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好好说话这毛病,先秦虽然皮里阳秋,虽然道路以目,但总归是百家之言皆存的。最为显著的发端,大约是从汉代那些儒生大搞谶纬开始的。但汉朝儒生为什么要搞谶纬,源头又在始皇帝的高压大一统和焚书坑儒上。
还真是“自秦以来皆贼也”。
可惜两千年文脉,只有唐甄这个清朝人,说了一句大直话。
@shine 共产党害怕自己的国旗说明开国初期那一点点理想残渣蒸发殆尽,共产党名存实亡,剩下的是面目狰狞的黑社会
@outside 冻死他们是吗?
@normanzxy 但是现代化属于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则是意识形态。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十分重要,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的理论水平和他的地位联系紧密,如果不能对意识形态加以诠释,那么重要性不足。
@adelieeeeee 这篇讲话是毛的风格,绝对不是这人能说出来的。看语气,还是脱稿讲话,他哪里有这水平。这是有人模写的。
翻到一本黄文,看到一半发现黄的根本不止那点事。写得跟真的似的。
一个普通城市中产家庭的漂亮女儿,因车祸带上了助听器,二十岁不到就跳舞跳到了北京,在舞台上当背景板,都没被人看到,但还是阴差阳错被安排到了高官床上。
后来怀了个畸胎,七个月被查出来时自作主张打掉了,那个有权势的人将她打个半死,还把她助听器给摔碎了,用她的耳朵来威胁她,反正就是乖乖听话就给治,没动静就再也不说。
她家已经是普通城市中产了,也到北京治过,早判死刑了,但这种有权势的人想要做到的事竟然真的能做到。
耳朵治好以后,她可能觉得无论如何这个游戏已经入场了,注定要在这片罪恶的血矿卖尽青春。她把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一直在偷情的哥哥也带到了北京,“真心诚意地商量、一块儿买卖着自己”。
但男的更狠,她怀孕不想生的时候,想跑求助她哥,才从她哥那里知道他们的事早被权力给堵死了,他哥曾向高官保证,他们发生关系的时候都有措施。后来她生下了孩子,跟着高官去道馆里上香,穿着礼服站在真人像下面,她哥也来拜,三人常在一起,有次她说,也叫我哥上你的床吧。
以为发生在上个世纪,但其实都写到新冠疫情了,还说高官在这样年头,还能让人那么花钱。
过度强调像“万湖会议”这样的历史里程碑,会给人一种虚假安全感,以为大屠杀只会在某个重大事件或正式宣言下掀开序幕,此前一切的警号都只是无意义的“个别事件”而已。现实是,正如Hans Mommsen所言,国家社会主义政权走向大屠杀是层积累进的激进化过程,从来不是一开始就设好目的地的单程票。你甚至不知道何时开始深陷万劫不复之地。
比如纳粹集中营,大概连希特勒自己一开始也没想到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杀人机器。事实上最早期的集中营不过是无心插柳,纳粹掌权后草草征用了厂房、地窖、酒吧等把政敌关进去。相比今天的方舱简陋何止百倍。
甚至到纳粹稳定统治后,大多数人都以为集中营已完成历史使命。但随着政敌通通被关押,集中营不但没有关闭,反而把魔爪伸向“游手好闲者”、“同性恋者”、“反社会者”等边缘群体,目标从政治势力迅速滑向平民。
但哪怕在1938年水晶之夜后,大家依然相信集中营中的谋杀只是“个别事件”,连犹太人都对自己会获释深信不疑。
直到1939年波兰战争、1941年进攻苏联,集中营才正式成为屠杀基地。但即使在枪决室和毒气室等被发明后,犹太种族屠杀依然不在计划之中。包括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当初也不过是拿来关押波兰战俘。
或许正如历史学家反复提醒:大屠杀从来不是利维坦预先设想的,但终点路上的铺路石与道标,早就出现在受害者的尸骨和党人的恶意里。
在这层意义上,1942年的万湖会议并不是什么关键转捩点,只是水到渠成而已,奥斯维辛在成为犹太人屠杀中心前,早就拿着数百万苏俄和波兰战俘练手。
而岁静派最大的错误在于,把利维坦的极权之路想象成精确的棋局。不,它不过是在一个又一个“敌人”被源源不绝创造出来又灭绝后,慢慢成型的高效的屠杀机器而已。那些看似毫不关联的“个别事件”,也许真的不存在明显的滑坡路径,甚至没有连贯的策略性的时间线可言。因为它们不是棋子,而是利维坦用来磨尖利齿后随手撒落一地的砥砺。
@normanzxy 也有可能是说,怎么还不照我的意思修正
@darkill 只需将域改为城,平仄即调,哈哈
读到一篇写动物园的小短文,热泪盈眶。「仿佛不是一个山竹,像是一个少女细细的端详一颗纯净的红宝石。」
@fornever 谢谢你,我找这篇小文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