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推特毛象或是在哪里都好,只是我实在是看不到希望,只有人们无尽的忍受,蛰伏,打算像冬眠的熊一样睡到春天来临,但是春天什么时候才会来,就像乌克兰总统说的,冬天过去了,但这个地方的春天并没有如期而至。我已经腻烦了收集囤物资清单,各种极端或是稳妥的自保方式,人们的精神在无谓地损耗,无辜和不无辜的人都在死去,各种政治立场的人都在被禁言消声,我们本可以做更多的,我们的精力和生命本可以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我们本可以创造更多的美好,去参加骄傲游行,在没有违禁词的情况下自由地创作,去学习一门自己喜爱的专业,去习得一门有用或无用的技能,去拍电影,去写书,去上街,或是什么也不做,就只是去野外看着花草动物发呆,去淋一场雨,去追天边的彩虹,在沙滩和草地上晒太阳,去冲浪和潜水,去探索天际和海底。可是我们现在在做什么,和无谓的人争吵,为了一些基本的人的常识上网对牛弹琴,发出无谓的质问,得到大象毫不在意也毫无意义混乱组合的机械回答,然后被噤声,然后重来,坐牢,哭泣,乞求,抗争然后被寻衅滋事,站起然后被打倒,你告诉我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生命就浪费在这些事情上,不应该,我们应该值得更好的,这么多人值得更好的。

我日常跟港人坡人同事聊天的感觉是,他们对大陆政府在民生方面可能引起的灾难没有想象能力,但对言论审查的后果赋予过分严重的想象。前者属于想不到一个经济相对已经发展不错的现代政府能够缺乏accountablity到这个程度,后者是因为他们往往听到的都是极端事例。

而真正引发大陆人不满的是前者。大部分人在言论方面尚没有要求,因而也不需求单纯的言论自由,只有在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上海)、心目中的公义期待受创(如丰县)的时候才猛然发觉失去言论自由影响的不仅仅是“言论的”自由。

显示全部对话

坚持动态清零的理论有很大市场,理由在于他们相信各地只要对疫情的防控足够早,尽早采取封锁隔离等强硬措施,疫情就能在最初被遏制。从而付出这部分的代价来换取接下来的正常生活。所以上海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开始坚持清零政策,亡羊补牢以来的困难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但是坚持清零的人没有考虑到的是,从支持这项政策一开始,正常生活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你所生存的空间,你所要去的任何地方,会面临如何的管控。任何生活计划,都会被突如其来的新增打乱。因而你不敢做旅游或者回乡计划计划,因为你怕目的地突如其来的疫情所隔离,或返程面临又一轮歧视或隔离。你也不敢不做物资储备,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超市被搬空外卖被停滞城市被停摆。甚至不敢生病不敢去做任何冒风险的事情,毕竟任何风险都会被防疫无限放大。只要有这个政策的存在,生活的安全感就在被一点点蚕食,每天都要与焦虑做抗争。任何的决定都要考虑再三,精神上的折磨带来的代价往往被忽视。更难熬还有无能为力感。深陷困境的人如果还能寻求解决方案,将一定程度缓解这样的无力感。而相信防疫政策的人在面临一些非人的管制时,却只能怪这个病毒。但病毒永远都在这里,永远不会消失。这样的无力感最终只能变成“我运气(命)不好”而消解了一切改变的可能。
所以我要反对这种政策,反对一切让我丧失安全感且充满焦虑的政策。我凭什么要失去安心生活的自由?压根没有什么命不好,一切都是被他们人为地夺走的!

因为旁听人数太多,强奸东的律师团队请求法官不要公开hearing,被法官拒绝后对方撤回了动议(motion)。
关注,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作用的。
#jingyao我们没有忘记你
#强奸东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

从徐州事件到鹅乌打仗再到国内封城,随着国内平台上删封炸一条龙越来越习以为常,毛象在信息保存方面的功能也越来越显著了,。。。微博发了一段时间就消失的东西,及时转过来就可以保存下来并且至少保持小范围内的传播,不至于像16年美国大选那时候以及之后一样,猝不及防,轰轰烈烈的大量辩论事后永远消失了,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史料永远不存在了。
目前,豆瓣在不登录的时候,首页推荐是如下这样的: 一点都不好笑的"生活小情趣",你侬我侬,年轻女孩急切地想搞清男朋友一些p话背后的心情意图-----这就是政治过滤后的媒体网络在这样一个时代想给我们看到的,想给后代留下来的,以及想把十几二十几岁年轻人们塑造成的样子

之前方舱淋浴房被风刮跑,一男子赤身裸体的趴在大雨的地面上羞耻的不敢动弹的转发令我感到难过……该事件让我想到了我今天才看到的YouTube视频下,一个国人的自白……up主起名叫“幸好不是我”……我不知道怎么说,我只知道这的确是国人最典型的一种心态……我只知道,我很难过……和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做同胞,令我很难过

因为原文可以转载,所以也分享在这里
#人间观察室

@insanelytruthful 它们剥夺了中国人一切的非必要,只把“活下去”这个信念灌输到所有人脑子里,让它成为中国人最高的信念,也是唯一必要的事。

于是有了芙蓉镇里那句话,于是有了好死不如赖活,于是有了种种以我要活下去为由实施的理所当然的恶行。

活着,在中国等于生存,等于求生,等于在自私的人群、险恶的社会、残忍的制度下,本能性地争抢被控制到少得可怜的那点儿资源的一种主动的态度。

每个人都必须,也只能活着。
我要活着!在中国就成了神圣不可侵犯不容置疑先天存在的伦理最高点。

咋听起来没错,可让这四个字成为伦理最高点,本身就是错的……

作为“国家意志”的两种厌女观:共青团中央狠批“极端女权”揭示了什么问题?| 端傳媒

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42

在“蛋组”看到前两张图,挺一针见血的,虽然底下有人就“姻”有没有甲骨文展开争论……不过至少“女”这个字肯定有甲骨文,而且还是个跪着的、很温顺的形象,“妇”则是手里拿着个扫帚的女性。会知道这些是因为之前看了电影《良家妇女》,后来又顺便查了一下“母”字,那两点指女性的乳房,“孕”则是“女”肚子里加个小孩,不得不说,象形文字或许可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罪证”。而对中国电影来说,八九十年代对女性困境的思考不知道比现在先进多少,真是个一去不复返的好时代。

88年被拐卖至山东的广西妹,想寻亲。
阿姨想家想亲人了,希望刷到的贝侬们一起帮忙转发。寻亲 壮族人 壮话 v.douyin.com/F89jneu/ 复制此链接,打开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频!

一席资中筠老师的讲话,谈谈爱国。感觉好几次她都在红线边跳舞了,最终还是回到了红线的感觉,虽然如此,里面还是有不少给人启发的内容:
1. 资中筠谈到了义和团起义,当时因为政府给了好处所以农民起义军开始保请反洋,行为则是杀传教士和中国信徒。洋人不满,要发兵,朝廷出了两派,一派主张镇压义和团,另一派主张用义和团去打洋人的兵。领导人选择了后者,所以把因为“不杀信使”原则主张前者的五大臣杀死了。后来发现好像路线不对,于是政府给给死人平反。
2. 在西安博物馆看兵马俑的时候,有人提出生在秦朝最好,因为国家最强大。资中筠问他是想当秦朝的哪个人?焚书坑儒的儒生、被斩首的偶语者、被腰斩的李斯、还是秘不发丧到身体发臭的秦始皇。要知道,兵马俑没有展出的另一面,是修建兵马俑工匠的白骨,政府怕他们泄密所以将他们活埋了。
3. 我们说国家富强的同时,也要关心谁富了、什么强了。只有权力大的人富了吗?只有武器和军队强了吗?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4. 历史书喜欢讲些宏大叙事,把义和团等等运动都包装成了爱国运动。这是抽象人,不是具体的人。

今天的一切都没有脱离古代,1放到今天就是假开放言路,实则杀异议分子;2和如今权贵资本主义、私刑处理知道真相的人毫无差别;3的话,富强只让普通人想吐;4的话,可以看看抗疫新闻。

一切都挺没意义的,资中筠老师提到中国知识分子是为了改变国家死亡最多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是伟大的。但是我往下多想了一层,是谁让他们因言获罪、因言而死的?

youtube.com/watch?v=n8J0t7oKHT

真的好惨啊,没有一丁点尊严。
上海的朋友说他在的每个群都在流传这段聊天记录,可能已经传遍了。
那个人赤裸地趴在那里,淋着雨,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推荐一个大众心理学的好网站吧:theschooloflife.com/

第一次接触到是在但尼丁博物馆的纪念品店里发现了这套关于relationship的100个问题卡片,跟猫爸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用的很多,从family baggage, you as a partner, attachment, the start of relationships, sex, fidelity, relationship maintainese,
rows几个方面发问,是非常好的检验两人三观合不合的工具。

除了relationship,网站上还有关于自我,工作,社交,calm and casual方面的心理学内容。网站除了有这些周边商品出售,还有咨询课程和workshop,感兴趣的可以来看一下。

“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这句话,讲了几十年,现在你应该发现其中的蹊跷了——当“生存权”和“发展权”摆在一起的时候,前者显然是更重要的对吧?所以按照这句话的逻辑,又可以推出“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可是你再想一步就会发现,“生存权”又可以像切香肠一样细细地切分,可以一点点往后推:一天吃三顿干嘛?一天吃一顿就够了呀!团购的食物是三无产品?三无产品吃不死人就行呀!土豆发芽了?那你想想很多人连土豆都没有呢!……像这样一点点推下去,“生存权”就会变成一个无限趋近于虚无的概念。现在你应该意识到,这种说法最鸡贼的地方,就是把“人权”这个不敢正否定的概念,进行“切香肠”式的处理,先从里面切出“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两段,然后再根据需要想切多细切多细,从而达到事实上否定它的结果。

迪士尼危了

这套T恤的名字分别为:润之、躺平、偷乐、angry、倒车。

自由,开放,这些词在中文语境里,已经接近贬义词了吧。

jingyao,我们没有忘记你。
强奸东,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