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想劝一下B站人,喊爱国口号之前,先搞清楚自己家里有没有牛。7月份的时候,你们怒斥党妹在旅顺博物馆跳舞是“文化入侵”,8月,你们又觉得大连的某条商业街是“文化入侵”,到了9月,迪迦奥特曼倍封了几天,你们就不说“文化入侵”了,开始哭哭啼啼,骂那些举报的家长了。你说你们这些事能怪家长吗?这不都是你们自己找的吗?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试图跟人比爱国,因为你比不过那些中年人——他们不看ACGN,而你们是要看的。
#中国中产阶级状况

当今中国社会的撕裂,完全是由于2012年以来当局大肆清洗异见人士,大幅加强舆论审查力度导致的。当言论的矛头不能对准权贵、不能对准神圣的事物,它们就会转而对准普通人、对准日常的事物。也就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自己身边的事物。这个常识,是那些为审查与封杀叫好的人永远也不会懂的。
#中国中产阶级状况

显示全部对话

我在知乎抓50万,你在豆瓣鉴八千,她在微博揪斗公知,他在贴吧对线神友——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以前考试,总是要背很多政治内容。哪些现在回想起来,背诵的每一句,哪哪都是空洞。那些华而不实的修饰词、振奋人心的承诺,除了折磨考生还有什么作用?

其实我自己也经常想过“大不了去死”之类的狠话,但几乎都是心里话或是只跟亲密好友才这么说
乌衣在自己网络账号上,在众人无论出于什么心态的注视下堂堂正正如呼吸一般自如地说出一句“最惨不过死呗”
这里面的勇气和力量太强大,以至于看到警察知道她出去后要把看守所的经历写文发博要求结局正能量时只觉得这些狗腿无比可怜可笑,国家暴力机关第一次让我觉得如此孱弱
勇敢善良的人啊。。。

最震撼我的一点是警方试图用限制生理需求来羞辱她时,她直截了当地反击。文明社会的人,尤其是女性,总负担着强烈的羞耻心,这是我们的软肋。然而她很明白,在一个以摧残人性为任务的地方,礼节文明毫无意义。她的反击,完全颠覆了警方对女性的预设,因而他们在后续只能拿着“不知羞耻”来指责她,但警察恰恰是造成了她抛却礼貌的罪魁祸首。

显示全部对话

无法表达我对那位女士的敬佩之情,她去解救受苦之人,被公权力拘留,在恶劣的囚禁环境下,精神不但没有被击垮,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应对警察,甚至有余力作出反击。被释放后更是详细地将这一切记录下来,恶劣反人性的监禁状况少见地在墙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普通民众终于对公权力的无耻野蛮有所认知。我想丰县公安一定在后悔拘留了这样一个“后患无穷”的刺头。

向她致以我最诚挚的祝福,她是斗士。

#男权社会被视为器物的女性~
我也是最近才悟出来,男权语境下的【支持一夫一妻】=【支持(男)人手一个老婆】。
所谓【一夫一妻】,其实相对的是中国过去【一夫一妻多妾】。
古代【一妻多妾】,大部分女性被少部分男性占有,势必令很多男人无从结婚生子。【一夫一妻】则在很大程度上令此前无法娶妻的男性能够进入婚姻、繁殖、被妻子服侍、有孩子来养老送终。
无论是【一夫一妻多妾】,还是【一夫一妻】,女性均被视作一种可被男性来分配的资源。否则,你换成【一夫无妻】来宣传一下,必然激起大部分男性的强烈愤怒。
那么显然,男权社会中代表了进步、平等的【一夫一妻】,本质是男人之间相对于过去更为平等,其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女性的意志,女人仍然没被当作人,而是被视为一种可被分配的资源。

刚刚在想~中国传统上,父亲讲到自己儿子时一般会谦称其为「犬子」「小犬」。
接着我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在谈到自己时,可从来不会谦称自己为「本老犬/大狗以为……」
而丈夫谈到妻子时,则会谦称其为「糟糠」「拙荆」「贱内」……同样,丈夫不会相对地称自己为「本贱外如何如何……」
父亲、丈夫,也就是成年男人,传统上在自谦时常用的是:不佞、不才、区区、在下、鄙人、仆……

发现这里面的差异了吗?
妻子、小孩,这个梯队,都被男人当成了物品or动物,大比例不算「人」。
而同样这个男人,在我能想到的所有谦称里,都在「人」的类别里。
中国传统父权社会,男人拿妻子/小孩谦虚时,会将其非人化/物化;男人在自谦时,不会将自己非人化/物化,而确定自己是「人」。这样女人/小孩,直接被男人降格为低劣物品/动物,不算人。而成年男性内部,从谦称看主要讲的是阶级、地位等排序,都在人的范畴内。

(我列出的是常用谦称,估计可能有个别情况,目前没想到。)

#男权社会被视为器物的女性

说起简中互联网阉割与自我阉割下的语言污染,最近上网时愈发感觉深受其苦。
比如“移民”这个词,一路演变成“肉身翻墙”,“跑路”,“run”,最近已经叫“润”了。看了一个帖子,满篇“润”得我不知所措。
Facebook上有加几个台湾女生,每次看她们发文的时候,心里都会“啊”得一下——原来不受污染的中文是这样的。不需要首字母缩写,不需要谐音词,不需要中英混写,不需要奇奇怪怪的流行语。“游行”不是“上街”,““民主”不是“皿煮”,“谈性”不是“ghs”。
记忆深处我们也是有这样的时刻的。形成一门语言需要很久,然而毁掉它却只需要短短十年。

看到很对文章开始出来定性:“徐州铁链女事件是里程碑”云云。
就想说一句,我们有浩如烟海又如过眼云烟的里程碑:
想想李文亮逝世当晚和头七的烛光;
想想佳士工人和学生;
想想帮孩子回家和围观改变中国;
想想温州动车事件;
想想邓玉娇;
想想厦门PX散步;
想想汶川地震和劫后天府泪纵横...
还有很多根本没能进入大众视野但千万人真实抗争过的事件。

每一次,爆发出民意和力量,都让人误以为前方有曙光。但最终都如退潮后的沙滩,平寂的进入下一个循环往复。怒火是被死死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

这么说,不是想泼冷水。是想提醒一下,这是一个无比漫长,也许比我们一生还要漫长的持久战。得不到一个合理的结果,是大概率事件。但请不要就此灰心,把世界彻底让渡给麻木和暴政。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额,看到新的乳化理由是,,,侮辱冰墩墩。。。。我操,原来段子是真的,冰墩墩真的比女的在咱国有地位多了

为什么有的人就不能明白,我对中国不满意,不是因为我在中国。是因为我是中国人。

不是我移民了就可以 shut up about China and stop being bitter,不是我移民了就可以不关注这些脚踏人权的事,也不是因为我无法移民所以才会感觉一切都不能忍受。

我不是想要跑路,我是想要这个社会能把人当人。我的抑郁,我的牢骚,我的不忿,都因为我没有办法假装我没看到。

个人对调查组的看法

1. 调查组出身也不干净

永远要记得,调查组是党派下来的人。这意味着整个调查组都是经过高层审查,跟党同一战线,有经过党考验的人们。

这意味着,当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党整体的利益的时候,一致对外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个外界,包括民众。

2. 调查组也是程序的一部分

地方的势力盘根错节,这是写实。地方想要完全瞒住,这确实不可能,但是想要瞒住一部分,轻而易举。至少曾经报道里写的,记住每一个成员的脸,步步明面招待实为监视,并不是玩笑话。那调查组最大的意义在哪呢?在于让背锅的人合理背锅,限制结果的影响范围,得出一个逻辑通顺的结果。

这意味着两件事,其一,地方屁股没擦干净,中央表态+擦屁股。其二,这事儿闹到这里,也就是顶天了,这回出来的结果,不论多么离谱,都不会再有讨论的余地,盖棺定论了。本质还是维稳,至于是不是真相,上头无人在意。

3. 调查组改变不了现有情况

看清楚,他们只是负责党内、行政方面的,调查。他们负责的对象是党和政府的高层,不是百姓。所以他们不是青天大老爷,不负责给民众申冤。他们不可能因为一个事件就撼动一整个区域的官场生态,这是对高层利益和稳定的不负责。

这意味着,不论是官场还是当地被拐的女性们,他们的生活并不会因调查组的到来而天翻地覆。甚至于,往不好了说,为了应付调查组的人,当地人的日子暂时会更难过一些,叠加在这些无辜女性头上的恶意也会更大。

4. 党唯一处罚的底线,是忠诚

重申一遍,所有的免职,都只是你不适合这个岗位的意思。一年三载后,换个岗换个省市东山再起的一把又一把,不稀奇。党内的小处分都能抹掉,何况小小的调职呢?

只要最后通告里,没看到明确的党内处分(警告级别以上),意味着被罚的人算是背了个锅,平了个事儿而已,算不得真格的。欢迎去看看以前抓老虎打苍蝇的通报,哪个不是偷了党大笔利益,加上明确写的,对党不忠诚的?封建迷信都只是小惩大诫,这条线应该很清楚了。

5. 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就是没办法

这句话不是给高层开脱,只是描述现实,党就是无能,没这个能耐动它们。就像丰县这件事里能搜到的渠姓一样,动一个就是动一族,加上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天知道会最后牵扯到谁家的谁,然后又会涉及到不知道哪里的利益交换。到时候一件社会问题,就会变成复杂的党派斗争,对高层来说这才是大事情,所以轻易不会动的。

所以指望当地官场震三震的亲们,建议洗洗早点睡,别做梦比较好嗯。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