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worry 嗯嗯!
@dontworry 正在吃!☺️
@Royyy 🧐🤨居然有这么多
前几天碰到表妹和她的朋友,俩都是小学生。本该无忧无虑,学点基础知识的年纪,被填鸭式教育压得喘不过气。为数不多的乐趣来自饭点刷刷短视频。朋友稍稍有点不同,喜欢看书,抱着本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我蛮高兴能看到有喜欢读书的小孩,尤其是在这什么都要快、要短、要抓人眼球的时代,便向她借来翻阅了一下,挺有意思的。
我爸见状突然问到,记不记得以前我上小学时还有过三生教育,说着掰起手指细数是哪三“生”。
是生命,生存,生活。
是,以前有过这门课程。但在我丝毫不知情的十几年岁月里,这门课程消失了。尽管我并不记得上这门课学了什么,但这独特的命名还是让我记住了确实有这门课程的存在。应该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停开呢,我无法理解。这明明是伴随人一生的课题。对此我爸的评价是,过于西式,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够特色,容易培养出自我意识强烈、过于自主的人。而这样的人对于稳定的社会而言,是一种祸患。
好吧。
传播负能量!
一个月不到以前,豆瓣某爱女豆小组开帖:“xx品牌/xx行为算不算乳化?”底下评论清一色的“这不是社会毒瘤该关心的事。”看到女宝们摆出的这副清高无所谓的姿态,我感到很欣慰。好像在这个不断下沉的世界,至少很大一部分女宝是真的清醒过来了,国家政权于女人无益。
昨天在同一个小组,又有人开帖:“xx品牌请眯眯眼女模特算不算乳化?”底下评论风格一转“额我不太能接受”“怎么不算呢”,偶尔也有几句正常人发言“合着有人生来乳化”。但怎么说呢,整体看着总觉得,这是又一次倒退了吧。为什么不长记性呢,三个月前的群情激愤这么快就消退了吗?原来讲点宏大叙事就能调理好是真的啊。安倍的死是不是来得太及时了?狂欢过后很多事就这么放下再也不必处理了。
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