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内核是什么?各种观点见仁见智。历数几十年来的各种“运动”,还是可以梳理出一条脉络,那就是:表忠心。自从红太阳升起,权力的差序格局重新归位,表忠心就成为一条重要的隐规则。文攻武卫,死伤无算,但运动不是打打杀杀,运动是表忠心。所以,打人、杀人的是在表忠心,被打、被杀的也认为自己在表忠心;今天你表忠心,明天我表忠心,至于人,人的性命,那都是其次的。不孝有三,不忠为大!以此观照防疫运动,逻辑也是一脉相承。所以,你的命重要吗?只要不影响表忠心,也重要。如果影响了表忠心,那就不重要。所以,要有大格局,要算总账……总之要忠心!光有忠心也不够,还要“表”出来,典型的“一忠各表”了。看看至今爆出的防疫乱象,不正是一幅相对极端的“表忠心”图景吗?而这样的“表忠心”思维,其实已经流传千年了,而今愈演愈烈而已。😎
@normanzxy 是,但这就稍微偏离了原本对嫖客心理动因的讨论(嫖究竟是不是为了控制别人身体?)转为对控制身体的道德评判,也就回到桑德尔提出“金钱不能买什么”的问题。
相比其他交易,我认为性交易控制的不只是身体,更重要的是性自主和尊严。为什么同样是身体,某些部位触碰了就构成性罪行而其他却无伤大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昨天评论区各种类比都不成立,什么按脚、体力劳动,虽然同样让渡了某部分的“身体控制”,但都不涉及性尊严。
从这个角度看,正如露鸟和用自己的性器官触碰他人的手,虽然不涉及“控制他人的身体”,但同样定义为性罪行,因为两者都涉及性自主和尊严。所以我认为大尺度异性按摩,与其他嫖娼行为无异,只是程度的问题,放到“金钱不能买什么”的道德天秤上,应该接受与嫖娼同等的审视
关于如何面对争论,或者具体说,关于如何从反驳中获得启发,再举一个例子:
有人问,如果对人的控制欲,并不是嫖娼的主要需求,那么为什么性产业遍布全球,可是性玩具产业却并没有那么发达?
如果只是想怼人,那么你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事实上,从互联网、数字支付到现在的VR/AI体感设备甚至仿真机器人,在积极使用新科技上,性产业从来都是先锋。
然而这并不重要,因为对方真正想问的是:性怎么可能只是一种服务呢?嫖客花钱怎么可能只是购买一种服务呢?难道这里没有诸如控制感这样的心理因素吗?再进一步说,哪怕未来的仿真机器人做得再好,只要不是真人,难道不总是会有一点失落吗?
对此,你仍然可以回怼说:不一定啊,如果仿真机器人能提供更好的体验,说不定大家都不想跟真人做爱了呢!
但是这仍然是无聊的,你怼死了对方,然后呢?还是没有获得什么。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收敛起“反驳”的欲望,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这还真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比如:1、(现在的反对者都挑不出毛病的)合法的性产业,可以是什么样的?2、科技是否真的能够提供更好的性体验?3、如果科技真的能够提供足够好的性体验,未来我们对性的理解,会不会和现在根本就不一样?
于是,就像动画片里反派经常说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但这是一种好的有趣,而不是互怼的恶趣味。
@moyu 我看不出你的理论和我的有什么非要二选一的矛盾。要我说实话,很多人都是在装糊涂罢了。对权力大部分中国人都是一种利用心态,实质上并没有任何拥护他们的意思,而且风一吹就变成墙头草。比如很多人在为了得到食物称为防疫的志愿者。
人是一种很会偷懒的生物,报复社会的男的最喜欢杀的都是女人和小孩,在仇杀上当然也得按麻烦程度安排优先次序。实际上都是欺软怕硬罢了。当波浪把你往一个方向的时候,是很难逆流向上的。
零星的异类实际上也算不上什么最大威胁,只是提出意见的人会比较刺眼。
【中国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连续10年超过90%?】
2022年09月0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美国哈佛大学有一项持续了10多年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连续10年超过90%。“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9-07/doc-imqmmtha6348636.shtml
在网络上搜索了一番,找到哈佛大学这份发布于2020年7月的报告。
Understanding CCP Resilience: Surveying Chinese Public Opinion Through Time
https://ash.harvard.edu/files/ash/files/final_policy_brief_7.6.2020.pdf
但我注意到外交部发言人没有提到一些小细节。
- 在该报告开头的 ABOUT THE AUTHORS 部分,作者 Edward Cunningham 介绍中提及与中国方面存在利益联系,比方说担任能源、金融等方面公司的顾问。
- 在研究方法部分的注释中提及该调查是由 Harvard Ash Center 设计后交由**中国当地调查机构**实施,并非由外国调查机构执行。
瑞典选举,非公民竟然能投票, 这点我还是非常震惊的, 虽然只能投地区和市政选举一人一票选市长。但即便如此,这也说明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民主制度有极强的信心,才能让“境外势力”也参与决策过程。
投票的机制也很有意思:我本来以为会类似美式选票,要在一张选票上用笔标出你选的党。但是到了之后发现是黄白蓝三种颜色的票分别表示national, municipal, regional选举。每个颜色里,每个政党各有一叠票。投票的人从三种颜色里各选一张想投的党封进三个信封里,交给工作人员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就几乎不会有一不小心涂错导致废票的情况出现。感觉很合理,很有诚意。 (刚到的时候面对一大堆票迷惑了焦虑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搞明白了)
微博上一个还挺喜欢的视频博主,英文脱口秀演员,这位还是个自由派,怎么说呢,为什么讨厌中产阶级,就是这些人的圣母心是脚不沾地的,一句话暴露始于阶级的信息壁垒,民主国家的所谓皇室再怎么骄奢淫逸,总归也没多少实权,你在微博上义正言辞的批评英国皇室是腐朽的特权阶级,怎么没见你批评ccp红色权贵呢,一天生活支出顶十个家庭年收入这种事红色权贵轻松做到,还没人监督,吸着十几亿人血照样没把钱用于民生,反而是用来维稳,你怎么不义愤填膺呢,并且红色权贵掌握政治实权,比英国皇室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特权到哪里去了,那才是真正的天龙人,你随时可以骂英国女王,你骂个维尼熊我看看?况且人家英国公民不比你老中有人权?和上次不学英语的那位一样,这些人在简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么多粉丝,占据信息高位,随时润出海外,西方进步思想挂嘴边,但天天就想着利用信息差薅羊毛割简中韭菜,却从没见他们对ccp这么痛心疾首过
羊村繪本案五位言語治療師總工會成員被判刑十九個月,均不認罪,這是楊逸意今天在法庭上陳情:今次審訊是一種對「正確」歷史觀的審判,但回顧歷史,雅典能夠審判蘇格拉底,但無法審判哲學;羅馬能夠審判伽利略,但無法審判日心說。
歷史沒有所謂的「絕對」,而只有多元的;沒有所謂的「正確」,而只有經得起反覆驗證的。哪怕權傾朝野,亦無法確保一己史觀永恆正確,文化大革命即是一例。三本繪本有否真誠反映香港的社會情緒、貼切記錄民間角度的歷史觀點,還是散播謠言,只有人心才能夠審判。
今次審訊反映了個體自由與政權存續之間的張力。國家與政府,說穿了也只是個體的集合,他們與一般百姓的分別,只在於手握更多的政治權力。如果國家安全只等如執政集團的安全,而不尊重個體自由,即使看似歌舞昇平,亦只是建基於恐懼的假象。無數香港人前仆後繼的,就是為了改變不平等的政治權力分配,但不僅他們遭受棍打槍傷,權力結構還愈發傾斜。
因法律之名,我們五位被告已還押一年多,不知是幸或不幸,在獄中遇到不少這些勇敢的面孔。呼應工會成立時的立場聲明,馬丁路德金曾說︰「A riot is the language of the unheard」。歷史上無數反抗者同樣曾因法律之名被收監、刑求,甚至處死。
在這些時候,達致公義或者只能另覓他途,直至法律和制度平等保障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個體,這是我們理應承擔的道德責任。而這才是出版繪本的意圖——指出故事裏的羊所作的是正當的。與其說繪本是煽惑所謂直接或間接的暴力或仇恨,不如說是要制止暴力——制度的暴力。
https://hkcitycreation.com/2022/09/10/【羊村繪本案】楊逸意陳情信全文:有否真誠反映/
历史的迷底,真的很难猜。比如防疫这件事,你说是加强还是削弱了利维坦呢?两边都有道理。我个人的猜想,是比较倾向于后者的。因为虽然从各方面的管制细节来说,都是在加强;但是在最根本的“财政”这个点上,则是在削弱。至于意识层面,大家到底是被规训得更老实了,还是逐渐丧失耐心,则是一个更难讲的问题。而我仍然倾向于后者,因为“老实”这个东西,表演/自我安慰的成分居多,对铁拳的体感,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被直接砸中的人越多,意识到不对劲的人也就越多,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毕竟中国人还没有和世界产生基因隔离级别的突变,越砸越爱老大哥的奇行种,不大可能是主流。当然我也会警惕,这些猜想也许还是太乐观,但是如果连这点乐观都没有,那就真的要抑郁了。
半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