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长毛象那些奇怪的设计——写给长毛象新用户
没有转评功能:
长毛象没有转评功能常常让新用户感觉很奇怪,但这并不是Mastodon作者懒没有做,而是有意设计的。[1]
长毛象没有转评功能是为了防止关注者多的用户对关注者少的用户的欺凌。
在长毛象,用户A与用户B的以回复形式进行的交谈对话,只有你同时关注了对话双方(用户A与用户B),她们的对话才会出现在你的主页时间轴上。如果你只关注了其中一人,那么她们之间的交谈将不会出现在你的时间轴中。
这样的设计,有效防止了无关人员插入进交谈对话之中,确保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关注者人数较多的用户回复了某人一句不太好的话,然后她那数量庞大的关注者便在自己的时间轴中看到这个对话,然后一拥而上,将对话的另一方骂地狗血淋头。 而转评则会打破这种对话双方的平等,造成关注者较多的用户对另一方用户的示众,进而引发网络欺凌。
所以长毛象不添加转评功能。虽然,这样并不能阻止,你通过截图、发链接等方式对他人的示众。 但操作复杂性的增加,会相应减少这样行为的发生。
搜索功能极弱:
长毛象另一个让新用户感到不适的地方是搜索功能太弱,在搜索栏中什么都搜不出来。这也是Mastodon有意设计的。
在长毛象,即使你所在的实例开启全文搜索功能,你也只能在自己发出的嘟文以及自己互动过的(转发、打星、收藏)嘟文中使用相关关键词查找。
这样的设计同样也是为了防止欺凌与骚扰。
不知你是否在使用新浪微博的过程中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自己没几个人关注的帐号里自言自语评论了一下某明星或大V,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有一些人跑到你的自言自语下面评论甚至辱骂。这些人过来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搜索。搜索一些关键词,然后顺着搜索结果挨个评论轰炸。
长毛象将搜索功能限制为只能在自己发出的嘟文以及自己互动过的嘟文中进行搜索,彻底杜绝了通过搜索某些关键词,不请自来的对用户进行骚扰或欺凌的可能。
纯时间排序时间轴/没有热点(热点功能极弱):
在我看来,纯时间排序时间轴不能被称之为奇怪的设计。但使用过太多智能排序时间轴的产品的用户,可能会对这样的纯时间排序时间轴感到一些奇怪。
推特这些使用智能算法排序时间轴,有一个通用的借口便是:为了用户体验,为了让用户不错过热点信息。
但仔细想一想便会发现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如果真的是大家都讨论的话题,那用户自然会通过她关注的用户在时间线上看到,越热的话题自然越多人看到,单独搞出一个“热度”功能又有什么必要?同样道理,同样的道理,好友转发次数越到,在时间线上看到的机率越大,对于用户来说智能时间轴又有什么必要?
热点与智能时间轴只不过是为了让用户看到某些内容有一个合理的借口,为广告与信息操纵打开方便之门。
而且错过一些信息,信息的自然衰减本来就是信息传播的正常环节。没有热点,纯时间排序的时间轴,为每个用户提供近乎平等的展示机会。
如果你不想错过某些信息,想要特别关注某人,请善用列表(List)功能[2]。
[1] https://blog.joinmastodon.org/2018/07/cage-the-mastodon/
[2] https://bgme.me/@bgme/104589359118881012
时隔两年多,nyt发布视觉调查:李文亮医生的最后时刻。没想到李医生不仅在死后还被强行抢救了几个小时,生前病重时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视频地址:https://www.nytimes.com/video/world/asia/100000008523311/li-wenliang-chinese-video-investigation.html
原推:https://twitter.com/tracy_wen_liu/status/1577873845897334784?s=46&t=mnz6Bq8fzww3Teluin-tOA
那一年那些青春闪烁如电的年轻人啊,端今天刊出来的六四纪念报道里,六四亲历者叶清回忆那时上街是一种势头,“不表达、不吭声是做不到的”。那之后的30多年,年轻人未老而先衰,混成心态油滑而势力的巨婴
图源来自两年前刘锐绍的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604-notes-hong-kong-june-fourth-2020/
听 不明白播客 的最新一期,太喜欢又觉得有点太难过了!
我2010年读的本科,新闻专业。因为当时的院长非常关注微博,还参与了一些微博大事件,他给我们讲过好多次微博(短暂)的发展史,梳理过微博上的大事件,鼓励我们刷微博。
大家还记得 “动车事件”,“官员微博开房”,“小悦悦”,“药家鑫”,“微笑局长,表哥”,“江西宜黄强拆事件”等等等等事件吗?
2012年2月6号,正值寒假,我在老家捧着手机,和全中国人一起关注了王立军事件,觉得一切都太玄幻了。
院长还会邀请全国知名的调查记者来学院做讲座,给我们分享他们做调查的故事。
当时真的觉得一切好像都是有希望的,我感觉我是有参与到这个社会的事务发展中的,我的关注是有意义的。
只能说我很幸运地摸到了一点点尾巴吧。
瑞典媒体无一不在提Svante Pääbo的成长过往,千篇一律的励志文,“单亲难民家庭(母亲是爱沙尼亚难民)、长在环境有问题的郊区、一个神秘父亲(实则婚外生子只每个周六履行下父亲的角色),但他还是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Precis som sin far,就像他父亲一样。”
Precis som sin far,最后这句真搞笑了。他母亲的学识与教育就不算数了?他母亲对他的影响远远大于他父亲吧,Svante讲过他对古人类研究的兴趣最早来自于他母亲带他去旅行参观金字塔。
Svante出生的年代,正是瑞典开始建立后来根植整个系统多年的福利社会体制。瑞典一直都是儿童收养大国,按人均收养计算的话。早期在瑞典社会未婚生子被认为是不良行为,这些母亲也无法在经济上取得独立抚养小孩,生下的孩子由福利机构寻找家庭收养,那时瑞典家庭收养的孩子主要来自瑞典国内。
五六十年代瑞典福利社会的建立,一方面是国家需要女性作为劳动力的来源,既然需要,那就必须要提供相应的托儿设施与性别平等的福利待遇,这样单身母亲也有机会进入劳动市场而获得经济独立。另一方面,瑞典长期的平权运动为女性谋得一步步保障女性的权益,五六十年代开始,单身母亲一样会获得双亲家庭也有的免费托儿、免费幼儿医疗、每月的育儿津贴、完整的育儿假(单亲也会获得和双亲家庭一样天数的育儿假而非减半),外加每月至少150欧元的父亲抚养费(如果父亲拒付政府部门来支付),此外单身妈妈的经济条件普遍比较低,低收入阶层的住房补贴、失业补贴也向单身母亲倾斜。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单身母亲可以自己抚养孩子而不必再像从前那样把孩子交给收养机构。而随着单亲妈妈家庭越来越普遍,社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小孩不再被视为某种不良行为的耻辱,而是与其他人一样的社会公 民,小孩也不会因为没有父亲而受到同侪的歧视与霸凌。
如果非要从他的荣誉分一杯羹的话,这杯羹还是给他的母亲以及为他母亲养育他提供了外在支持的系统吧。而即便到今日,单身母亲依然是瑞典单亲家庭里最普遍的存在,也是整个社会最需要得到各方面支持的群体。
有人还是觉得jingyao应该死磕刘强东。但我不认为是jingyao妥协了:是刘强东请了世界顶尖的律师团,买通媒体和舆论,还害怕开庭败诉,所以用大笔的金额求和。
一些人觉得刘强东败诉才是最好的结果。但对于jingyao来说,可能这是最好的结果。她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刘强东心虚理亏,也拿到了赔偿以及可能存在的私下道歉。
打官司就像动手术,再小的手术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从实践层面看,jingyao握有证据也有可能败诉。而理亏的一方求和却是百分之百稳稳获得赔偿。我估计刘强东的赔偿不是小数目。
我理解这样“胜利”打了折扣,因为刘强东可以用钱摆平定罪。但换句话说,即使jingyao输了官司,也不能说明强奸没有发生。司法认定的事实和事实不能等同!
jingyao已经非常有勇气站出来,打击有权势大资本家的气焰了。她是第一个站出来对抗资本大佬的英雄!我们应该感谢她,而不是理想主义过多要求jingyao在法律程序上死磕。
在香港,性骚扰全部采用庭外和解的方式,以缩短对峙时间,保护双方的隐私。打官司耗费心力,金钱和时间,甚至许多受害者在法庭上被男法官和律师询问性生活,承受羞辱。
我们可以做的是普及性暴力的知识,为了jingyao,也为了我们自己,传递女权和平权的接力棒,改变社会的强奸文化,呼吁降低性暴力投诉的成本。
#刘强东明州事件双方以和解终结#事情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告结,看到被定性为“误会”我本人确实不太舒服,但作为旁观者没什么资格谈失望,在不了解更多信息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我想说的是,jingyao走到今天,坐实了刘强东婚内出轨这件事。更为关键的是,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双方无论是在社会影响力还是财富上,很难说处在过平对等的地位,而这意味着这本身就是一次艰难的尝试,其中的艰难困苦被清晰地摊开在公众面前。可以说,几年的诉讼和坚持本身已经是女性赋权的努力了。现在最多的猜疑无非是“钱到位了”“钞能力”“当时没谈拢”,可是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钱给够了就是你情我愿”被如此轻易地接受了?为什么男性“购买”所谓的“性服务”(不是说这件事本身,而是说舆论认为刘强东购买了性服务)被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为什么处在性剥削当中的女性被认为没有资格发声?我们应该一直追问下去。
犹记得十年前出台所谓八项规定,声称领导人出行不会再频繁清场,更不会动辄封路,装模作样几天迎来民间一片叫好声。正式上台之后很快就不用装了,比以前封路还狠,清场也更彻底。前几年北京城区又是整治开墙打洞又是清理天际线,长安街周边查身份证和安检手段不停升级,甚至推出雄安「千年大计」,摆明了是嫌弃北京有太多「低端人口」配不上一国之都的高贵地位。谁知道迁都雄安计划很快就宣告破产,当权者只能呆在北京,于是变本加厉,势必保证皇城的清净。参观天安门广场在去年年底改为实名预约制就是标志。
新闻只会说昨日有二十余万爱国群众去天安门看升旗,不会说出当天普通人连在长安街上正常骑车或者步行的资格都没有的真相。国庆前夜去看升旗的大部分人不仅要走许多冤枉路,而且很可能最终在黎明前被拦截在天安门以东的长安街上,连广场都进不去,连旗杆都看不见;这其实是一个极佳的隐喻。
半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