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岭南的日常

“农管、退林还耕、必须种粮食不得种其他作物” 等事情出现后,广东学生讲,她们在粤北家乡种经济作物,在广州租地开小型养殖场,现在非常担心。

我知道这些农业都是她家投入全部积蓄、再找银行贷款,才搞起来的,我说只能先和村民商量好,万一有动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图为漳州农民70多亩水仙花田被暴力全毁,要求改种粮食)

一个在职场和生活中受到男性骚扰的女性鼓足勇气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是为给身为受害者的自己和她人一些安慰和鼓励,而不是为了收到网民“你当时怎么不报警/反抗/吵醒室友/告诉你亲朋好友”的指导。希望有的人能够明白:自己没有到那个地步,并不是因为你能,而只是因为你侥幸逃过了这一次。

有些孩子说,爸妈那会儿肯定没见过啥世面……

网友投稿
一位楼主在百度贴吧逐条发布宪法内容,测试《宪法》在百度贴吧里能显示出多少条。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去除每一章的标题以外,截止目前楼主已经发出的一百三十六条宪法中只有约10条宪法内容可以被大众看到,其余绝大多数宪法条款均被系统自动屏蔽。(多图)

史航这事,很多男宝跳出来说:完全不知道“性骚扰”的界限在哪里啊,好害怕,这样都不敢谈恋爱了。

真给我整笑了,几把痒的时候没见你怕啊。而且害怕有什么问题吗,你害怕就对了呀。过去几千人,女人就是这样恐惧地面对“性”的,恐惧一切“性”带来的结果:道德羞辱和生育。怎么男人担点被控诉性骚扰的风险,就开始怕得不敢谈恋爱不敢几把痒了,不就是经受了女人百分之一的恐惧吗?

再者说了,一个成年男性,活了几十年,最基本的情感判断能力都没有吗?对面的女人是对你有意思、时常主动找你、聊一些暧昧话题,还是礼貌性地回复你消息、朋友式地和你聊聊天。这两者的区别,很难分出来吗?这不是最基本的男德吗?学一点好吧,就像女人们从小就学着做女人一样,男人也可以学会克制的,真的。

实在学不会也没关系,我身边也有对情感很迟钝的朋友。但人家自己知道自己迟钝,不会自作聪明地认为对面喜欢自己,不会聊了几句就急不可耐地从哲学文学快速转车到性生活,然后猛烈发送几把照。不会谈恋爱你就被动一点、慢一点。中国社会,女性站出来指控性骚扰,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如果是一根真正无辜的几把,不值得她们这样大费周章。

网友投稿
5月1日,重庆解放碑,有人当街抛撒传单。
目前具体原因未知,但是根据传单内容判断,疑似与停发养老金有关。

《在中國大陸為什麼不能用Facebook、Twitter?》

考《國際中文教師證書》的面試題。

⋯⋯噫,惡心。

在上一条继续揭露#史航性骚扰女性 的豆瓣广播下,有友邻补充了两篇关于史航的文章:
1.《史航:家里永远住着各种女孩》wenku.baidu.com/view/91ffcf3d4
2. 《史航:跨越年龄的爱情甚至更美好》:neweekly.com.cn/article/shp041
匆匆看一遍,已经被恶心到手都发抖,甚至不知道当年写下这些的“朋友”到底是真以为他那些言行是“风趣”,还是名褒实贬,在把他的不堪隐晦地暴露给更多人。
我简单截图了一些片段,大家自己品品吧。忍得住恶心可以去看全文。看完自己判断此人是不是对女性充满假吹捧真恶意,是不是恶心言行可能持续很多年,又是不是很多女性恐怕曾经受伤害,却被迫隐忍。
各位关注此事的象友欢迎继续转发这些信息去微博,绝不能让这个老垃圾再抵赖下去了!

显示全部对话

关于#一页事件 刚刚看到豆瓣友邻@霹雳转转儿 曝光的#范新强奸未遂 发生时,为虎作伥的恰恰是怎样在群里恐吓所有知情同事的:douban.com/people/73106494/sta
这段聊天记录的残酷可怕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也简直堪称虚伪的职场PUA范文。为了避免太单纯没有经验的人看不出她当时的话可怕在哪里,又很难一句句留言分析,我就直接做个对照“翻译”,给各位看看她到底在讲什么吧。

对一个人下这么重的手去怼,或者用她的原话“捅刀子”,是我非常不想做,也本来没想做的。之前我一直在说的,是如果她能够配合追究范新的责任,能够诚实讲出自己知道的情况,没必要盯着她猛烈攻击,因为真正的大老虎是范新。然而看到她当年讲的这些话,真的耗尽了我最后的善意,一个这么不拿人当人的人,一个用恐吓手段控制人、摧毁人内心正义感的人,尤其是到了被迫发公告时仍然做不到诚实的人,是不配最基本的尊重的。

希望看到这样的对比后,更多人能够清楚到底什么叫做“巧言令色”,我们又该如何识别和警惕这些巧言令色的伪君子。

#metoo

#徐州铁链女案 中国女权主义者在地上展开巨大的海报,要求中国政府公开再审,追责渎职
官员,#恢复小花梅自由#释放乌衣

小花梅被拐卖后被迫生育8孩并被长期虐待。中国政府一共出了5次前后矛盾的公告。网友对政府的问责与她的声援却被大规模消声。女权行动者乌衣因声援小花梅仍被强迫失踪。一年后,一审判决并无追责公职人员。小花梅依然被变相囚禁在精神病院无法与外界联系。 」(連結在中國訪問需要非常規手段):<t.me/UnchainFX/1145>

大熊猫在咱国很难逃过政治工具的命运
有一只叫巴斯的大熊猫,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时代,凭借动物表演红遍大江南北……
然后这只人气很高的大熊猫晚年疾病缠身,为了吊它的命破养殖大熊猫的寿命纪录,就一次次从另一只没这么“有出息”的大熊猫身上抽血输给它,听了感觉真是好恐怖的隐喻

小红书上看到的,你国阳刚男

这要是被他逃回国了,指不定怎么跟朋友吹,恶心

现在所有的文件里都不允许出现“新冠肺炎”这类的词了,审计报告里说明的由于疫情引起的合同变更等条文被交易所要求删除。

世界仿佛不存在一样,一场大雪被融化,泥泞的路上满是稻草人的尸骸。

网友投稿
今天,凤凰网发布了一则新闻,讲述一名38岁的硕士失业后去送外卖。
然而在文中, 将“疫情”两字用“口罩”替换引发了网友讨论。大家纷纷惊讶于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大型媒体如今居然都已经不敢直接说出“疫情”两个字。

NHK拍摄过可能上百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即使在我还生活在中国的时候,这也一直是我了解这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窗口,毕竟一个人能触及和了解到的部分非常有限。单集纪录片里,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关于三和大神那部,甚至可能很多人是看了那个才了解到NHK的中国纪录片。除了单集,还有很多有名的系列纪录片,最著名的莫过于08年奥运会之前播放的《激流中国》系列。

但16年底到17年初播放的《巨龙中国》我也非常推荐,也是我最后在中国亲历的时代。取材时间是2014年到2016年,话题包括万众创业、p2p、消费革命、雾霾治理等等,特别讲城中村改造那集,是我很熟悉的郑州陈寨,感触尤深。时间和题材基本涵盖了这届领导班子的第一个任期,很多现在觉得匪夷所思的事,其实早有端倪,逻辑从来没变过。李相的讲话更是穿插在每一集的叙事中,今天看就更有意思了。

NHK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其实是拍给日本人看的,帮助了解这个庞大的邻居,所有的拍摄都有中国政府的许可,甚至中央电视台的协助。我大学时候《激流中国》都是能在网上看的,现在可能资源都不好找了,当然墙外总有办法……但这几年可能只要涉及到中国的题材,字幕组可能都要承担某种风险,偶尔在B站什么看到NHK的纪录片,出现中国地图都会打码。

当然来了日本以后在电视机里看到过很多劲爆的多的纪录片……但那种中国的字幕组根本就不会敢做,也就更不提传播了。

而且我始终觉得比起BBC之类的欧美媒体,NHK的镜头几乎没有太多“外宾”的视角,非常亲切和熟悉,日本看中国,始终会特别一些。

非常遗憾,你发布的动态 “1952年,日本小学...”或该动态分享的内容 已被移除。原因: 涉及时政或意识形态等信息
----- 所删除内容 -----
(2023-02-23 12:40)
1952年,日本小学开始提供免费营养午餐,那一年日本人均GDP是200多美元;2012年,中国颁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开始为*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午餐提供*补贴*,那一年中国人均GDP为6300美元

打开微博看到满屏的丫丫,想起丰县那个被救出后困在精神病院仍不知现况的女人,想起乌衣,这个国家是怎么对一只熊猫的,又是怎么对这两个人的。
实在是虚伪下贱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