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alowl 我也觉得结尾一把火主角团灭太生硬了,莫名其妙。可能是张月欧亨利来个黑色幽默的反转?想增加悲剧感?但是非常生搬硬套,想表达的感觉也没出来,反而让人觉得是硬写,暴露了作者笔力太差。
我真的很搞不明白,这个地方缺人吗?明明这个地方都已经人多到没有把人当人了,还他妈要生,生生生,生出来继续过不被当成人的日子。这里的什么东西都不够用啊!!!资源不够钱不够福利什么都不够,还他妈要三胎三胎三胎三胎。让人生,但不让人自由地生,不能真的为了想要生孩子去生孩子,甚至你真的生了孩子也没有保障。
之前讨论宠物问题说此地宠物福利。仔细看看此地的基本共识是人非人,哪里还有空给你搞什么宠物福利?人是不值钱的,畜生当然也是不值钱的。你说太平洋那边遗弃宠物要坐牢,好消息,这里连遗弃小孩都是不用坐牢的。有人遗弃小孩不用坐牢,当然也有人马路上捡女人不用坐牢。因为都不是人,小孩不是人,女人当然也不是人。
其实男人也不是人,黑煤窑里砸死一个赔个几万块,你甚至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这个人,钱是不是这个钱。老人是人吗,老人也不是人,反正就整天拿着什么手机支付扫码炫耀科技发展有多厉害,明明离开了人本核心的科技可以说是一文不值。残障人士当然不是人,盲道停车算什么,有些地方的盲道直接就是贴纸。LGBTQ+直接不可以出现,不存在的群体当然不是人。
故,此地根本没有人,走来走去的不是人,会哭会笑的不是人,没有人也没有人会被当成人。所以为什么还要生,为什么还要养,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咱也是不明白。
关于我为什么吐槽所谓的“东北文艺复兴”不真实,写东北故事的那批作家不真诚,在豆瓣刚好和一个友邻有讨论。虽然已经避免太直接说了,但不知道会不会等一会儿又碰到豆瓣的红线被删掉,在象上也发一下截图吧。而且平日也很少有机会仔细解释问题何在,友邻的提问是不在东北长大的人往往会有的疑问,能这样讨论开也挺好的。
其实要理解真实的东北困境,在国企倒闭的背景之外,同时把握住城市化率高、对外思想和文化交流更频繁这两个部分,才能更清楚东北人面对下坠和失常的心理到底是怎样的。
愤怒和迷茫绝不只是针对所谓的“先富起来的投机客”,而是欺骗玩弄他们人生的这个政权(是的在象上可以说得更直接了)。回避这部分就不可能理解东北。我能接受一些知情者因此保持沉默,但我不能接受知情者去歪曲这些人(因为即使是很平常的工人中也有很多人非常有独立见解和行动力),把他们说成一种安全的戏剧化的人物,是对他们不公平的。
比如,很多年后我和父母聊天才知道,原来89年我们长春一汽也曾是运动的热点之一,当时一位重要的活动者唐元隽就是我爸的同事,他当时也是工程师。关于他后来的人生,也许一些人即使不记得这个名字也听说过:89年此人被判入狱20年,97年减刑出狱,当时妻子早已离婚改嫁,似乎母亲也去世了,可以说一无所有。但在狱中和出狱被限制行动期间,他一直很热爱锻炼和运动,2002年,唐元隽忽然离开长春,跑去福建,雇渔船出海,在行至台湾海峡的中途跳海,纯粹靠自己的体能游泳逃向台湾,而且成功了。完全就是一个真实版的肖申克…… (不过后来还有台湾怕惹事要移交之类乱七八糟的事,他又跑去了美国)
说这些就是想提醒一下或许对真实东北有兴趣的人,请想一想为什么刘小波会是东北人(也是长春的),或者还有李洪志为什么会搞起来法轮功(我非常讨厌这个老骗子,但是这个事情的发生也是有复杂基础的)。东北不是现在官方媒体里描述的那个东北(尤其是我们长春),在抛弃了东北之后,进一步扭曲东北人的声音和面貌,是对我们的更彻底的打压和背叛。如果没有一种文学能讲述出东北的这部分更沉重更本质的真相,那么“东北文艺复兴”就是一句笑话,一句带血的嘲讽。
(请勿将此条转出长毛象)
最近重读鲁迅,发现尊老爱幼从来就没成为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真正的传统是欺负弱者,社达,比如:楢山节考、郭巨埋儿、吃人杀子,这些都是史书可考的。#今天份的暴论#
何韻詩:
// 各位,回到家了。
此刻稍有點累,但身心都安好。感謝你們每位的愛,不好意思要大家掛心了🙇🏾♂️🙏🏿。
這兩天在獨自等待間,時刻都想起今天是每年最特別的日子,也有靠哼著妳的歌(和明仔的歌🥰)穩定自己的心。唱著唱著,好像有你們陪伴在旁,就不感到孤單了。
然後再想想,其實不正是妳教會我,即使在最困難和惡劣的時候,歌者還是要盡自己最後一口氣把歌曲唱完嗎?
今個星期日的網上音樂會,將按照原訂計劃舉行。
歌,仍是要唱下去的。
到時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75096537308473&set=a.215544756596987
梦里不知身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