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当地开始给那个囚禁女性当性奴生八个孩子的人连夜翻修房子了,可以说完全不意外,只要想到当前中共在乡村的操控方式,这些都会是必然发生的。甚至外界质疑声音越大,讨论越久,越要用这样的表演来“让村民安心”——顶着压力也要确保他们不绝后、默许使用各种手段骗、买、抢或者威逼女性去解决他们的生理欲望、让他们幻想孩子生多了养不起国家还能帮你养——如此才能让这群男人难以抵抗“听党话”的诱惑。中共太了解这片土地上最底层最阴暗却也最广泛的需求了。
改革开放是去解决钱的问题,但现在能吃上饭之后,最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就变成了性,而且是男人的性——这国家多余出来多少男性,就会至少有多少人肯定会拥护中共,更何况那实现了“一夫一妻”的男人中,又有多么高的比例不想只有“一妻”?就算到底还是只有一妻了,一妻中又有多少是用链子拴起来的?这些男人看到连夜盖房子的新闻,能不觉得“暖心”吗?“跟党走就有暖被窝”,信不信这类口号已经有一些地方挂上了。
推荐大家看看《桑树坪纪事》,看看农村的外姓人和女性都是怎么被这个村的掌权者——一帮劳动主力壮丁男姓围剿最后走上绝路的。
黄说不是拐卖是换婚,这不是也变相承认了农村女性很多都没有婚姻自由也会被当作商品来交换吗,还有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换钱给家里的儿子娶老婆,哪怕他们的女儿还未成年。换婚比是拐卖好哪里去了?
印象最深的是换嫁过来被逼疯的青女问一个知青城里的女人也要这样结婚吗,知青说城里也这样,女人都这样。
https://b23.tv/XqXB8BV
https://weibo.com/5953494445/Ks4lWo0JB?pagetype=profilefeed
孙子俺是你姥姥
21-8-5 18:22
已编辑
去年写的这篇被夹了,旧博重发: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表的2020年度《世界人口白皮书》近20年以来,全球已累计有约1.426亿女孩消失。而中国和印度加起来1.181亿,其中中国7230万,印度4580万。原文:https://www.unfpa.org/sites/default/files/pub-pdf/UNFPA_PUB_2020_EN_State_of_World_Population.pdf
(UNFPA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是联合国设在纽约的合法机构,与我国各官方部门都有长期深度合作,中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一票否决权)
而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及老年人口计算,排除了老年人口后,适龄男性、青少年男性比女性正好多出7千万,和联合国数据吻合。https://m.weibo.cn/status/4461835380493198?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每一年都出,而中国在出生性别比、健康与生存这两栏,每一年每一年每一年都是倒数第一。报告: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gender-gap-2020-report-100-years-pay-equality
@shine “无大台、全凭良心和义愤”的一个问题是:女性们出于朴素的恐惧和愤怒而参与这次行动,到了一定阶段,如果大家的愤怒仍然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不能进行一些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很容易变成单纯的泄愤。
比如现在,已经有很多声音开始谴责那个23岁的大儿子为什么不救援自己的母亲,有声音开始谴责那几个尚未成年的小孩子,有声音开始呼吁屠村。
并不是说,那个23岁的大儿子不该被谴责。也不是说,大家斥骂那群小孩、主张屠村,这样的怒火不能被理解和接受。这些愤恨完全可以理解。任何一个女性,因这场惨剧而愤怒到大喊出“我想屠村”,都再正常不过。
但是,“我要屠村”的问题在于,它在现实中毫无可行性,所以只能是一种宣泄,不能成为一种解决方案。就像那些辱骂婚驴、“尊重祝福”的声音一样:这些言论诞生于愤怒和恐惧,可以理解。但是它们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无限制地宣泄情绪到了某一个地步,也会造成伤害(就像“骂驴派”带来的伤害和割裂)。
我们原本应该在恐惧和愤怒的基础上往前一步,开始进行一些更加冷静和长远的计划。
但是,在这个时代,到底该怎样进行这些讨论和计划?
我真的不知道。
我因此感到羞愧。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数字极权时代生存手册,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补充一下下载地址
按上海美容厅小红楼来看,你老中全境低等地区无疑了
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79087429.html?weibo_id=4731044312650691
比较乐观的一面是,女性网友们出于义愤,开始组织互联网请愿、开始曝光更多类似案件,这股舆论的浪潮,有希望帮助到这位在徐州受困的女性。而且对于女性网民而言,也是一次“自发组织集体行动”的演练。参与过这次行动的人,会更深刻地意识到发声的价值,也多多少少学习到一些以舆论倒逼改革的技巧。是宝贵的经验。
但也比较灰心的是。这么声势浩大的女性的民愤,带来的影响最多也只能到某个地步。这种力量原本应该促进一些组织的成立、甚至促成一些法律法规的改革。但是从2015年之后,我们就已经失去了这些希望。而这次网络行动自身,在一个月、甚至一周后,能够遗留下来的动能还有多少?固然,参与者会从中学习,但是高墙和天网同样会从中学习。到底哪一方进步得更快?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无论如何,有这样的发声,仍然是可喜的。
虽然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家民间组织站出来,做一些组织和倡导的工作。
中国的女权行动,彻底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无大台”时代。姐妹爬山,各自努力吧。
电影《盲山》
#墙国观察
#中国女性生存境况
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79061943.html
//@黑光乍泄:是的,戛纳版非常震撼足以让大众意识到严重性。而内地版变为黑底白字“公安机关解救出被拐卖的妇女,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槑槑不是四个呆:盲山有两个结局,国内版和国外版,你品仔细品//@不吃菜XBS:看过盲山的都知道,要解救太难了,全村人都在作恶,要逃出去,村民连警察都敢围//@莲野兔:偏远山区没有法律一说,更没有道德可言。他们仿佛不是生存在现代社会,更像是原始部落//@山上海牛:是的,传说剧组还连夜跑走的,吃女人的社会,简直是地狱…//@烟北北Augenstern:大山深处,人心已盲。//@吾六一061:之前看新闻,里面真的有被拐妇女参演
过去几年里出于调研需要,我时不时就会跑去国内比较偏僻的乡村,但在观察到的乡村的现状里,我发现还有一个当下的趋势,似乎还没看到大家谈到过(更多的一些补充)——
中共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如今全中国的乡村已经无孔不入,几乎和居民生活完全绑定。在比较闭塞贫困的地区这一点尤其明显。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是以“党”的名义在推进,国家的概念已经基本被替换掉了。中共对基层的掌控力度之大,在短时间内发展之迅猛,都让我愕然,但又知道是必然。前几年乡村还很少看到的标语口号,很多村子里现在已经挂得和城市一样多,甚至还更夸张。比如我2020年1月在滇西北时,从维西到德钦,发现沿途村子都往往会在村委办公楼顶立起得有两米见方的红色大字“身在地方,心向中央”。那些办公楼往往是村里最高的建筑,也都是近一两年新修的,刷的颜色都是统一的粉红。很显然中共在用最现实的物质好处,来收买基层人心——而且不要以为只是对管理者,对村民也会,在澜沧江山谷的一个傈僳族村子里,我曾亲眼看到村委给村民们发放补贴物资,每一户一条毯子、一条棉被、一套不锈钢盆、一个四层木鞋架、四个花盆。村民都很开心,发物资的小广场上和喇叭里播放着“感谢党”的这类口号。
不过在这样的趋势下,有部分地方的乡村还可能受益更多——他们往往地处所谓的“老革命基地”。中共为了建立自己更加体面的“历史”,一边安排很多机关单位以红色教育的名义,去这类地区旅游以拉动当地经济(尽管好处往往本地居民是分不到的,都被做红色旅游的公司和相关单位分食了),另一边中共也的确大笔拨款,去翻修这些地区范围内的城镇乡村设施,造假古建的施工经验,也在这些地方不断重造出革命县、革命镇、革命村——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依据,只是那些地方往往只是中共途经或暂驻过,可它们会成为当年的目的地,也是因为原本就有自己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可如今要发展,它们的一切就必须围绕中共的历史来展开,其他的叙事完全被边缘化,提及也要套上党史的外壳,比如“领导们睡过的传统雕花大木床展览”,又或者细微到一整个县的路灯要换,都得换成带着党旗雕塑装饰的,而几百年的老学堂、祠堂、寺院,也要挂上中共党史相关的那类遗址牌子,才可能得到保护,进而去评更高的文保等级,就连垃圾车的铃声,都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所以,中共真的很愚蠢吗?随口吐槽时可能我会这么说说,但认真问的话,我无法回答,也许还倾向于说“不”。因为他们明显已经更精明了,虽然我不认为精明等于不愚蠢。
中共并没忘掉自己通过控制乡村来控制全国的底色,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控制乡村的手段也在升级。物质收买毫无疑问可以让绝大多数中国乡村陷入狂热,而它们必须通过配合“赞美党、信服党”的精神操控才能赢取入场资格,而在这场有限扶持资源的抢夺赛中,越老实越任其揉捏的地方,也越有可能“胜出”——所以天高皇帝远已经不存在了,越远的地方可能皇帝才越近,因为远离它意味着失去未来。
跳过关于趋势的过于宏观的描述,回到眼前对女性处境的麻木不仁和对性剥削的纵容,是不是也可以更清楚为什么了?乡村底层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或许也是很多人唯一的理想)就是传宗接代,没有后代,就必然被欺辱,虽然有后代也许很可能仍然被欺辱,可是没有是100%,有则是80%,那么人们当然拼了命去完成那个“有”,这个过程里有多么不择手段,他们对于“无”就有多恐惧。
而这时他们如果发现那个“党”不仅“通情理”不追究,还会“帮”他们呢?
而你,作为信仰自由的知识分子,或者怀疑所有政权的无政府主义者,又也许是一个想通过编写宪章来推动民主变革的理想主义者——又如何让这些普通人,去选择加入自己,而不是那个“党”?要知道是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才占据了中国的最大多数。
我不是在问别人,我一直在问自己。2020年1月底疫情彻底爆发,之后我就开始想这个问题,想到今天也没有答案。我不甘心,甚至都有种死不瞑目的心情,可是似乎能做的就是先努力活着,活下去才有希望。哪怕居然到最后还是不行,也要作为一根刺活着,把看到的、看清的说出来,刺痛可能还没完全被收买的人,总还是会有的,这一点我倒是从不怀疑。
现实里的《盲山》,电影也拍不出的黑暗
转自微博@导筒directube:
https://mp.weixin.qq.com/s/WBLXh4tfaveT1FKN5oclmw
电影《盲山》未删减版的结局,是被拐卖的女主拿着斧子往丈夫的头上砍下去,作为受害者的她被逼成为行凶的罪犯。
面对来自现实世界里远超《盲山》的恶意,我们对徐州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调查结果也绝不能停止追问。
在《盲山》剧组刚进入大山深处的偏远山村准备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剧组就多次被当地山村的村民骚扰,几乎没见过外人的村民看到剧组的到来,还有那么多娇美的女演员,所以都凑到剧组疯狂看热闹。在剧组拍摄期间,当地一位年过五旬的村民看上了两位年轻貌美的女主演,竟张口向剧组说“那两个女娃不错,把她们卖给我吧?”这样的话,真的是太让人心惊了。
更让人关注的就是在《盲山》中有位叫郑小兰的妇女多次出现在镜头中,多次和女主角白春梅说话。本以为她也是剧组演员,但是据悉郑小兰的扮演者身份确实就是当地一位被拐的妇女,郑小兰扮演者的丈夫为了蹭吃蹭喝挣钱,将她送到剧组,导演本不想收,但是她的丈夫却对她百般虐待,最后剧组没有办法,只能让郑小兰的扮演者和丈夫也在剧组客串个小角色,蹭吃蹭喝。
电影中的女主角有次在拍完夜戏准备回去休息的时候,在女主角的门口竟站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老奶奶看到女主后,竟对女主角说出一句话“我给你二百块钱,你给我做儿媳妇吧?”。老奶奶那仿佛在菜市场买卖白菜的口气让女主角胆子都要吓破了。剧组经历这样的事情后,抓紧进度拍完镜头后立刻落荒而走,由此可见剧组对这个山村的民风彪悍的忌惮和恐惧。
从《盲山》剧组的遭遇我们就能看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身份,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无论什么时候,拐卖妇女儿童都是让人痛恨的行为。《盲山》的出现,也就是为了唤醒观众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的重视。
https://m.weibo.cn/6392708119/4731284607995624
哇哦,牛逼!
江西搞了个数据库,把单身女性数据录入进去,利用AI匹配,强制相亲,分配给无业低端男性。
同意分配结婚的女性,就给予奖励,所谓的奖励是她们丈夫的,而不是给她们的。
不同意分配呢?是不是直接将女人绑去,锁床上生孩子?
不愧是江西。
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7132863516_1a926dc1c0010106lx.html
妈妈问我:你跟我讲这些事有什么用呢?你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我说:我跟你讲只是希望你知道,希望你意识到女性正在遭受的性别压迫,希望你有哪怕一点点觉得“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这样以后你也许就不会因为男人的过错指责自己,不会觉得你生来就低男人一等,不会把不公正当作理所当然。
如果每个女性都能意识到这些,我们哪怕改变不了当下,只做蚍蜉撼树,但我们可以告诉另一个女性,告诉我们的女儿姐妹妈妈,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我们生而为人,而不是工具。
我也许看不到那一天,但总有女孩子能看到的。我们无能为力,但不久之后总有人能改变。
我们坚持,坚持到有一天你挨过的打他们不会再挨,你遭受过的不公她们不会再经历。
我为此发声。
I avoid love to avoid s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