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huhanbi 一开始就只会瞒着捂着,发现瞒不下去了,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搞大国防疫。中共遇到灾害危机似乎摆脱不了一开始隐瞒再之后报复性管控的模式了。什么危机能瞒住是首选,瞒不住了那就丧事喜半,好彰显大国处理危机的“能力”、”决心“等等。这里面功劳永远是政府的,受苦的都是百姓,但凡有一声抱怨,就要被职责破坏大环境。政府乐在其中了,再也不想放松这样的管控了,到手的权力,怎么能还回去呢?
“I tried to be a joyful feminist, but I was/am very angry.”
想要打破牺牲女性的困局很简单,就是让女性本身也成为需要调度资源维稳的对象,集体性的生育罢工是一方面,个体将大闹特闹且极具攻击性渗透入日常生活更是一方面,父权喜欢给“凶残或不饶人”的女性设置侮辱词,英文的Bitch(来自于凶恶的雌狗)She-Wolf(母狼,用来形容英国夺取王权的女性)中文的母老虎(雌性老虎往往比雄性更凶残)足以证明,父权很清楚,母兽是很可怕的,在自卫的动物性本能上,雌雄不分你我。文学,尤其是俄国文学(另一个厌女重灾区)热爱歌颂柔情似水、毫无理由、为爱而爱的母爱,这显然是父权规训母性的第一步。母性,或者说母爱,建立在雌性不希望物种灭绝的基础上,但她既可以不顾一切地保护幼崽,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杀死幼崽,在野外,被母兽抛弃意味着死路一条。所以早期神话故事里的生育女神往往兼具“战争、残暴、凋零”的意向。有鹦鹉是会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优先抚养雌性后代的,因为雌性动物明白,她们才是物种延续的重要环节。生与死是一体两面。别看男人整天“母狗母狗”的骂女人,我一点也不生气,毕竟要真让他们去操母狗,母狗发起疯来自保时能把他的阴茎咬断,咬得他浑身血淋淋。他们是不敢的,反倒是人类雌性,把自己驯化得温顺无比。人类雄性是进化不彻底,人类雌性是进化得太彻底。我告诉我自己,学着去做一只会不顾一切愤怒的动物,已然是我保持身心健康地活下去的必要条件。
最近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认为中国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基层公务员、社区网格员、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强大的组织能力,所以有底气、有条件搞清零政策,而其他国家做不到。
就算不谈其他国家的情况,难道中国就真有那么强大的能力?难道这不是压榨基层工作人员到极致的结果?一篇写社区工作者的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wTz_auYYGTlDAJBTjUpOGA )就提及,上级要求工作人员摸排本地旅居史,结果很多电话资料等到凌晨才发来,工作人员被迫深更半夜给市民打电话,市民因被打搅而恶语相向,而工作人员更是通宵工作,只能休息两个小时。
一批评防疫政策,就把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也很辛苦拿出来当挡箭牌,本质上是一种转移矛盾的说辞。为什么不质问,是什么样的防疫措施和疫苗接种安排,迫使他们那么辛苦,禁止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自己照料好自己?难道就不存在更好的办法,既让他们不那么辛苦,也让民众不再饱受折腾吗?
讲到底,将所有人关在家里,就是彻底剥夺了人们通过自主行事满足基本需求的能力。而那么大规模的人口各式各样的要求,例如非肺炎病症需要得到及时治疗、需要救命药物、需要工作以获得收入、需要粮食等日用品,是多庞大的基层队伍都无法满足的。取消所有人的能动性,召唤一个家长,期盼他能大手一挥,高效地处理好所有问题,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Like a girl 像女孩一样 中英文字幕-哔哩哔哩】 https://b23.tv/PQ8GcEQ
给没看过的朋友。这个做的有多好,看了我就越无法原谅现在的宝洁,变成这样就是宝洁你的选择,完全有意的选择。
现在轮到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做出我自己的选择了。
宝洁这个事情,一方面是宝洁烂,另一方面是中国男人(以及一些女形男人,我就不信这么一个团队里全是带把儿的)就认定了中国女人好欺负。这种傻逼文案在国外真的是闻所未闻,而当初让全球女性嗷嗷大哭的like a girl也不是中国团队originated的。之前宝马那个婆婆在新媳妇脸上捏来掐去“验假货”的广告也是中国团队做的,中国的公司敢出这种玩意应该是真心觉得毫无问题。北美要死有这种广告,估计真的是股票不想要了CEO不想干了决定报复公司明天就回家种田。我今天才知道我一直钟爱的汰渍也是宝洁旗下的,而我家现在有有线电视,你知道卡拿大的有线电视里的洗衣液广告都是啥内容吗?现在电视广告基本上都是爹洗衣服带孩子做早餐代言各种家用产品。中国人一天到晚就喜欢骂美式政治正确,美式政治正确确实十分虚伪治标不治本而且很多时候就是为了避重就轻堵你的嘴,但是有政治正确至少保持面子上的礼貌。而中国这种就是,脚都踩到你脸上了还要你夸他脚香。真的就该抵制他妈的,不然傻逼一个二个还以为自己表演的是艺术呢。
川普真的是永恒的meme material。
2017年G20峰会,他被安排坐在日本第一夫人身边。川普回来跟美国记者说,日本第一夫人完全不会讲英语,连hello都不会说,他俩坐了快俩小时一个字都没说。(新闻来源:卫报: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shortcuts/2017/jul/21/japan-trump-akie-abie-english)
实际上:人家2014年就可以用英语发表演讲。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ax411i74X/
太好笑了我肚子疼,谁能想到日本第一夫人会用“me no English “来逃避和川普说话2333333333我以为这种事情只有我们遇到垃圾电话骚扰的时候才会做
宝洁犯傻逼的账号叫宝洁会员中心,21年改名之前叫宝洁生活家,大概8年前我在前司的时候还真服务过。
那时候做内部培训,我们都是和小朋友们这样说的:做个人护理美妆品的营销,某种程度上你肯定是有原罪的,因为你难免要强化焦虑来judge别人,为了建立标准卖你的产品作为解决方案。
所以你一定要有底线,绝对不能贬低消费者,你好烂居然有这个问题不用我们你就完了。合理的逻辑可以是“你已经很好了,不该为这点小的外在的事情困扰,用我们的产品解决掉它你可以更自由更快乐”。
那时候每一条内容都是从下到上都得审核的,飘柔要讲飘柔就是这么自信用飘柔的女性勇敢喜欢就可以去表白,潘婷讲头发强壮我也strong女性也可以有力量,沙宣讲我就是这么酷别人说啥我都不理,olay讲年龄不是限制你无惧年龄想干啥都行抹我们面霜才配得上你…………
更不要说大的branding campaign护舒宝like a girl(我看一次哭一次)等等。
没想到现在是这样了。
关于新冠我想说的全部
1. 关于我和我的家人。我出生长大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我家是步行距离。我妈是医生,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被派上一线。整个武汉买不到口罩,没有护目镜,没有防护服,我在国外整个人直接疯了。
2. 武汉封城到4月。解封后我妈工作的医院每天都有很多病人离世,封城期间得不到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这是前所未有的。解封后一段时间,很多医院陷入财政困境。因为大量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去世了,医院没有病人,没有收入,甚至奖金都发不出来。不只是武汉,只要封城,这种事会发生在每一个大城市。动辄千万人口的城市所有医疗系统停摆是什么概念?人道主义灾难。看到猫狗被乱棍打死我很愤怒,但宠物之所以有权利,是因为其主人有权利。如果人身患重病都没有被医治的权利,宠物又何来权利可言??
3. 精准防控的前提:地方财政足够支撑;新冠变种的传染能力有限;“新冠确诊人数”不会影响乌纱帽。所以只有在上海,只有在omicron扩散之前,精准防控勉强可能。上海防控的“失败”意味着,面对omicron要追求清零,只有全面封城这唯一一个杀伤性最大的武器可用。
4. omicron的重症率,死亡率,确实都不高。打过3针有效疫苗的人,即使年纪很大,重症死亡率都不高。香港的主要问题是80+人群疫苗覆盖率低。
5. 要量化新冠次生灾难并不难。看看武汉每年去世人口数量,2020年减少的总人口刨去趋势,很容易算出2020年 非正常的死亡数字。其余各大城市也一样,但我觉得武汉的人数应该是最多的。
6. 国内要开放很难。我个人觉得唯一可能是立刻马上引进辉瑞/莫德纳疫苗,迅速覆盖全民,然后逐步开放。但是,新冠清零已经成了政治招牌,上面对国产疫苗的护短也很明显了,即使真的引进疫苗,从第一针到第三针,也需要接近半年的时间才能形成足够的免疫力。所以,难上加难。
7. omicron不会是最后一个变种。如果国内对待越来越强的病毒,只有封城这么一个自损八千的核武器,越来越频繁的封城会摧毁投资信心,拖垮经济。我们能依赖的,基本上只有某人哪天撑不下去了放松清零。经济越下行,某人面对的压力肯定越大,但每个经济数字的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血泪。
8. 欧美全都放开了,英国入境甚至不需要任何核酸检测,而回国的难度还在一直加码。人员不流动,长期来看也是要脱钩的。
关注来关注去,都是那些故事,我不想麻木,但这些故事我真的看了两年多了,一丁点改善都没有。别的不想说了,大家都保重,祈祷事情不会砸到自己身上吧。
I avoid love to avoid s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