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Bird》
自信是很有用的东西。
这个男主的个性非常能让人共情,因此以他为视角,剧情推进得就很爽快。没想到在他考虑要不要接受任务的同时,就切到了杀人事件的警方侦办视角。仿佛担心观众不理解事件背景似的。
想要获取这个任务,居然还要参加面试,从候选人之中脱颖而出。虽然大家都知道男主一定能做到。
但是,那个目标万一不是真凶呢。(
目标只在梦境中杀过女人。也许现实中真的没有杀呢。
为了接近目标,男主必须摆出“我跟你一样原生家庭不行所以blablabla”的同类嘴脸。真是哪哪的卧底都不好当。
男主开始潜入了。
那个目标,精神不是很稳定,但看起来也很怂很自卑。目标有个双胞胎弟弟,是个外形和他不一样的健康人(却没有嫌疑)。这个弟弟认为警方在欺负他哥哥,为了结案就诱导他哥哥认罪。
6125711
观众和男主一起记住了狱医的私人电话。
为了将男主伪装成也需要定期服药的人,给他开了抗抑郁的药,男主没病也只能吃了下去。在监狱里吃完药喝完水,狱警会检查口腔。
男主两次向目标搭话,目标都没有理睬他。
金句。
他们在这个沙子上玩“硬地滚球”,还蛮有意思的。
男主好不容易找机会出力表演,和目标拉近了关系。
却被一个恶德狱警识破了身份,向他勒索1万美元。(这个故事的时间点好像不是现代,因为剧中的警官写报告连电脑也没有,用的还是古老的打字机。所以那个时候1万美元应该算巨款吧。)
目标也有风趣的一面,他对男主说“至少你的高光时刻还在高中时代,而我的高光时刻在子宫里。” 男主被逗得大笑。
男主私藏的毒品被别人取走了,他想要将那批毒品运进监狱换成钱再交给恶德狱警的计划失败。陷入烦恼。
但我觉得恶德狱警活不长。因为在电视剧里,挟秘密勒索钱财的人总是会被杀。
男主跟联络人讲了自己被坏狱警勒索的事,联络人说花点时间可以想办法救他出去。
当男主得知如果现在放弃的话,目标有可能会被判定为证据不足被迫认罪、会逍遥法外,他竟然一下子就燃起了正义之心,想要继续待在这里找证据。
毫无预兆地发生了监狱暴动。大量伤亡。
但是男主和那个目标都“很乖”地待在牢房里面。
那个目标在搞清洁方面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在他的指挥下,幸存的狱友们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将被暴动搞得惨不忍睹的监狱餐厅等场所打扫干净。
男主在监狱里也不忘记锻炼身体。健身人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目标的(长得完全不像的)双胞胎弟弟来探监,从两人的对话中感觉那个弟弟确实没什么嫌疑,目标有可能真的是真凶。他傻乎乎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他对于“自己能脱罪”的自信。
这个犯人确实有他自己的逻辑。他很真诚地对男主说,他从未强暴过任何人,仅仅是与她们发生关系。而且她们也不是“儿童”,也许放到现在是,但是放到19世纪的话不是。
犯人说他会和女孩聊天,女孩一开始很友善。直到他吻了她,女孩就会“像得了狂犬病的松鼠”一样发疯地骂他打他。于是…………
果然犯人都觉得自己没有犯罪,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身上。
犯人还说出了杀人凶器。是用两根皮带加一根木棍做成的自制绞杀工具,手艺很好。
就算奸杀犯在眼前描述可怕的事情,也要给出高情商的回应。
小鸟们
原来之前一再闪回的第一人称少女记忆,是死者的。好震撼。最后一次闪回时,她说她一共活过五千多天,虽然很短,但是活过。
警方找到了那个死者的自行车,被犯人当作礼物赠送给另一个他骚扰过的女孩。这么重要的物证,却因为序列号被烧,隔了四年指纹无法提取而起不到作用。还是要靠男主在监狱中与犯人面对面的证据搜集。
检方对警方总是这么严厉,说你们做得很好了,但还是不够。警方问要怎么样(的证据)才算够,检方说我也不知道。要有充分的证据一击起诉定罪成功,原来这么难。
FBI也很会,从心理上攻陷了犯人的双胞胎弟弟。即使他否认,也一再地强调他是知道他哥哥连续杀人的。还问他“如果他上诉成功,回到家,做回原来的工作,你是否要每晚整夜不睡来盯着他不让他离开你的视线?”
他弟弟毕竟还是有良知的普通人,不想让哥哥继续杀人。就会被FBI的话语打动。说明往往一户人家也最多只能生出一个反社会人格。
能走到这一步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这个剧竟然还是真实事件改编。可怕。
男主因贩毒而被判的10年刑全部减刑,立即生效。听到宣判时他都哭了。他在狱中这段时间付出的努力,确实值得这个减刑。
法官:“上诉人声称供词是被迫的,而且上诉人本人没有理解这些指控的精神能力,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此外,答辩人在现有案件和证据的范围内,提出了进一步的资料,证实上诉人所供认的犯罪细节,是只有实际行凶者才可能知道的。本庭决定,刑事法庭的裁决成立,在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法警们,请把犯人带走,并立即将他送回他该去的地方。休庭。”
这个犯人,它值得。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
自信是很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