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gator 98年的笑话:总理一来,大堤的缺口就堵住了!为什么?那是全国最大的草包嘛……看起来现在这个更大😎
袁弓夷:香港人不歡迎你訪港。七一的就職典禮就是一場國際鬧劇,我勸你倒不如留在大陸繼續做你的皇帝夢。我們香港人不做中共的韮菜奴隸。
https://www.youtube.com/embed/ekO1A-E4PK4
@normanzxy “爹都是为你好!”“爹还能骗你吗?”“爹骗你,那能叫骗吗?”“爹,再爱我一次……”🐶 😎
@alic 黄雪琴:我其实并没有踏得多前,只是社会退得太后……👍
@alic 同志,别跑,自由万岁!😂
@normanzxy 有人在乎萝卜,有人在乎泥……😎
@normanzxy 为了家庭安全,聘请警察兼职副家长……(斯塔西说真是个小机灵鬼!🐶 )
@alic “偷着乐”是简中近期的一个梗,外交部发言人的发明,意指生在现在的中国是一大幸事。这真是莫大的反讽。我表达的意思是:利维坦的轮子已经滚动,它不会停下来,而它的行动逻辑几十年前就已经来过一遍,下面的一步步,将更为不堪。
@normanzxy 很多概念是无法细加解构的,相生与伴生相互作用,就像无法去解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原本就不该是问题。蠢和坏,基本上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你先看到哪一面是决定因素,而不是先有蠢还是先有坏的问题。它们不会凭空产生,也不因你见没见到而存在。利维坦是蠢和坏的进化选择,反倒是跳出这一文明陷阱,才是一种文明突变。利维坦必然是全知全能的,不容怀疑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没错,利维坦说,上帝就是在下!你以为TA是利维坦,而TA觉得TA是上帝。🐶
@normanzxy 我们身上每一分与“人的权利”相关的,背后都是无数的血泪与生命…所以生命可贵,因为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踩在无数无声的生命之上。
@eyu 这才是文化衫,发在网上会404,走在街上会凭空消失……😎
@alic 下一步就是《爹亲娘亲不如……亲》,现在偷着乐吧(没事,眼看TA起高楼,眼看TA宴宾客,眼看TA…)😂 🐶
2018年夏天我跟着旅游团去过新疆,路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刀子都要拴铁链早已不是新鲜事。在那一周的旅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细节。
其中一天的行程是到新疆人家家访,我们去的那户人家接待我们的是一对母女,母亲告诉我们他们平时要去学校学习,这房子只是他们平时招待客人用的。她们一家是被村支书筛选后,才被选中招待我们这些客人的。言谈中,她不断说起党的政策好,女儿从小就要学汉语。
女儿看起来还没上小学,不到六岁,她的反应让我过了四年仍记忆犹新。
她说:“我给你们跳支舞好不好?”这显然是被安排好的,小姑娘语气隐隐带着气。
跳完舞,她问:“我跳的好不好?掌声呢?”于是我们鼓掌,小姑娘又跳了一支维吾尔族的舞蹈。
小姑娘虽然跳了舞,但表情一点都不开心,我感觉她对我们说话的语气、表情饱含着怒意。
现在我意识到,招待我们的这户人家平时被送到教育营,估计是因为“表现好”才允许出来招待我们这些旅行团,才能享受贩卖自家葡萄干的“福利”。
第二处细节是游览赛里木湖时,碰到了南疆某村组织的旅行团。这群南疆的妇女在领导带领下举着鲜红的旗帜在景点前拍照。我忘记她们有没有举党旗,但她们的表情就像刑满释放或出来放风一样,好像是能出来旅游是件新奇事。
让我不适的是,他们明明是原住民,为什么出门、完成一次省内旅游还要领导带队?为什么要对此感恩戴德?
旅游时导游曾给我们讲起新疆人受到的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比如住不了内地宾馆、不能自由出行、大多数人手机不能用4G上网,但车厢一片安静,似乎也没有多少人在听。
如今读到关于新疆的新闻,我感到愧疚。在新疆旅游时,我享受了少数民族不能享受的风景和自由。面对当地的暴政,保持沉默或粉饰太平是一种罪恶。
关于文学,最大的误解就是觉得它“矫情”,也就是所谓“无病呻吟”。其实,最反对无病呻吟的,恰恰就是文学本身。区分一种表达,到底是内在涌现出来的,还是胡乱编造出来的,需要的正是文学造诣。
当然,生活太难了,从避免痛苦的角度说,你有权拒绝文学,也就是说,拒绝在自己本已痛苦不堪的感受上再做流连。但是,正如你有权堵上高压锅却无权拒绝它爆炸,这种回避的后果比想象的更严重。那些从高楼上和大桥上一跃而下的少年,不是死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死于没地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结局相似,他们的决绝,也比少年维特的那种纠结更令人心痛。
而且,写作即使会带来痛苦,那也是与生活的折磨完全不同质的痛苦。生活中的痛苦来自被践踏,文学中的痛苦来自升华中的撕扯。如果一定要选一个,至少要选那个在痛苦之后还能有收获的。
最后,还有一个性别视角:自杀,本来就是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严肃精神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伟大的思想家里,认真想过自杀,甚至是真的实施过的大有人在。男的想这些问题,都是人生之根本痛,女的想这个问题,就成了矫情?
半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