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崽时期,差点被拐卖,3次,在魔都——公认的中国治安最好的地方。
我幼崽时期,差点被拐卖,3次,在魔都——公认的中国治安最好的地方。
从小到大,我都长得很普通,普通到没有存在感,也许正是这份普通,给了人一种我不会反抗,可以随便拐走的安全感。
第一次是在读预备班的时候(相当于六年级),我走在放学路上,突然过来一个男人,叫着一个名字(反正不是我名字)把我强行拖拽走。
因为书包的关系(有20斤),拽我走的男人,没有预料到我比他想象要重,一时没能把我拖走。
我用我书包上挂着的钢饭盒砸了很多下男人的手,男人吃痛松手后,我快速地逃入了一家国营文具店。
在文具店阿姨的保护下,等来了我下班的母亲。
第二次是在初一,依然是放学路上,一个穿着破旧,操着中原口音的妇女,找我问路。
她问的地址,我并不清楚,表示抱歉无法帮助她后,我就要走开了,但是她拽住了我。
这时,我发现她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在附近,是和她一起的,在她拽住我后,迅速跑了过来。
所幸,正好有一个隔壁班的老师和她丈夫路过,我高声叫住了她们,她们似乎看出了不对劲,超过跑了过来。中原口音妇女和那男人快速放下我跑走了。
第三次也是在初一,距离上次危险过去了有一个学期,那是周末我去补习班的路上,大约在早上六点左右。
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人,能叫出我的名字,直接拉住我胳膊,想把我拖走,方向是一辆金杯面包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距离我的位置并不远。
好在,六点多已经是早饭摊出摊的时候,90年代,路边摊还很多。
我大声地叫喊求助,引起了一个早饭摊小贩和一个买早饭的本地年轻人的注意。
他们给予了我帮助,还把我送到了公交车站,直到我跳上了去往复旦校区的公交车,他们才离开。
三次危险,我都遇到了好心人,感谢好心人,也感谢那民风淳朴的年代。那时路面并没有监控,警察也仅仅只能备个案。
为什么小学时候没有遇到危险?
小学老师应该是知道当时的治安情况的,每个班的学生,都会按照回家方向强制组成小组,结伴回家。
在进入小区大门前,都至少有两个学生结伴,绝对不会落单。
不管怎么分都会落单的学生,是会让家长来接。当年,我和同学们都觉得那个同学真惨,要在教室里在老师的监督下做作业,等家长来接。现在想来,那位同学才是最幸福安全的。
90年代的魔都尚且不安全,其他地方的治安情况,应该更为混乱吧!
人贩子最常走的10条路
四象工作室 2018-08-23
https://mp.weixin.qq.com/s/31Fgx9Dco9u2QR6lbYZjMw
以武汉大学王真为第一作者的5位学者(以下简称“王真课题组”)于2018年5月在英国Nature Sustainability 期刊(译为《自然·可持续发展》)发表了学术论文Child trafficking networks of illegal adoption in China (译为《中国非法收养的儿童拐卖网络》),分析了宝贝回家网站的22531条省级数据和22139条市级数据,详细描绘了中国的儿童贩卖路线和重点地区。
#抑郁自救
时间管理有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情绪管理也可以以此类推。
建立坐标系,把事情分为「是否有用」和「是否快乐」。前者是社会价值判断,后者是个人感受。
1.有用并且快乐→立刻去做
比如帮助他人鼓励他人/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照顾家里的动植物
2.有用但不快乐→按计划做
对有些人来说是上班上学,对有些人来说是打扫卫生
3.没用但是快乐→抽空就做
比如发呆/追剧追番/吃顿好的/睡个懒觉
4.没用而不快乐→尽量别做
比如苦思冥想一个暂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责备自己/怨恨世界
(没有图也懒得画图……)
发现自己沉浸在痛苦中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有社会价值吗?这件事让我感到快乐吗?
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不妨把自己拎出来一下,换一件事情做。
马泮艳写她母亲的经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女精神病人”的遭遇。除了流泪和保存转发完全不知道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