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rtyu 更多的眼泪和难过情绪会让我更满足于爱你,btw小然不会有太多这些部分。
@Aaartyu 嘘 🤫
@Aaartyu 哼哼哼!罪魁祸首 承认吧
@Aaartyu 不是喔 有事会直接跟al聊的啦~
当双语个体用两种语言做同一套人格测试时,他们甚至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正如滑铁卢大学的一些在中国出生的双语学生在用英语或汉语描述自己时所发生的那样(Dinges & Hull,1992;Ross et al.,2002)。
当用英语来进行自我描述时,他们简直就是典型的加拿大人:他们大都表达出积极的自我陈述和心境;而用汉语回答时,他们给出了典型的中国人的自我描述:言谈中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那些符合中国人价值观的思想观念,积极和消极的自述与心境几乎各占一半。
当双文化、双语的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在与英语和西班牙语相关的两种文化框架之间转换时,也出现了类似的人格变化(Ramírez-Esparza et al.,2006)。
捷克谚语说,“学习一门新语言,就得到了一个新灵魂。”
摘录来自
心理学导论
戴维•迈尔斯
@reading
很反感“支那猪”“支人”这种群体化的侮辱性词汇,不管怎样它们在我这里都不可以被合理化。
我们和我们所厌恶的那些人的本质区别,不应该是抽象的政治理念,而应该是我们更能够在抽象的群体之下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重视每一份不公与苦难,能够不被偏见所左右而更自由地思考。这种群体化歧视和侮辱的词汇,在我眼中正是我们所厌恶的事物和人身上的粗暴和偏见的具体化。
这种词语的攻击范围是广泛而且暧昧的,该做到怎么样才不是“支人”呢?“如果这个词让你觉得不舒服,你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从身心到灵魂都是个支那猪” 那么你又是为何觉得自己不是支那猪、自己从精神上脱支脱得比我更干净呢?毕竟在最原本使用这个词来对中国人进行广泛侮辱的外国人来看,用中文打出这句话、长着亚裔面孔的你,并不比我更不“支那猪”一点。
生活在陆地上的海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