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福尔摩斯现在拿着丰县2010年人口普查各个年龄层的性别比做研究:
0-4岁,性别比为130
5-9岁,性别比为147
10-14岁,性别比为146
30-34岁,性别比86(即女性100人,男性86人)
35-39岁,性别比92
40-44岁,性别比84
45-49岁,性别比88
50-54岁,性别比101
得出了结论:
1,大量女婴没有机会出生,或者出生就被杀。
2,在适婚年龄,大量男性离开丰县,大量年轻女性来到丰县。
3,在适婚年龄段多出来的女性,是给50岁以上男人婚配用的
我觉得,中国的女权主义理论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批判国家。否则没法获得自己的思想武器
#中国中产阶级状况
#中国中产阶级状况
“做题家”这个词其实掩饰了做题家内部的分裂——男做题家与女做题家的分裂、年轻做题家与大龄做题家的分裂,以及高阶做题家与低阶做题家的分裂。而他们分裂的本质是对技术官僚岗位的竞争。
当今中国社会的撕裂,完全是由于2012年以来当局大肆清洗异见人士,大幅加强舆论审查力度导致的。当言论的矛头不能对准权贵、不能对准神圣的事物,它们就会转而对准普通人、对准日常的事物。也就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自己身边的事物。这个常识,是那些为审查与封杀叫好的人永远也不会懂的。
#中国中产阶级状况
最震撼我的一点是警方试图用限制生理需求来羞辱她时,她直截了当地反击。文明社会的人,尤其是女性,总负担着强烈的羞耻心,这是我们的软肋。然而她很明白,在一个以摧残人性为任务的地方,礼节文明毫无意义。她的反击,完全颠覆了警方对女性的预设,因而他们在后续只能拿着“不知羞耻”来指责她,但警察恰恰是造成了她抛却礼貌的罪魁祸首。
#男权社会被视为器物的女性~
我也是最近才悟出来,男权语境下的【支持一夫一妻】=【支持(男)人手一个老婆】。
所谓【一夫一妻】,其实相对的是中国过去【一夫一妻多妾】。
古代【一妻多妾】,大部分女性被少部分男性占有,势必令很多男人无从结婚生子。【一夫一妻】则在很大程度上令此前无法娶妻的男性能够进入婚姻、繁殖、被妻子服侍、有孩子来养老送终。
无论是【一夫一妻多妾】,还是【一夫一妻】,女性均被视作一种可被男性来分配的资源。否则,你换成【一夫无妻】来宣传一下,必然激起大部分男性的强烈愤怒。
那么显然,男权社会中代表了进步、平等的【一夫一妻】,本质是男人之间相对于过去更为平等,其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女性的意志,女人仍然没被当作人,而是被视为一种可被分配的资源。
刚刚在想~中国传统上,父亲讲到自己儿子时一般会谦称其为「犬子」「小犬」。
接着我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在谈到自己时,可从来不会谦称自己为「本老犬/大狗以为……」
而丈夫谈到妻子时,则会谦称其为「糟糠」「拙荆」「贱内」……同样,丈夫不会相对地称自己为「本贱外如何如何……」
父亲、丈夫,也就是成年男人,传统上在自谦时常用的是:不佞、不才、区区、在下、鄙人、仆……
发现这里面的差异了吗?
妻子、小孩,这个梯队,都被男人当成了物品or动物,大比例不算「人」。
而同样这个男人,在我能想到的所有谦称里,都在「人」的类别里。
中国传统父权社会,男人拿妻子/小孩谦虚时,会将其非人化/物化;男人在自谦时,不会将自己非人化/物化,而确定自己是「人」。这样女人/小孩,直接被男人降格为低劣物品/动物,不算人。而成年男性内部,从谦称看主要讲的是阶级、地位等排序,都在人的范畴内。
(我列出的是常用谦称,估计可能有个别情况,目前没想到。)
看到很对文章开始出来定性:“徐州铁链女事件是里程碑”云云。
就想说一句,我们有浩如烟海又如过眼云烟的里程碑:
想想李文亮逝世当晚和头七的烛光;
想想佳士工人和学生;
想想帮孩子回家和围观改变中国;
想想温州动车事件;
想想邓玉娇;
想想厦门PX散步;
想想汶川地震和劫后天府泪纵横...
还有很多根本没能进入大众视野但千万人真实抗争过的事件。
每一次,爆发出民意和力量,都让人误以为前方有曙光。但最终都如退潮后的沙滩,平寂的进入下一个循环往复。怒火是被死死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
这么说,不是想泼冷水。是想提醒一下,这是一个无比漫长,也许比我们一生还要漫长的持久战。得不到一个合理的结果,是大概率事件。但请不要就此灰心,把世界彻底让渡给麻木和暴政。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born this way🏳️🌈对女权主义性少数平权都有兴趣/一往无前地生活/读书锻炼睡觉是充电的三种方式/可以和平沟通不接受举报和仇恨语言/一个姬佬的碎碎念/偶尔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