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把自己的播客弄出来了!在毛象也备份一下
本质是和朋友的聊天与胡言乱语
网易云:https://y.music.163.com/m/radio?app_version=8.9.10&id=985012622&userid=126053725&dlt=0846
B站:https://m.bilibili.com/audio/au3715676
又是一年看见跨性别日。
又看见很多群友、眼熟的酷儿把今天称为跨性别现身日,想了想还是把去年今日的文章重发一遍好了。
今天是International Transgender Day of Visibility,在过去这个日子大多被翻译为“跨性别现身日”。
但这个翻译是值得置喙的。这一纪念日是为了促使人们正视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对跨性别者的歧视,并认可跨性别人群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
跨性别们并非没有现身,而是这个顺性别叙事为中心的主流社会在普遍地忽视和歧视跨性别者。
因此,Trans Day of Visibility理应被翻译为“看见跨性别日”。
希望在今天以及以后的每一天,这个社会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以及gender non-conforming人群们所面临的困境与不公正待遇,努力提供一个更为积极友善的环境。
各位跨儿们,I See U!
Open AI基于上百万张吉卜力的剧照训练了一个Gen AI吉卜力风格图像生成器,并且辩解自己不算偷,只是基于fair use.
网上迅速出现大量图片,包括吉卜力风格的川普/马斯克。直到今天白宫官方账号发了一条这个生成器做的反移民的图像,一个ICE官员和一个哭泣的移民。我不想转发,指路这里可以看https://www.instagram.com/p/DHugG2xNFVr/
很无语,特别是考虑到吉卜力早期动画中很多反法西斯的主题。
这就是我想说的:Gen AI图像也许本质不是法西斯,但它完美契合了法西斯的目的——极权政权中,机械可复制的文化即不需要创作者的努力,也不需要观众的付出。近一百年前关于“刻奇”的论述中也有提到这点。
@fateGPT 塔罗牌 接下来一个月的接稿情况,收入能维持现状的状况吗
tw有障人士在学校被轮奸求助tw
香油们你们好!原博主的弟弟在学校被同学轮奸3年之久,求助无门。有微博的朋友们帮忙转发一下吧。我在豆瓣看到求助者的主页,发现从今年一月份就已经开始在网上求助了,但是没有受到任何关注。
求助者的微博:https://weibo.com/5261687024/5142615846553074
求助者的小红书:75 【李泽宇徐家齐邢耕易孙涣之卯玉涵庞博远 - x群 | 小红书 - 你的生活指南】 😆 1X220LU92Y29v6Y 😆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7cfa29200000000290340c4?source=webshare&xhsshare=pc_web&xsec_token=CB9RN8kO-XK_Y35y9vEPoaANQ9L_B-1ji9uKEwC6ntWyw=&xsec_source=pc_share
之前看到“这恐惧竟该死的甜美”小组有个帖子说:自己老家是山东东营,那是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地方,当年那里有个旅游宣传标语就是“黄河入海,我们回家”,这在本地人看来美丽又亲切的话,后续却导致了很多外地人专门到那里寻短见,甚至最后不得不改掉。
这还真是恐怖又甜蜜的想法,我小时候也对“走入大海”有一种情结。
因为我不是想死,我只是想回家,如果人间的家庭和家乡我无法回去,那么我想走进大海,回到地球的子宫。
拥有这种欲望并不奇怪,加缪把是否选择结束生命的课题叫做唯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而拉康也认为对“从不存在”的渴望是人类最基本的幻想(fantasme fondamental)之一,而这种幻想所渴望的本质并不是死,或者弗洛伊德所谓的死亡驱力(Death drive, todestrieb),而是“主体存在的消失”(effacement du sujet)。
“Walking into the ocean”在英语中也是对“死亡”的一种雅称,把“死亡”或说生命终结与“大海”这一生命之源结合起来,在人类文明中似乎很常见。
“河川的源流、大海的尽头、生死的界限”,根国,黄泉,冥滩,忘川,任何一个名字都行,有时我想要走入大海。只是想要追根溯源,游到那里,回到出生之前,回到从不存在。
每日饮用500ml存在主义危机以帮助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