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分享一个赛博难民新手包 V5.4,感觉写得非常好,深得我心,分享给大家

内容包括:
技术层面的安全措施;
非技术层面的安全措施;
推特设置调整;
电报设置调整;
外网资源推荐:新闻媒体、资讯综合、自媒体账号、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等;
推荐书单;
墙内媒体;
便捷工具。

@board

x.com/ConsLibSoc/status/178300

随手查了下,13年前的温州动车事件死亡人数是40人,比最近的广东梅州高速公路坍塌事件的死亡人数还少8人。热度完全没法比就不说了,仅有的报道也大多是“英勇善良的普通人”的角度,今天还看到事发时在高速公路上下跪阻止后续车辆的一家人出来回应争议解释说自己不是“蹭流量”。真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如何找寻和维持这个锚点呢?我也正在学习。并且我预感这种学习永无止境。

显示全部对话

在还略感新鲜的独居生活里,我已经隐约察觉到生活的真相:生存不是目的,生活也不是。抓住生活的锚点,去体验生命的在场才是人生永恒的课题。

变成打工人了。变成打工人的形状了,不要啊。

尊重异性恋,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很多父母都是跟风当异性恋的,而且父母正处在叛逆期,容易被别人忽悠,现在为了zzzq,各地都在宣传生孩子,也不管你是不是异性恋反正就是让你生,不是异性恋也被劝成是了,太可怕了这股zzzq的风气

哦草我今天上毛象最重要的一个事是这个差点给忘了!!!!完了这下真的连续剧了草!!

爱人呐,为什么不说话
没有凝视我的时刻就没在爱我 对吗

买了新的游戏键盘,喜欢麻将音,好开心。

有时候真的分不清自己是因为精神病才无法感知自己的情感,还是因为我就是个冷漠贱比。

@whysocute
没错,我最近也常常有原po这种感受:“我明明有很多真诚的关心和好奇,却因为没必要的心理负担没能表达出来,太可惜了。”
在脱离主动的自我封闭后,我时常因为在想要表达关心和好奇的时候没法对人表达出而感到遗憾,在各种心理负担的考量之后,我认为这是我社交能力的缺乏。或许仅仅是我还没能做到与人交往时真诚与轻松结合。

我一直很疑惑,很多人是怎么将自己的心理创伤或是性格底色又或是情感需求模式对应到幼时的某一件具体的创伤事件的呢?好像她们能确定就是那件具体的事情伤害到了她们。我不行,我的童年是浸泡在饱含毒液的臭水里,天长日久,剧毒渗进了骨血,难以说清究竟是哪一刻的毒液毒害了我,我分辨不出来不同的毒素对我的伤害值是多少,顶多是毒素本身的含量多少的区别。

我明白了,其实我是不需要非我所求的爱意的。

一想到放假要回家就不觉得轻松,没有假期的感觉。
其实回家了也是会过成吃吃喝喝睡睡的日子,但就是不会期待。
是因为所谓的家并没有给我安全感和归属感吧。

今天上了一个7小时的儿童心理教育课,得知了两个巨震惊的事实
1. 其中虐待儿童有一个指标是,如果发现其中一方父母对子女谴责另一个人,比如你妈当着你的面说你爹是个傻逼,就是虐待儿童。作为父母你可以和任何人说这种事,唯独不能对你的小孩说这种事,而且这个排位非常高,仅次于对小孩的肉体伤害,排名第二
2. 还有一个就是如果伤害孩子的宠物,或者威胁孩子说你会伤害他的宠物,100%虐童

回忆了自己的老中人生,一生都在被虐待🫠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