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成立调查组之后,部分网友又开始“他真的有在看,我哭死”,还是不禁感慨有些人真的太不懂拆哪了。
来说一下这背后的操作逻辑哈,主要有两点。
一是用来“堵嘴”的,自此,“都已经成立调查组了你还想怎样?!”便会成为此话题的万用语句。一切在正式结果公布之前的质疑、行动,都会被打为“别有用心”。然后调查再调查个个把月的,等热情和关注度都下去了再发个无关痛痒的公告,把这事一锤定音了就再掀不起风浪了,就和之前千千万万的公众事件一样。
二是用来“发信号”,给整件事定性,顺带捋一下舆论风向。就是在提醒各大媒体、公众人物,别再装死啦,你们现在发表点意见是安全的啦。本质就是授意下来可以开骂了。然后大家再聚在一起,狠狠骂下,发泄下情绪,宣泄完了大部分人没那么生气了这事可能就忘了。
顺带提一下,有心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朋友圈,那些之前安静如鸡的人应该从本日中午之后就会开始转发此事件并附以愤慨之词了。这是生活在此地的人的本能,知道现在安全了。
最后,哪怕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了,撤职了几个地方官什么的,也不要以为是皇恩浩荡,苍天有眼。谨记,在你看到“开除党籍”四个大字出现在通报前,所有的操作都是保护性操作哈。
比较乐观的一面是,女性网友们出于义愤,开始组织互联网请愿、开始曝光更多类似案件,这股舆论的浪潮,有希望帮助到这位在徐州受困的女性。而且对于女性网民而言,也是一次“自发组织集体行动”的演练。参与过这次行动的人,会更深刻地意识到发声的价值,也多多少少学习到一些以舆论倒逼改革的技巧。是宝贵的经验。
但也比较灰心的是。这么声势浩大的女性的民愤,带来的影响最多也只能到某个地步。这种力量原本应该促进一些组织的成立、甚至促成一些法律法规的改革。但是从2015年之后,我们就已经失去了这些希望。而这次网络行动自身,在一个月、甚至一周后,能够遗留下来的动能还有多少?固然,参与者会从中学习,但是高墙和天网同样会从中学习。到底哪一方进步得更快?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无论如何,有这样的发声,仍然是可喜的。
虽然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家民间组织站出来,做一些组织和倡导的工作。
中国的女权行动,彻底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无大台”时代。姐妹爬山,各自努力吧。
@ziwendong
Me resulta muy esperanzador que una persona "del otro lado del mundo" me lo diga. Quiere decir que esa "humanidad básica", común a todos nosotros, seamos de donde seamos, realmente existe, no es una ilusión. Gracias.
我觉得“世界另一端”的人告诉我很有希望。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所有人都共有的这种“基本人性”确实存在,而不是幻想。谢谢你。
@akaimori @akaimori 又看到这种“一个人去穷山恶水是你的不对”了。
不去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不存在。所以你的建议对于我们在讨论的现实没有意义。
选择去,是因为那是我工作的内容,一个人行动是因为人手不够,还要控制成本,而我选择这个工作,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应当对乡村有更多了解,也推动更多人去关注乡村,如此才可能让现状发生一些改变。
你在说的是逃避,的确那样可以让问题不降临在自己头上,可是逃避不是解决方案。更何况多少女性就是因为有人说:“这不安全,你不能做,你得让男人来做”,才失去很多机会的?按你的说法,还会有人去村落做调研吗?不去还有人知道这些地方什么样吗?
自己可以做选择,但觉得自己的放弃是“对的”,这样太自我中心了。
我还是会按自己的实际条件安排,而且会改进自己的方式,但我永远不会跟别人说一个人不能去所谓的“穷山恶水”。
@Soitgoes @mengminghan
不敬国法,屁事没有;不敬公权,反了天了。
born this way🏳️🌈对女权主义性少数平权都有兴趣/一往无前地生活/读书锻炼睡觉是充电的三种方式/可以和平沟通不接受举报和仇恨语言/一个姬佬的碎碎念/偶尔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