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大家好,我们是居住在东京的中国女权主义者。我们将在 2024年9月7日在东京韩国大使馆前集会,声援韩国女性反偷拍、反deepfake、反厌女文化的抗议。我们想借由此次集会,呼吁全世界女权主义者一起关注目前在韩国正在肆虐的、由男性制造的数字性犯罪活动。
这并不只是韩国的社会问题。男性利用隐蔽式摄像头和 Deepfake 技术,将女性的日常生活变成他们的色情片,这样的事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特别是在东亚国家。在日本生活的我们同样深受厌女文化的困扰。
女权主义者没有国,也没有家。在中国,勇敢的韩国女权主义者一直启发着很多人的觉醒。所以,我们希望成为彼此最坚实和忠诚的姐妹,互相支持,一起推翻父权制!!!在一起,我们让这个世界不一样!!!
地点:東京都港区麻布十番4丁目6−6
时间:16:00~17:00
补充:为了大家的安全,可以自行携带口罩。活动现场可以用任何语言表达,不必有语言焦虑。
可以自行携带海报和横幅,表达你关注的任何性别议题,无论它们是在哪个国家发生的。
想在现场发言的人可以私信报名,欢迎你用自己的母语喊出想说的话。
我们现场也会提供大家写下留言的空间,记录下东亚女权主义者们联结的时刻。
欢迎加入line的openchat和我们一起讨论:https://line.me/ti/g2/mtfddnCj8e02LNTSPeFTM14sagxM88XhFCTbT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想到,咨询师说「不要为未来可能失败的痛苦做准备」。因为这种准备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就绪、无法让人感觉安全的,人最终会倾向于根本不行动,以形成一种绝对防御:给自己一个确切的、不会指向自己能力的失败理由。
于是,个体从来都没有办法接触到自己真正想发展的那一部分自我,而是不得不一再喂养怯懦和防御的生产机制,把它喂得色厉内荏,始终占据主导占据身心,一碰就痛。
需要一些非常简单的策略。温筱倩和史秀雄对谈的那一集播客我有听到一句话,是温筱倩在比赛现场无数次讲给在一局中发挥失利的运动员的,感觉是一句可以用在这个场景里的咒语:「不要停留在过去,我们还有事情要做。」无论现在我感受如何,我有多煎熬恐惧,「我们现在还有事情要做。」
#mTherapy
存档知乎回答:为什么很多人一坐上审讯桌态度就不一样了?
作者:糯米-刑事律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096153/answer/30263919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温馨提示:本文目的不在于教各位如何逃避衙门机关打击,而是避免被衙门违规诱供、逼供,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刑事处罚。(适合人群:没有故意犯罪想法,被迫牵扯进刑案中)
前言:一次冤案远比错放一个罪犯更不公平,主观先定罪,然后再想办法取得自己想要的口供是比较常见的办案方式。所以本文旨在避免因错误口供导致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加重刑事责任,重点是你没有犯罪,如果你确实知道是犯罪还干,那就不用看了,去自首吧。
中国公安大学刑诉法教授周欣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60%至70%的刑事案件中证据都有问题。”这个到底有没有这么夸张呢,没有具体去调查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实践中有不少的案件只靠口供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就定罪量刑了(甚至在即没有认罪也没有客观证据证实的情况下依然给定罪了,让人匪夷所思),并且即使在律师提出后,法院依然不会采纳。完全违背了刑诉法第五十五条【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原则】,即孤证不能定案原则。
我国的无罪判决的概率极低,大概是万分之四,一方面无罪辩护确实难度极大,另一方面无罪判决引起的连锁反应极多,比如给公检造成不专业的负面影响、责任倒查机制、国家赔偿等等。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这篇文章每次发出来都是非常多的收藏,但是后续又会被不可名状的力量下架,所以我会选择一次发很多篇能逃过一篇是一篇)收藏啊,收藏啊,收藏啊,哪天如果主页没有了,你懂的。半个月不到收藏快过万了,感觉离和谐不远了,要不你们还是点个关注吧,持续更新。
## 一、提讯套路
1.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如果你是一个外地打工仔,大学后老老实实上班,正在公司劈里啪啦的打字,突然就冲进来一帮警察蜀黍把你抓了或者你已经在上个公司离职了N年了正陪女友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你前公司涉嫌犯罪让你去派出所接受调查,不要惊慌、不要惊讶,也不用反诈APP去检测是不是诈骗,因为你前公司很可能涉及诈骗。公司犯罪包括但不限于诈骗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等等。
这时你会发现,提讯的你警察蜀黍很可能操着一口流利的方言跟你问好,雷猴哇、吃了吗您内、你是啷个回事也、阿拉上海银。
不要觉得亲切,他只是想降低的你的防备获得自己想要的口供,举个例子:诈骗罪核心要求是有犯罪故意,如果你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一出校门直奔诈骗窝是完全有可能的。有的诈骗公司会把自己包装成科技公司或者其他类似的公司在招聘软件上发布招聘信息,很多大学生不明所以就中招了。但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想去诈骗的故意,而诈骗罪的前提就是故意,莫名其妙给人家笔录里记录是故意去诈骗的。
你的行为无疑是参与了诈骗,提供了帮助,但主观目的是否具有诈骗的故意呢?在笔者遇到的部分案件中当事人是不知道是诈骗的,但是他们的笔录中又清晰的写了知道这是诈骗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是这样的,警察蜀黍先是跟她套近乎说自己跟她是老乡,让她放心,自己老老实实交代就行了,但是当她自己说不知道是诈骗时,老乡就说“你估计是不是诈骗嘛,你觉得可能是诈骗对不对嘛?”你可能就傻傻的就说了:“我感觉这样不对,但是我不清楚到底是不是”,你亲爱的老乡记录的是“我知道这是诈骗,这样做不对”
2.事情不大,你认嘛,你认了过几天我就放你出去了。哎呀,你这个案子很轻的最多判几个月。
这是常见的一种话术了,毕竟也不是每个派出所刚好都有老乡。办过很多起案件中,发现当事人说的跟警察移送的笔录很多地方都对不上,甚至与事实不符,一问当事人你当时为什么要这么供述?往往得到的答案是“当时我进来的时候,很紧张,警察给说事情不大,让我认了就放我出去,我就认了”,笔者:“然后你就被关到现在”。
警察蜀黍:“哎呀,你这个案子很轻的最多判几个月”笔者记得没错的跟我说这话的人,判了三年两月好像,嗯确实是几个月,零头是。所以我在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如实供述,不要听警察的,包揽不属于自己的犯罪行为,这样不会让你在警察那里得到好感,只会让你遭受不白之冤。
3.记非所答
理论上,警察的提讯笔录应当如实记录,犯罪嫌疑人所说不能自己人为去修饰,甚至去扭曲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这种也是非常常见的,就是完全跟犯罪嫌疑人说的相反,人家说的是“我愿意认罪认罚,但是金额我觉得没有那么多”,记录的是“某某不愿意认罪”好家伙,感情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是吧?人家觉得有问题直接记别人不认罪。
实际上:
中国现有的刑事司法制度下,公安、检察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收集、裁剪证据,其权力几乎不受制约
比如一起诈骗案中nsfw
给年下弟弟massage,no penetration,温情路线,话说这个弟弟好适合搞四爱https://www.pornhub.com/view_video.php?viewkey=64a6bb114d068
听象友推荐的播客“Can You Change Your Personality? | No Stupid Questions”,然后跟风去做了Big Five Personality测试,也发给一些朋友们做,因为这个测试可以对比多人的结果。
我自己的结果可以说是毫不意外,extraversion(外向)得分较低但是openness to experience(开放性?)得分较高,neuroticism(神经质?)里面anger(愤怒)得分遥遥领先。。。测试结果说这个得分衡量的是容易感到愤怒的倾向,但是会不会表现出不耐烦和不友善取决于agreeableness(合群?)的得分,也就是说如果愤怒和合群同时都是高分,那这个人可能经常感到愤怒但不会表现出来。我的agreeableness得分高不高就不透露了哈哈哈哈哈哈,象友们可以和我交换测试结果~
免费的测试网站在这里!https://bigfive-test.com
顺丰新推出了「顺丰 ID 」服务:一个可以自定义,以 SF 开头的 9 位数字、字母编码。你只需要将这个顺丰ID发给别人,对方就能发快递给你,无需告诉对方你的地址、手机号码与姓名。可以通过顺丰小程序生成。
https://www.appinn.com/sf-express-id/
网友之间如果需要互寄东西,用这个感觉会安全很多。
不知道象友们有没有常常觉得,自己找不到人生方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事物,缺乏探索的欲望,或者不自信、焦虑、抑郁、没来由的坏心情……等等。我想说,也许你不知道这些事情并不只是自己的问题,其实有可能与身边最亲密的朋友(或者家人)有关。
我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之前我只是认为我有着生存焦虑,又懒得上班,又焦虑自己没收入……但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重新震动了我原以为不再被亲密关系困扰的内心。近一周来我从茫然,到接受,到感恩。感谢有这样的契机让我再次审视自己,审视关系,重新发现那些本以为已经抛却的部分实际上从未离开,也第一次发现原来之前所习惯的模式也还是潜伏着对我的性格与处事的消极影响。
具体事件不便详述了。但是我这些天看了很多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包括:《关系黑洞》《依恋三部曲之一:依恋》《苏珊福沃德经典作品集(依恋+原生家庭+执迷)》,对我整个人的帮助真的很大。
整体读下来,我感觉《关系黑洞》是偏畅销书的,给出了简单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如果你本身喜欢更简明的指导,不愿深究理论细节而是直截了当地去实践的话,我觉得你阅读这本书就足够了。
对于更多跟我一样,遇事会多想会内耗,所以才踟蹰于人生道路中的象友来说,我觉得《苏珊福沃德经典作品集(依恋+原生家庭+执迷)》会更加适合大家,因为有更多的真人案例、心路历程的说明。并且我很推荐全部读下来,而不是只挑自己认为会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因为不读是不知道,即使讲婚姻关系的第一部,也会谈到很多关于如何合理争取财产支配权、脱离社会后重新就业、争吵时捍卫自己立场等等问题。触类旁通,日常生活中能遇到很多类似的场景。
另外也希望大家向我推荐更多的能帮助个人成长的通识读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