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大型社会性死亡现场。🥲
为什么订阅专栏的事会被豆瓣直接更新在TL上啊!那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我在听爱情文学的讲座了吗…!我的豆瓣还关注了高中同学、大学同学!!

虚构作品可不可以写强奸、乱伦、恋童?

当然可以写了ˊ_>ˋ
虚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方式。疗愈创伤最重要的一步就是grief:把痛苦表达出来。但表达痛苦实在太艰难了,而且十分危险,很容易造成当事人精神崩溃。
当事人无法用第一人称grieve可能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没有后续疗愈和危机处理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该去挑战这种自我保护。但痛苦必须被表达,否则创伤永远是一个新鲜的、还在流血的伤口。虚构作品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让人可以观察者视角处理自己创伤途径。戏剧疗愈有一种叫backstage theater:当事人身上遭遇的创伤由演员表演出来,当事人作为观众看别人演出自己的故事。我有个剑桥读戏剧博士的朋友,去年我把她介绍给在创业做心理咨询平台的朋友,她们后来实验了一次backstage theater,效果非常震撼。我认为虚构作品就是轻度的backstage theater.
但偏偏有些文盲,什么都不懂,偏偏要跳出来做正义使者,指责虚构作品中的强奸、乱伦、恋童情节,堵住(尤其是中国人)仅剩的一点儿治愈出口。他们既不懂文学、也不懂心理,甚至连审美都没有,他们也不知道文艺作品的美学就是这些他们看不起的人性丑恶构成的。

还不太会用长毛象标记。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小册子,里面非常多的内容都和我们曾经接触到的概念、我们经历的种种生活都十分相关。这里简单说两个自己有一些感触的论点。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关于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的描述作为过来人的经验给到我们,甚至常常是标定了具体年龄段的时期(18-25或者20-30),实际上,把成长描述为一个注定要走下坡路的画面,受到了各种利益方的支持,是为了让我们接受世界的“实然”,接受这个我们无力改变、不存在理想(状态)的黯淡的世界。但就我的感受来说,过了三十岁之后,我觉得自己在变好,对自己的思考和理念更加坚定(不再在乎周围和环境怎么看待我,不再痛苦于其他人的不认同),也不再像从前走不出感伤情绪,我觉得自己在逐渐看清现实,并且意识到可以不放弃自己。(相反,30岁前是更痛苦的成长期,学着对自己负责,做各种各样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决定,在“应然”和“实然”间的鸿沟面前不知所措。)责任不是一种无可奈何,可以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另外一个其实最近也很多人讨论的事情有关—很多人反对使用“大白”这样的称呼,多是出自语言的污染这个角度。“大白”这样的称呼泛滥,以及许多人主动地接受这样的用词,其实也和社会底色中拒绝长大、选择幼稚的氛围有关。这其实是强权政府的期望:幼儿化的人更易统治(这样的人会更轻易接受政府给予的简单判断)。这一点能展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各种知识普及的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太多人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不再使用自己的判断力,而是把思考和行动的责任交给了政府。其实一些对上海工作人员持续的具体的批评和这种思维方式也高度相关(“我”把自己放在了小孩的位置上,那么做“大人”的居委会、大学校委或者政府部门等等就应当为“我”做好一切——这里我总结得有些粗暴,具体情形不是这么简单)。

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解决了我大学时期的很多疑问,也给了现在的我更多勇气。应该会很快重读,同时做一些延伸阅读。

#读书

私が実践している健康法

血流改善
·ストレッチ
·入浴
··軽めの筋トレ
·有酸素運動(散歩&ジョギング)

腸内環境改善
·乳酸菌補給(発酵食品)
·食物繊維補給(増やしてから2週間くらいは腸内細菌バランスが再調整にかかります)

睡眠改善
·布団を干す
·私は男性なので、皮脂が多い為、シーツや枕カバーは、脂を分解するセスキ炭酸ナトリウム(アルカリ性)で洗濯

心理的改善
·呼吸改善(肩をすぼめたり、体がこわばると、肺に入る酸素量が減るとネガティブになりがち)→換気やストレッチ
·とりあえず笑う→笑うと不思議とポジティブに。心も形から入るとこがある
·他人を悪く言わない→ネガティブ発言はネガティブ悪循環になりがち
·逆に良いとこを言う→ポジティブはポジティブを呼ぶ
·それでもダメなら肉を食う→お肉!!

くらいかな

买的apple watch到了,打算用它记录运动和睡眠。感觉自己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太不注意身体健康了,所以决心洗心革面。

昨天控制饮食+锻炼身体,居然今天测体重就瘦了一斤。今天也要去健身房(>^ω^<)

还有人不知道p站文谷歌有插件可以直接一键下载吗,并且现在功能已经强大到可以直接整个cp的文打包下载,连载文一键合并。想备份储存非常简单了。

一直以来我以科研生活压力太大为理由,过着不规律的生活。时而熬夜、时而暴饮暴食、不怎么运动、油腻食物吃太多等等。但现在我觉得,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很重要。既然都已经到波士顿了,就尝试着开启新的生活方式吧。

日语老师值得我学习的点是:

每周坚持锻炼身体
每顿饭之后都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一天吃五顿饭,每顿饭吃很少(多餐少食)
早睡早起(晚上十一点睡,早上六点起)

我也要向日语老师(前日语老师)学习。

这个世界上各个方面比我优秀得多的人都大有人在。虽然目前的生活看上去稍微变好了一些,但自己还是必须谦虚谨慎地向他人学习。
首先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日语老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

在家附近发现了一家销售各种日本日用品、化妆品的商店。立刻买了一个发卡的盲盒,拆开发现是最想要的祢豆子(>^ω^<)

在等人中。随手拍一张照片。波士顿的傍晚真祥和啊。

今天Broadcom打算61 billion美元收购vmware,午饭的时候公司里的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就我而言还是不希望被收购,因为vmware是一个很纯粹的搞cloud/virtual machine相关的软件公司,而且它做得很好。被吸收到一个成分复杂的公司里,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性了。

当年我也不希望github被微软收购。

@board @runrunrun
创立了Discord群组「歩けよ乙女」为学习日语及准备到日本留学工作生活的女性及Non-Binary朋友提供日语学习交流、同好交友、自由分享的平台!将会不定期举办口语角及朗读分享活动,希望大家友好相处,共同进步!没有什么小组规则但发言过于蝻味/不友好者将会被踢出。频道分类如图,对于群组建设意见请在小组内提出。邀请链接禁止公开转出毛象,仅可一对一私信朋友。discord.gg/4rdUDmsvss

不过今天略惨,赶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人山人海。

从我的手机通知中心可以看出我现在人在哈佛(笑)

虽然日语老师这人挺典型的绿茶,经常在大家面前装得萌萌的楚楚可怜,但是我并不讨厌她这方面。说白了我不讨厌绿茶型女生,因为我不在乎其他男人喜欢绿茶多于喜欢我。

日语课上,我们大家都是初学者,上课日语讲得磕磕绊绊。日语老师眼中的我们就像婴儿一样笨拙。所以日语老师说和我一起学日语真是太好了,很大程度上是客套话。
但我是真心的觉得,日语课是我苦涩的phd生涯中的一束光,和日语老师一起学日语真是太好了。

据说MIT和哈佛只隔了一条街。
但是我并没有去隔壁的哈佛。
果然理工人心里的圣地只有MIT(笑)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