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sdst 我视之为语言的背叛,用“男孩偏好”顶替“重男轻女”,用“重男轻女”顶替掉“男尊女卑”,用“男尊女卑”顶替掉女性”律同畜产“,用”律同畜产“的“性别资源”、“性别筛选”,掩盖掉“性别屠杀”。
女性一直在遭受性别屠杀,并和实施屠杀者“共建社会”。
第三,政府过去主导的执政成就宣传实际上在这件事上起到了非常大反作用。市民阶级对于个体安全的幻觉一下被打回原形,这也是这个事件为什么有如此动员力的原因。说到底,不断鼓吹与现实背离的成就,本身就构成一种讽刺效果。但是政府在宣传策略上显然没来得及转弯,只会越来越向大众展示出宣传的虚伪。
第四,政府在该事件中尚无法做出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在强权的逼迫下,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可以方便被统治者摆脱其道德责任和心理负担。但如果连这一解释都给不出,强权就变得太过赤裸裸,以至于被统治者自身顺从的逻辑无法自洽,进而对强权产生直接的不满和怨恨。也就构成了对统治合法性的直接挑战。
总体来说,这段时间让我看到了10年代前后社会氛围的影子。当时官民矛盾极度激化,不过随后的反腐和高速经济发展缓解了这种社会氛围。但现在这种社会氛围似乎只会变得愈演愈烈。
我看到有豆友说丰县这件事的处理让他对未来很绝望。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非常值得乐观的点。当然,指望官方透明公正的处理是不现实的,甚至让他们道歉追责都不现实。不过这件事其实反映了整体社会氛围的变化。
首先,相比于彭帅事件,互联网审查在丰县事件中基本上可以说是近乎失效的。彭帅事件毕竟直指统治高层,一刀切式的言论的关键词审查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丰县的拐卖问题其实是一个偶然被翻出来的陈年旧案,而且相当程度上被认为是习以为常的社会问题。而这个社会问题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地方陋俗,乍看之下其实和体制没有任何联系。以至于在最初事件的发酵阶段,审查部分显然没意识到这件事的敏感性何在。
但实际上随着社会整体对于安全感的丧失,任何极小的不公被曝光,都可能会要变成对于体制的挑战。而这一问题是无法依靠审查解决的,除非完全封禁社交媒体的使用。
第二,基层政府的处理失当使得舆论不断发酵。如果说中央政府仍然有足够的资源、能力和意愿可以维护住自身形象的话,那么基层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显然是漏洞百出的。但显然随着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基层治理的矛盾会越发突出。总体而言地方基层政府基本无法再保有相应的公信力。(1/2)
也不觉得虽然说明星吃公众饭但是只敢用金v账号追随官方有什么问题,毕竟这种环境不是某一个明星造成的,比起吃公众饭他们更多的在吃在中国活动这口饭,张哲瀚的案件还没有凉掉呢,我们没有办法为他们抗拒这种不正常的封杀行为,同样也必须认识到他们活在比普通人更加如履薄冰的场地里。指责明星艺人的发声实在太没有道理可言了。
而且说到底大家都是公民,真正有义务应该被指责的是所有的官员,他们拿着税金却不会为这种举国性的大案发声督促,不捍卫公信力也不保障社会公义,退一万步说姓习的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公众人物,他为什么不发声?他凭什么不发声?
知道大家在简中平台问这样的问题结果就是炸号,可是现在以指责明星艺人为傲却不质问真正应该被质问的,我只能觉得这是一种挑软柿子捏。
烏衣的遭遇讓我想起2020年中和2021年發生的兩件事。2020年我遭遇了一件某權利被侵犯的事(為了防止這個號身份被認出所以不方便說是什麼事)在微博發佈了帖子,轉發很多,後來警方找到我做筆錄,說要為我解決這件事。但基本上重點就是讓我刪帖,另一個當事人面對的警察對她語氣更強硬。雖然事情最後解決了(他們聲稱解決了對方的問題,不過我們為了安全起見依然付出了一些經濟上的代價),但那帖子還是不能留下一點痕跡,還要求我對警察道歉,威脅性質的。我和另一個當事人除了勉強照做別無他法,這也成了後來pinky攻擊我的點,說我誣蔑警察。
第二件事是我後來在微博【僅粉絲可見】地內涵了某個大人物(沒有任何關鍵詞,而且只是說了xx上台後女性生活更艱難了之類的,沒有說別的),就立馬被炸號,然後又被請喝茶的事,那是我第一次進拘留所,雖然因為原文太過沒有指向性,我隨便編了個理由糊弄過去,聲稱我微博說的是另一個人,不是大人物,最後他們不得不放了我。我在看守所等著的時間,他們把我的手機拿去用什麼儀器一直在查裡面的內容,我不知道他們查了什麼東西,可能因為沒發現有什麼問題所以才放了我,可能只當我是個女拳吧。走之前要我寫一個反省書/保證書一類的東西,臨走前基層民警還勸我以後別在網上亂發東西。但那件事也給我留下不少的創傷。
題外話,永遠忘不了看守所裡警察和另一波被關押的流氓交談後,流氓往我這邊(與男子監室90度角相鄰女子監室)投來猥瑣眼神的畫面,即便我整個人打扮就是鐵T也沒避免被他們語言騷擾,我全程沒理過他們。雖然這跟警察沒關係就是了。(警察並沒有阻止過)
幸運的是我所在的大城市還算文明,不像徐州那樣還會有警察打人。也可能是因為我“犯”的事沒有烏衣她們影響大吧。
现在最大的担心(很可能成真),就是以后那些被拐卖、拘禁、虐待的女性,更难被看到了。
开放性平台的一个好处,就是“看到”和“被看到”的可能。之前在微博上引起四方惊诧的“你妹妹难道是免费的”,就是一个还带着前现代甚至奴隶时代“吃人”理念的人,被信奉尊崇现代文明观的人们“看到”了。
而之前在抖音、快手以及各种直播平台上,只怕早有大量的无意间曝光“吃人”的画面。在被转到微博之前,它们引起的波澜是有限的,恐怕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信息茧房效应——文明人、城里人被推送的还是他们熟悉的文明世界的一切,或者是像李子柒拍的那些美化过的乡村生活图景。
而那些“你妹妹难道是免费的”“你老家难道没人买老婆”,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吃女人、吃人都是司空见惯。他们也惊诧于居然这世上有地方是不靠吃人来维持运作的。
这下两边互相看见了、都惊诧了,“维稳”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情况了吧?看什么看啊你们?大惊小怪!已经有b站审核员累得猝死了呢!以后各个网站还得多招点审核的!!
可眼睛睁开了,还容易闭上吗?看到过了,还能当作不知道吗?
补充一下他们官方微信上的完整书单 略长折叠了
@xlsdst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WjVkRB3t2D7UJy8ZXRvxA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女性主义主题桌”完整书单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第二性》《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男性统治》《最好的决定》《成为母亲》《我本不该成为母亲》《初为人母》《成为母亲的选择》《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不让生育的社会》《息壤》《母乳与牛奶》《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黑箱:日本之耻》《知晓我姓名》《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隐痛》《身体由我》《82年生的金智英》《回归家庭?》《两位严肃女士》《金色笔记》《家庭纽带》《逃离》《鞋带》《鄙视》《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东京贫困女子》《女性贫困》《打工女孩》《N号房追踪记》《因为性别》《天空的另一半》《使女的故事》《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阅读浪漫小说》《不只是简·奥斯汀》《阁楼上的疯女人》《萨德式女人》《她们的传奇》《女性的时刻》《破局者》《黑暗时代三女哲》《成为波伏瓦》《金斯伯格访谈录:RBG给未来世代的声音》《秋园》《浮木》《性别、政治与民主》《基层女性》
born this way🏳️🌈对女权主义性少数平权都有兴趣/一往无前地生活/读书锻炼睡觉是充电的三种方式/可以和平沟通不接受举报和仇恨语言/一个姬佬的碎碎念/偶尔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