,比 Y 上产生“攻击 X”的基因,概率大很多倍。——因为 Y 永远得跟 X 过日子,而 X 有 2/3 的概率不用跟 Y 过日子!后果就是 X 拥有压倒性战略优势,时不时出现的攻击让 Y 上面的基因萎的萎,逃的逃,只剩下重任在肩的 SRY 飞速进化以逃避追杀。但最终是逃不掉的。Y 染色体垮掉之后,基因组会任命一对新的染色体来担任这个职务,一切重新开始。土黄鼹形田鼠可能就在这个过渡期。
注意,以上所有的“目的 / 动机”式描述都应该用进化论的适应 / 淘汰机制来理解,而不是基因真的有脑子。
跳大神的臆想?部分事实依据是有的。首先人类 SRY 的序列就很怪。它的现存形态特别纯净,在不同男人身上惊人相似,几乎一个点突变差别都没有,也就是说大概 20 万年没变过。然而,它又是和亲缘物种差别最大的基因之一。跟黑猩猩、大猩猩的差别比一般基因高 10 倍。这个矛盾,几乎只能用多个波次的“选择清除”来解释。
另一方面,在至少在某些昆虫身上,如 Acrea Encedon(一种蝴蝶)和一种果蝇,都发现了新近突变生成的雄性杀手基因,结果是 97%的蝴蝶以及 100%的果蝇后代都是雌性。人类之中至少有一个记录在案的疑似案例(见 Ridley:《The Red Queen》):1946 年,两位法国学者记录了南锡(Nancy)市一位匿名妇女(Madame B)的家族史:她的母亲、母系姨妈、她自己和母系姐妹们,两代人一共生了 72 个女性,没有一个男性。而且大都特别能生,有生 12 个、8 个、7 个的。也不是“孤雌生殖”,有男人的都猛生,当修女的就不生。这已经无法用小概率事件来解释。可惜孤本记录没有追踪下去,而当时的基因科学水平,甚至都没有引起多少震惊。
明年这时候我要做你的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