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自救
时间管理有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情绪管理也可以以此类推。
建立坐标系,把事情分为「是否有用」和「是否快乐」。前者是社会价值判断,后者是个人感受。
1.有用并且快乐→立刻去做
比如帮助他人鼓励他人/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照顾家里的动植物
2.有用但不快乐→按计划做
对有些人来说是上班上学,对有些人来说是打扫卫生
3.没用但是快乐→抽空就做
比如发呆/追剧追番/吃顿好的/睡个懒觉
4.没用而不快乐→尽量别做
比如苦思冥想一个暂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责备自己/怨恨世界
(没有图也懒得画图……)
发现自己沉浸在痛苦中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有社会价值吗?这件事让我感到快乐吗?
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不妨把自己拎出来一下,换一件事情做。
马泮艳写她母亲的经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女精神病人”的遭遇。除了流泪和保存转发完全不知道说什么
国际空间站侧翻遭到太空人哄抢
理论基础:
“人类有能力排除他的欲望、情绪、希求和渴望,清心寡欲以达到心灵的平衡。在众多可协调恐惧、需求和责任义务的策略中,幽默、平心静气和节度之道无疑是最文明的。它们的共同点是平静的情绪,具备了在某一时刻自省吾身、跳出既有体系和改变看事情角度的能力。而它们的特征便是没有或者能够压抑歇斯底里、暴力倾向和其他具破坏性的情绪。”
- 《爱,欲望,出轨的哲学》
// 二十多年來,香港大學的校園裡矗立著一座氣勢恢宏的八米高的雕像。為了紀念1989年天安門廣場大屠殺的受害者,這座被稱為 「國殤之柱 」的雕像是 「用青銅、銅和混凝土鑄成的高聳的人類痛苦的糾纏」。它的底座簡單地說:「老人豈能夠殺光年輕人」。然而,在2021年12月,大學決定拆除該雕像。一份解釋該決定的聲明簡單地宣稱,移除雕像是為了 「大學的最佳利益」。在許多方面,柱子的消亡是香港學術自由消亡的象徵。
長期以來,香港擁有一個優秀的大學系統——例如,香港大學在全球排名第76位。相比之下,佛羅里達大學的排名是第99位。 2010年,香港的大學在學術自由方面也獲得了 「A」級排名。但現在,他們的評級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