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一个:
致那些坚持认为不会翻墙者不配看墙外东西的粉红
你们总是认为自己有智力翻墙所以高人一等,是被国家选中的高等中国人,经过了国家的“简单考验”,因此可以心安理得地享用墙外资源。
翻墙貌似是很容易的,在各种商店里面下载个免费的翻墙工具就翻出去了。复杂一点的上网买梯子然后配置下ss,ssr,v2ray什么的也翻出去了。再复杂一点就是花钱买个服务器然后自己搭一个。所以难怪你们会以为翻墙是很简单的事情,翻不出去的是傻逼是脑残,是劣等中国人,不配上外网
但是这份容易并不是表面上的理所当然。
最开始的翻墙用的都是各种现成的协议。直接拿来用就可以很简单的翻出去了,但是在你们敬爱的习皇帝上台之后,大量现成协议都被封锁。
为了对抗这个封锁,让一般人有访问完整互联网的权利,国内开发者们仔仔细细地研究GFW的构造,研究密码学,研究协议,研究混淆,研究防探测算法,同时秉持着开源精神创造了如Shadowsocks,v2ray等优秀的开源翻墙工具。
他们的下场并不好,无论是ss还是v2ray的作者都被警察叫去喝茶了,但由于源代码是开放的,这些软件不断有人维护,因此能一直翻出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好心人进一步降低这些工具的使用门槛,他们给这些翻墙工具加上GUI界面,移植到移动设备上,还写了一键安装脚本来方便部署,而他们许多也被警察抓捕
扪心自问一下,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你们还能翻墙吗?
不查阅资料,你能说的清楚网络的五层协议吗?你能说的清楚SSL从握手到传递数据到底经历了什么吗?你能说的清楚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和使用场景吗?你能说的清楚TTL值的作用吗?
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对吧
即使你是科班学计算机的,勉强搞的清楚这些东西,要你从头实现一个性能流畅还能跨平台的代理,也是很难做到的吧
所以,请你们承认这一点,你之所以能翻墙,并不是因为你受了良好的教育以及党国对你网开一面,而是因为有这些开发者在背后不断的牺牲和奉献,你们认为你们和国家达成的默契,实际上是背后这些人在帮你们和国家博弈。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秉承的一个理念,即所有人都有权利平等地访问互联网。
所以请收起你们那副高傲的嘴脸,不要嘲笑那些不会翻墙的人,不要认为他们不会翻墙,因此就无权访问外面的互联网,也不要因为自己能翻墙好像就经过了国家的考验一样的嘚瑟,你所热爱的政府和共产党根本就不想你能访问外网!
翻译一下赵婷说她拍电影的初衷:共情使我们之间的障碍和隔阂瓦解,这是一种心与心的联结,你的痛苦在我们之间融合、分享,最终成为我的痛苦。
她更能激励我的原因是她身上没有那种投机的影子,虽然家境也很好,但她孤身一人走出国门的时候是才一个不会说英语的16岁女孩,而她却能年纪轻轻就意识到家乡是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这种文化对自己产生了束缚。并且她有勇气对家庭叛逆,自己打工去重新学政治、历史、电影,把这些当作弄清事物本质和武装自己的一种方式。
当然是从一个精神闭塞的地方去往比较自由的地方才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不是吗。
胡锡进批评她处理中美关系上不成熟,谁知道人家根本没把政治放在艺术前面,并没有把中美两国任何一国当作自己真正的归属地。
一些粉红网友
常见的思路:你们封禁我的账号,不也是“太平洋没加盖”,“退籍费二百五”那一套吗,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自由吗?
这个流氓逻辑的点并不在于站点是否是站长的所有物,或者象友是否为站点花钱了,这都是墙内“没花钱就没有发言权”思路的窠臼。
问题在于,在毛象,迁移是自由的。
这个自由接近真正的自由。
从一个站点迁移到另一个站点,你的关注和被关注关系可以保留(除了锁嘟的需要重新通过关注申请),你在旧账号的嘟文可以导出,目前好像无法导入到新账号,但这是技术问题,不是政策问题。技术问题是中立的。
而移民意味着什么我们都清楚。
在这样的自由度之下,留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辱骂这个地方,辱骂这里的人,是一个完全出于个人意志的恶意行为。你来就是为了来散发恶意的。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欢迎这样的恶意。
(禁止谩骂、骚扰用户,禁止人身攻击是很多站点写在站规里的,有哪一条法律明文写了禁止抨击政府吗?可以肆意辱骂活人,却容不下对某个无机物的批评的地方,又是哪里呢?)
今天被朋友分享了篇文章,清楚解释了中国目前的教育流毒和海外爱国人士的精神分裂现象,或者说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故意让人精神分裂的教育。。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0615/cc15xuben/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徐贲写道。“然而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或党民教育时,它却使人民变得愚昧、盲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实现的意愿。”
还是关于心理咨询。随便补充一些零碎的想法和经验,都是非常个人的体验,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1.不管墙内墙外,找咨询师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以我个人在墙外的经验,有多名咨询师的心理咨询中心会根据你填的量表和个人偏好分配时间合适的咨询师。一开始至少会有一位负责评估的人士全面和你谈一次你的心理问题,这个阶段ta们只会做记录,而不会对你的问题做出任何的反馈。在你被分配了咨询师之后,咨询师又会再重新问一次你的问题。一次次揭开伤疤却如同对棉花打拳,无法得到及时的回应,对现在的我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回忆。对于墙外大学里的学生,虽然心理咨询资源多数免费,但这个审核与等待的过程会更加冗长,有时也会被分配到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更别说如果想“转诊”换咨询师可能又要折腾一次。墙内的朋友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咨询师的资质,昂贵的价格,许多话不敢展开了说,看到有朋友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也非常揪心难受。
但是,但是…如果能找到正规背景的咨询师并且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还是应当勇敢试一试。我的实际体验与自己最好和最坏的预期都不同,收获超出想象(中性意味。迈出这一步之后你一定会看到你的咨询师有ta的局限,(我的咨询师是幸福美满的白男,很多东方家庭文化的创伤他不能理解,)但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多数情况下可以在交流中给你一些新的启示。
当然如果感觉非常不好就立刻中止或者换人,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更加了解自己习惯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我和台湾裔咨询师用中文聊下来觉得被trigger得更严重,只想躲着完全不想再开口,和温柔的女咨询师聊天她只会递纸巾和附和,使我甚至更加困惑;而换成会挑战我的咨询师之后对话变得有来有回,也开始在新的方向进行思考。
2.对心理咨询“内容”的评价。我家人是极端的“心理咨询就是说好听的”那一派,我觉得多数没做过咨询的朋友内心预设可能也是“比较高深的心灵鸡汤”。确实虽然一名合格的咨询师应该受过完整的心理学教育并且有过足够长的临床实习期,但当他们向咨询者提到心理学理论或者临床数据的时候,多数还是为了让咨询者justify自己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思路,这些话表达出来都是非常白的大白话,而且跟你此时此刻的想法紧密相关,可能原样写在纸上再过两天你就觉得这些话对你毫无意义。我个人是从没见过/听过哪个心理咨询师真像美剧里时不时从厚厚文件夹中抬起眼,从眼镜上方睿智而深邃地注视着你,然后抛出深思熟虑后的简短金句的。
所以在(尤其是长期)的心理咨询中比较重要的take home信息我觉得是你的“日课”,如果觉得这次咨询对你的情绪有所舒缓,不妨立刻向咨询师反馈,归纳这个流程,一起分析这个流程为什么会有用。然后在没有咨询的每一天抓住一切机会练习,记录自己每一次细小的进步。如果你的咨询师资质过关并且负责任的话,这种日课会非常有效,甚至在停止咨询之后也会持续发挥作用,因为那就是你自己的“运行方式”。
3.强健与否其实是有点会伤害到某些人群的说法。当tough guy没包袱,不甩别人效率高,又很酷,但现在所有人都在鼓吹做tough guy,许多注定当不成tough guy的人会忍不住埋怨自己到死。我个人觉得还是先别急着衡量自己是否符合tough的标准,就事论事,肯定自己的性格,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意识到这是舆论环境带来的不必要的毒素,正视自己的需要,寻找一些有建设性的想法。“我现在觉得自己没有xx人强健”->“我的性格比较敏感,重视别人的看法,因此遇到了比别人多的困扰,但我也坚持下来了。”->“我作为我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感觉更好呢”。
现在这种措辞已经不太会伤害到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别人问到的时候承认自己“天性如此就是不强健”。当然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的,但至少算是基本“毕业了”的。无论是否强健都不影响你是否快乐,甚至不影响你是否productive。至少对我自己来说,一切的出路都来自于和自己握手言和。
徐州贱屌对妇女拐卖+绑架+非法拘禁+强奸+强制生子+铁链拴脖子等等,要换成是「日本鬼子」干的,早「国仇家恨」「血海深愁」了吧?可因为是中国男人对中国女人犯下的罪行,中国男鬼子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被褒奖,成为感动中国、正能量。
这条十年前微博下面的转发和评论都不可见了
刚才看见有人质问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徐州那位女子的身份姓名还是无人知晓
自从调查记者绝种之后当局自然是乐见这种下场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90715/china-journalists-crackdown/
毛象冲浪安全小贴士
翻墙
1.选择付费、比较靠谱的VPN,如避开可微信支付宝付费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自己搭。
2.避雷:10beasts.net/china-fanqiang-tools-blacklist
3.自搭:https://github.com/Alvin9999/new-pac.wiki.git
毛象注册
1.用墙外的邮箱注册,避免163、126、qq等国内邮箱注册。
2.昵称ID尽量不与墙内平台(微博豆瓣lofter等)相同。
3.选择站长和服务器都在海外的实例,注意看站规。
4.屏蔽服务器在大陆的实例,有前科的比如殆知阁和熊豆:
mao.mastodonhub.com
beebear.party
saibo.world
5.目前开放人比较多的实例
o3o.ca
wxw.moe
g0v.social
go5.dev
mastodon.online
mstdn.social
1234.as
me.ns.ci
alive.bar
biplus.date
social.datalabour
pawoo.net
m.cmx.im
slashine.onl
需邀请码
bgme.me
nofan.xyz
utopia.cool
pullopen.xyz
donotban.com
发嘟
1.尽量避免透露真实地点、姓名、学校、工作、正脸照、常用邮箱、手机号、微信号。
2.长文打cw,敏感嘟文可发仅关注可见或自己可见。
3.截图截掉头像,会暴露手机型号的信息,马赛克涂改避免使用苹果的涂鸦功能。
4.利用设置的“禁止搜索引擎建立索引”(殆知阁抓取复制pawoo用户账号就和这个有关)、“隐藏你的社交网络”。
5.贴链接时手动删去链接里含有id信息的后缀,或用油猴脚本和urlbot洗干净。
https://greasyfork.org/scripts/373270
https://dmscode.github.io/Link-cleaner/
https://bgme.me/@url/107743466001067571
6.开启关注审核,拒绝没有嘟文的三无账号关注申请。
迁移
嘟文导出销号后原来的内容可以保存在硬盘里,但原来的嘟文不能随新账号迁移,迁移需谨慎。
反诈中心、MIUI13、华为鸿蒙这些就不用说了。
最后:仅是建议,具体看个人,大部分做法防君子不防小人,目前防止嘟文内容截图外传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像设置长昵称或在昵称和嘟文内容里添加一贴图就炸号被屏蔽的内容(如习近平、8964、光复香港、轮子等)这些做法,其实视奸举报的人要真有心也自有他们的办法,所以指责被截图的人是很不合理的,就像指责女性“你为什么穿得这么暴露”一样。
但也不必太过紧张,对普通公民普遍的言论监控的成本很高,主要忌惮的是stalker和举报互查拉名单的人,这种人无论哪里都有,如果一味退让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拉黑、屏蔽、投诉、联系站长屏蔽、建多个魂器,本来离开墙内平台就是为了能够避免言论审查自由发言,但如今社交环境如此,我们只能自己衡量安全和自由的轻重,所能倚仗的自我保护和“我和我说的话并不重要,也许没人会搞我”这种侥幸心理。可悲的是只要政治环境不变,这种情况只会越变越坏,在这种环境里发声的人是勇敢的,大家都是成年人(或者心智已经足够成熟),应该都能明白这一点。保护好自己这句话我已经听得够多,不管作为女性还是作为墙内人,说实话很多时候只觉得愤怒疲倦,凭什么退让的总是我们,被举报背刺的情况就好比走在路上被人捅了一刀,这可能发生吗,至少在你国可能性不为零,但大家会因为这个可能性不出门吗,不可能。在没有人可以保护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畏缩一点,窝囊一点,谨慎一点,在自由的那一天来临之前保护好自己。
老汉120元买大一女生绑架囚禁17年,至今未受任何惩罚
这篇文章,俺就把它翻译成《新时代与过剩的男人》吧,很有趣,我觉得是至今以来我看过的分析incel最有意思的一篇。比较长,但是值得一读!
我挑了一部分随便翻译一下,请勿转出毛象哈谢谢:
一个事实是,目前活在世界上的所有人,他们的祖先中大多数都是女性。这个听起来很奇怪,毕竟有男有女才能生孩子,但是这事实背后有着生理上以及社会结构上的不平等因素。一个男人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精子,但一个女人一生能生下的孩子数量是有限的。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大多数女性,那就很难保持人口;但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大多数男性,只要女性还在,只需要少量男性就可以实现人口回升。这造成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男人都被看作可消耗品。
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男人的可消耗程度也有不同。当智人首次踏上欧洲土地时,约三个女性会为一个男性生育。而到了农耕时代,社会高度层级化,只有少部分的男人掌握土地等资源,有资源才能维持家庭,所以在BC6000年左右,女性为男性生育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7比1。而到了中世纪时代,成吉思汗和奥古斯都等统治者能拥有数百个后代。到了近代,女性对男性的生育比例大概来到了略微正常的4:1。但无论怎么样,在漫长的历史里所有活过的男人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的基因被留存了下来。
没有生育权利的男人去了哪里?大部分人当苦工(比如造金字塔啥的),幸运一点的当了神职人员,或者去探索新大陆。大量的罪犯、孤儿以及没有继承权的年轻男人被派去远方寻找财富和土地,很多人再也没能回家。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个时代,统治者都会发动战争,要么守土,要么开疆,让大量的年轻男性互相残杀。这些男人踏上的是一条高风险高回报的旅途,如果成功,统治者的统治将会更稳固,如果失败,这也仅仅意味着消耗掉了一部分过剩的男人。因为“光棍”们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他们更可能会通过反叛和不法行为来获取那些他无法拥有的资源。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有的时候还会做过头,比如阿尔巴尼亚的“血仇”习俗,直到今天部分部族仍然在互相厮杀,死掉的男人太多,以至于他们产生了一个传统,就是让部分女性取代这些男性的角色,成为男人。
一些男权人士认为可以用这些事实来攻击女权,因为男的比女的“更惨”。但男性被当作消耗品和女性被压迫根本就是一体两面,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父权制的本质不是生而为男就能获益,而是设置了一种残酷的环境,让世界上大部分的男人互相残杀,从而维护一个以男性精英为主导的社会秩序。
今时今日的incel认为女权主义、性解放乃至约会软件让女性比以往更加挑剔,让女性奔向更富有、更有吸引力的男人,而对“普男”不屑一顾。他们首先忽视了不管Chad(有钱/有吸引力的男性)在约会软件上能得到多少个likes,他们中任何一个也比不上摩洛哥的苏丹Moulay Ismail ibn Sharif,他拥有超过一千名后代,孩子的母亲更有超过五百人。那时候可既没约会软件,也没女权主义。而且纵观历史,男人性生活的唯一保障根本不是什么更传统的约会文化(指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而是婚姻。
incel们往往着眼于二十世纪后半个世纪的历史,颂扬所谓的good old days,所谓没有被女权主义腐蚀的传统价值。二十世纪后半叶是所有发达国家战后的短暂高光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合流,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稳定和繁荣,让“普男”们也能拥有维持一个单收入家庭的能力,并也能收割父权社会的果实。同时期,“约会”也开始被看作是青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正如《真探》里的Marty所说,“要是真有那么好,那么没人会想要改变”。所谓的战后天堂,其实不过是一个幻梦,它的繁荣完全是被重建被战争蹂躏的世界这一目的所驱动,而究其根本,战争一直以来才是消除社会冲突以及抹平不平等的最终手段。而现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已经掠去了人们最后的一点经济保障,婚姻这种最稳固的获得性生活的手段也逐渐成为奢侈品。
今天,世界各地的男性都在经历一种“目的的虚空”。在美国上一次经济衰退中,丢工作的人当中80%是男性,即便在传统的男性行业,自动化让“软实力”更受重视,而女性毫无疑问社会化程度比男性更高。大学生中男性的占比已经少于一半,所以一方面拥有大学文凭能让男人在婚恋市场上获得优势,另一方面也让没有大学文凭的男人的机会大大降低。Hannah Rosin在The End of Men里写到,后工业时代的经济根本无视男性的体格和力气,在这个时代更重要的是社交价值,沟通以及专注能力,这都并不是男性独有的优势,甚至可以说这些都是女性的优势。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今天的下层男性更难被消耗掉了。尽管世界上到处都在发生战争,但现代战争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比过去小得多。二十年的中东战争中美军伤亡了六千人,而历史上光一场七年战争伤亡人数就接近一百万,那时候的世界人口只是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现在全世界的武装冲突伤亡只占全年死亡人数的3%。战争的自动化和专业化让战争作为绞肉机的效率大大降低,过剩的男人自然也消耗不掉。所以与其责怪女权主义让他们失去性生活,incel们其实可以责怪现代社会,因为不像他们的前辈们,他们居然能活着表达不满。
尽管目前网上的incel大多都是郊区白人,而我们一般也不会注意到他们,除非他们搞出一些恶性事件。但是可以把他们的存在看作一种全球男性危机的一个变种。在美国,90%的监狱人口是男性;在南苏丹,一夫多妻制和彩礼制直接引发了内战;ISIS招募了大量不满的穆斯林年轻男性,并许诺给他们女人;在东德,因为女性更适应社会,并大量移民去西德找工作后,大量被剩下的东德男性成了极右翼运动的温床;在印度,相似的情况(女性大量移民)被堕女胎造成的性别比例不平等恶化,直接导致了暴力的宗教狂热。经济学人写到:这个世界上最失调(dysfunctional)的人几乎全是男人。
如此看来,incel的窘境其实颇具讽刺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同时却支持着导致他们悲惨现状的意识形态。他们痛斥女人的物质肤浅和拜金主义,认为女性只看重男人的社会资源,同时又反对平权,崇尚“男人就要当家中顶梁柱”的性别定式。他们歌颂婚姻,却反对社会福利政策,而恰恰是这些政策能帮助他们得到并维持婚姻。他们情愿当白人至上主义者,妖魔化有色人种和移民,却不愿承认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完全被大众媒体所扭曲,渴望回到“传统”社会,而从统计学可能性上来说,在“传统”社会他们更可能成为领主的炮灰、在海上被坏血病折磨的水手、或者是被督工抽鞭子的搬石头苦工。
但是有一点重要的是,劝诫incel“提升自己”以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并不足以回应我们这个世界正在面对的科技和人口发展,而众多滋生incel的社会问题其实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危险。
fin.
我才知道,南充失踪女孩李莹的爸爸,五十岁就早早去世了...
双公务员家庭,李莹肯定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哪怕自己身处军警系统(这件事爆出来后也看得到很多她父亲当年的战友在为此奔走),已经算得上小地方的特权阶层,却连自己唯一的女儿也无力保护...
...不敢想象这个家庭经历了怎样撕心裂肺的创痛。
原帖地址:https://www.douban.com/people/51971858/status/3747813390/?_i=43869421a37c27d&dt_dapp=1
I avoid love to avoid s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