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像粮食“高产卫星”那么离奇的谎言没人揭穿?
为什么数千万的饥民濒临死亡得不到救助?
为什么造成饿死人的路线、政策一直持续三年?
为什么农村基层干部能如此残忍地摧残农民?
为什么饿死的大多是生产粮食的农民?
为什么饿死几千万人绝世惨案能够密而不宜、一直隐瞒半个世纪?
制度。
▶️ 中国传统的王权主义加上斯大林的专制主义为特征的极权制度。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马克思加秦始皇”的制度。
▶️ 1950 年4 月,中宣部起草的“五一”节的口号中,最后两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泽东在审定时,亲笔加上了“毛主席万岁!”这一条。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统帅全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党中央主席兼任。军委主席对重大问题有最后决定权。“党指挥枪”。
▶️ 中国共产党成千上万个党支部,深入到每一个工厂、车间、田头、地角和所有的机关、学校、居民委员会。
在每一个基层单位和各级政权机构,党组织都凌驾于行政领导之上,而各级党书记又凌驾于组织之上。
▶️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抓紧“两杆子”:枪杆子,笔杆子。
“笔杆子”就是一切舆论工具,抓紧“笔杆子”就是掌握动员资源,就是控制思想。
▶️ 同构同体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便于高度集中管理,它既排斥民主,也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成员的个人自由也就完全消失了。
在城市,是市――区――街道办事
处――居委会――居民组――居民。
在农村,是省――地――县――公社――大队――小队――社员。
▶️ 著名女作家章诒和在四川被打成反革命时,她父亲章伯钧对她说:“你一定要活下去,那怕落草为寇也要活下去!”
章诒和悲哀地说:“哪有草啊!”
▶️ 专制制度首先压制的是地方豪强、社会能人。
不允许官员以外的豪强存在,不允许政府以外的富人存在。
▶️ 极权制度的超稳定性是因为政权以外的民间力量难以推翻它。
▶️ 没有纠错机制的制度是最危险的制度,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
▪️重读杨继绳《墓碑》第二十六章【大饥荒的制度背景】笔记
虽然我知道香港这两年被中央蹂躏得不像样,但是和洼地比还是好太多了。
香港入境不需要强制隔离,网站不丑,各类信息也清楚,透明,可以预约检测时间。都是明牌,每一步干什么,什么标准,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规矩里面。下飞机做一个检测,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自行离开了。
入境大陆隔离,真的完全是开盲盒。从下飞机到入住隔离酒店,要至少五六个小时,这其中一大半时间都耗费在等待中。隔离酒店的标准也参差不齐,并且不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由旅客自行选择,对于自己的命运完全地无法掌控。
真的,就是等待五六个小时这件事,就是秦制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个巨大隐喻。一切都是低效的,保守的。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被浪费在了边际产出非常小的政策上,就是为了保证不出现任何纰漏,从而不动摇统治。
大学的时候看过明恩傅的《中国人的气质》,里面提到了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漠视,当时我还有些不以为然,我以为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下,中国人已经改正了这一点。但是现在想想,其实完全没有,在一个普通民众不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如何分配的社会,对于时间珍视还是漠视是无法由普通人自行决定的。国家需要做大做强,那大伙都要996,时间很宝贵,恨不得不吃不睡。国家需要防疫,那大伙就都要在一轮又一轮地运动中,做核酸,等绿码,被转运,被隔离,离开工作岗位,时间在国家机器面前又显得过剩而廉价。
深圳大学一位工友跳楼了。
据说阿姨一天打三份工,保洁、食堂。因为“疫情”防控被迫留校,却没有被安排合理住宿,洗澡洗衣在公共厕所解决,被褥枕头只能放在工具间,晚上学生走后在教室打地铺。
还有很多条深圳大学的学生爆料,谈及工友群体生存条件之艰险。即使素来都以最坏的标准揣度这里,也还是觉得有些消息太骇人听闻:要垃圾分类到凌晨两三点,被克扣工资甚至无奈付钱上班……
有一张照片,似乎就是关于跳楼的那位校工阿姨。位置应该是楼与楼之间的廊桥。地上留着一个赭红色的皮包,包的底座轻轻稳稳平放在地上。黑色的手机,也是平置在地上,与皮包斜成一个顺手的角度,显然两件物什是它们的主人曾蹲下轻轻放好的。
然后是一双黑色平底皮鞋,看款式大小,大约属于一位中年女性。左右两只,中间空出一点空隙,是拖鞋后很自然的摆放状态。鞋子的主人,脱下它们后,大概就没有回头再整理了。鞋跟对着包和手机,鞋尖朝向“外面”。
可以据此猜测她最后做了些什么:拉开走道的门,在走道中间,放下最后两件还算值钱的私人物什。然后走过它们,直面栏杆和虚空。
我实在忘不了这张照片,打字又删掉,但受不了自己一点东西也不记下,还是试图用粗糙的语言描述自己之所见。它不惨烈,要素简单,没有血迹没有尸体。只有一种平铺直叙的悲伤。
最后希望我的描述只是肤浅的自我感动,这张图的故事会和我猜测的完全不一样。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用一连串生动的细节展现一场大型癔症的全貌。而且你会发现,俄国的事情几乎在一切地方都与我们相似,除了一点:那就是作者提到,很多人向他表明,支持普京的理由是“(在俄罗斯)没有人妨碍他赚钱”,而这在当今的中国显然不是事实。另外还有一处作者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的讽刺(或者说细思极恐的地方),是截图里的最后一句。可能受访者并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中国人一眼就能看到恐惧,这也是“别人的地板是我们的天花板”的又一例证。
這句話倒是說得不錯。
查了一下原文是
Think about our support for political freedom. Some people say that’s forcing our values on the world. But when we promote democracy, we are promoting a system of government that allows the people of other nations to choose their own destin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values and aspirations. Ask the people of Poland and South Africa and the Philippines and they’ll tell you: Dictatorship was imposed on them. Democracy was their choice.
查了一下原文是
The papers show that Mao's comments about Chinese women were a recurring theme.
He lamented the dismal state of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ut remarked that China had an excess of women.
He suggested sending tens of thousands to the US, but later in the conversation increased his offer to 10 million.
The remark provoked laughter and was clearly meant as a joke, but Mao went on to complain that Chinese women were giving birth to too many children.
If they were sent to the US he said, they would flood the country with disaster.
When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Soviet invasion of China, Mao complained that too many Chinese women didn't know how to fight.
A Chinese official warned that his comments would incur public anger if they were released.
Mao later apologised to a female interpreter and he and Mr Kissinger agreed to remove his comments about women from the records.
當我去查證伊朗議會投票決定處決抗議者這則新聞的推特來源時,卻又看到伊朗女性摘下頭巾抗爭的消息。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懼之。
https://twitter.com/alinejadmasih/status/1590462469151272960
@wildacid 当年看完电视剧意犹未尽读了小说,真高看作者一眼,写大跃进写文革写得很敢。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最后李云龙自杀那一段。
我也是看红色电视剧被启蒙的。世纪初还有一个热播剧《长征》,演得可是热血沸腾。我看完兴致很高,去读了本写长征的书。前半段伟大故事,写到后半段讲长征中的大人物在建国后的遭遇,把非人的手段写得特别详细,一下子什么热血都下头了。
所有这些故事,写完热血沸腾的部分,再往下写,就要露馅儿了。
唉,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亮剑》原著 ,我小时候可喜欢看了,而且这本书也算是我的反贼启蒙。现在很多人喜欢玩李云龙表情包,搞李云龙赵刚cp,大概很少人知道书里的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都是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自杀的。这两天袁隆平去世,三年自然灾害又被重提,我就想起《亮剑》第31章的这一段,给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造成巨大震撼:
前情是李云龙对田雨(他老婆)因为粮食问题吵架了
“李云龙正襟危坐,面色显得很疲惫,很沉重,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刚才说了错话,我收回,现在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在一个屋子里过日子,马勺碰锅沿,难免磕磕碰碰,一时的气话不能当真,如果你的气还没消,一会儿你可以骂我一顿,我不会回嘴,现在我要和你谈的是另外一件事。最近我常常回忆过去,以前的很多事情都想起来了,大事小事,陈芝麻烂谷子,想呀想,一想过去不要紧,这心里就受不了,揪得慌,连觉都睡不着。我想起淮海战役,当时的仗是怎么打的,行军路线是怎么走,每场战斗是怎么指挥的,哪仗打在前哪仗在后,嗨,都记不清啦,只记得当时仗打得凶,可伙食特别好,嗬,大米白面、猪肉炖粉条子,随便吃,想着想着就流口水呀。再想想又觉得不对,好像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东西还没想起来,晤,当时吃得咋这么好?华野和中野加起来有60万大军,一天要吃掉多少猪肉炖粉条子?这就是说当时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很好,淮海平原上黄泛区很多,黄泥汤子没膝盖,别说种庄稼,走路都成问题,黄泛区的老百姓可苦了,哪儿供得起这么多军队呀,那么这么多大米白面、猪肉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河南、山东、河北这些老解放区运来的,是一百多万支前民工用独轮车推来的,这下我想起来啦,我当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百万支前民工,当时我站在陇海线的路基上四处一看,好家伙,铁路两侧的大路小路上、田野上,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头的支前队伍,卷起的漫天尘土硬是把日头都遮住了,成千上万辆吱嘎吱嘎的独轮车发出的声音就像海啸似的,那场面一辈子也忘不了呀,推车的好像是以家庭为单位,有丈夫推车,媳妇在前边拉的,有老汉掌车把,大闺女在一边推的,饿了啃口硬馍,渴了喝口路边沟里的水,一抹嘴又接着往前走,一袋袋的粮食,一捆捆的军鞋,一箱箱的弹药就这样用小车推到前线的。我看着那场面,心里发堵啊。
敌机飞过来投弹扫射,民工们只能就地卧倒,光秃秃的大平原,一点儿遮挡都没有,你往哪儿躲?打着谁算谁,敌机走了,人流又接着向前走,我亲眼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被子弹打掉半个脑袋,一个老汉抱着孩子哭呀,嚎呀,还从头上摘下脏得看不出颜色的手巾拼命给孩子擦血,手巾都染红了,周围的乡亲说,这老汉就这么棵独苗,是三代单传。我一听鼻子就发酸了,当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我一边叫战士们掩埋尸体,一边扶着老汉说:老人家,老百姓对我们队伍的恩情,我们这辈子是还不清的,我们无以为报呀,我们能做的就是狠狠地打,打垮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一个新中国。让咱老百姓都能吃得饱穿得暖,都能过上好日子。老汉擦擦眼泪说:首长,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俺老百姓为咱队伍,咱队伍又为了谁?这是咱自己的队伍呀,咱不管谁管?首长,你让弟兄们给俺娃堆个坟头,俺送完军粮回来,再把俺娃带回家。首长啊,俺不多呆啦,前边急等粮食用,俺得赶紧迫上队伍呀。老汉说完抄起车把要走,听完老汉的话,我就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当时我们师三团正排着行军纵队从旁边大路上过,我传令部队停止前进,我拉着老汉的手向战士们喊,同志们,这位老人家的独生子刚刚牺牲了,他是从咱老区来,走了上千里地呀,独生子牺牲了,老人家还坚持要把军粮送到前线。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呀,咱们的队伍欠人民的情是还不完的:同志们,不管将来你们走到哪里,不管将来你们当了多大的官,你们要记住今天,记住这位老人家,要记住向人民报恩呀!同志们,咱们的队伍是铁打的队伍,咱们的战士是铁打的汉子,天不怕,地不怕,上不敬天地,下不敬鬼神,咱们的膝盖没打过软,可咱们上敬人民下敬父母,要跪就给人民跪,给父母跪。现在听我口令,全团下跪,请老人家受我们三团全体指战员一拜。说完就先跪下了,三团当时是加强团有五千多人,五千人哪,五尺高的汉子站着黑鸦鸦的像森林一样。口令一下,五千多条汉子推金山倒玉柱哗啦啦跪倒一片,那场面呀,一辈子也忘不了……李云龙说得动情,他感到浑身燥热,多日的郁闷淤结在胸中,想一吐为快,他狠狠地扯开军便服的领子,努力使自己的情绪镇定下来。嗨,最近我失眠了,想呀想,想得头疼,我李云龙没文化,这个主义那个理论我都不懂,也没兴趣搞明白,但我只认一条理,就是不管什么主义,你都得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不然就狗屁不值,你说破大天我也不信。当年红军的根据地有哪些?井冈山、瑞金、鄂豫皖、川陕。为什么要在这些地区建根据地?干吗不在上海、北平?就因为这些几省交界的地区穷,敌人的统治相对薄弱,人要穷就容易革命,就容易造反,你要人家革命和造反总要有个理由,总要让人有个盼头,不然人家凭什么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干?其实当时党对不识字的农民从来不讲什么主义和高深的理论,建立中央苏区时发动农民的口号很简单,叫‘打倒土豪劣绅,吃红番薯‘。你看,多简单,能吃上红番薯就行了。解放战争时,动员农民参军理由也很简单,土改刚分完土地,国民党要把你的土地抢走,怎么办?参军,保卫胜利果实。说一千道一万,老百姓的盼头就是能耕种自己的土地,过上好日子,要求不高嘛。问题是人民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帮我们取得了政权,我们当初的承诺兑现了没有?人民是否过上了好日子呢?这就是我烦躁、睡不着觉的原因。
我心里有愧呀,愧得脸发烧,娘的,胡折腾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呀,大跃进、炼钢铁,十五年超过英国,一亩地打个几十万斤粮食,粮食多得发愁啊,愁得没地方打发,狗屁,见鬼去吧。有能耐折腾就要有能耐负责,自己的屁股自己擦。丁伟说得没错,早知这样,老子当年就不该当红军。打了这么多年仗,老百姓付出这么多,好容易解放了,还不该好好报答老百姓?这几天我到下面各团走了走,干部一个不见,只见战士,和战士们聊天,这一聊不要紧,听得我头皮发麻,浑身哆嗦,哪朝哪代也没有饿死过这么多人。哪里死人最多?老区呀,当年养过我们帮过我们的老区呀。解放十一年了,老区人民不但没过上好日子,反而大批的被饿死呀……。李云龙哽咽了,大滴的眼泪滚落下来,他狠狠地擦去泪水,但泪水不停地流下来。田雨受到极大震撼,李云龙的眼泪金贵,轻易不流,一旦流出往往使人肝肠寸断。”
昨天快下班的时候婴儿插管要叫一个药剂师过去,晚班同事一个正好去吃饭了还有一个当时不在,我就去了,心想这插管还能花多少时间,最多半小时吧,结果插了五次才成功……中间有一段还血氧心率都在掉,差点code,最后待了一个半小时等到转运的flight crew到了才走,我开车回家的时候看到直升机也正好飞走了……昨天的儿医是个墨西哥裔女医生,特别专业冷静,虽然中间有点惊险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在中心药房的同事配合也很给力,所以就还好。
今年这RSV/flu/covid这triple demic真的夸张,但是也正常,covid之前小孩子也都会得这些病,但都是今天得一个明天得一个,慢慢群体免疫,不会像今年这么集中。之前还有很多人说,戴口罩的好处是连感冒和流感都不得了,对于成人可能确实是好处,但对于正在建立起免疫系统的孩子可能并不是。很难想象如果国内哪天开放了,那些生长于疫情封控期的孩子会遭受多少类似的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常见病原体无法建立起正常完善的免疫反应的次生灾害。
大概思路是,1.选择目标国家,比如气候,民主制完善程度,性别平等情况,当地消费水平(一开始没有收入所以要搞清楚自己的钱能支持多久),以及社会福利情况。
2.选好目标国家,然后开这个国家的政府网站,找到移民或者工作签证的页面,查看对方的移民政策,在工作签证的页面找对方稀缺什么专业的人才,有什么要求。
3.从而决定读什么专业留学,可以考虑college 或许本科也行。
4.然后查想要读这个专业要不要学费,如果要学费有没有奖学金可能申请,这里可以直接邮件问目标学校来咨询。
5.进行语言和申请材料的准备,提交材料,可以多申几个,但是材料要依据目标学校个性化修改。
6.拿到offer,拿不到回归第5步,实在不行回到第3步,再不行从头再来。
7.出国读书,成绩中等差不多就行了,在校可以打工积累生活经验。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找不到工作可以也不要脱离当地社会,继续打工适应社会。专业选对了不太可能没工作。重要在于适应当地社会,有了适应哪怕再改行也有可能找到工作。
8. 条件够了后拿永居最后入籍。
▶️ 毛泽东深知,底层干部和农民与上层统治者的矛盾是很深的。
他的常用手法是,越过中上层干部,直接向底层发布他的意见,有时直接发动底层
▶️ 下放城镇人口任务也是“超额完成”。
吉林省的下放指标是81.2 万人,实际下放98.0 万。河南省任务是109.9 万人,实际下放120.6 万人。福建省的任务是87.3 万人,实际下放94.5万人。
▶️ 几个重大错误一直坚持到底。
主要两方面:一是在粮食问题上对农民见死不救,继续高征购,继续出口,从而加剧了饥荒;二是在建设速度和经济指标上,继续坚持大跃进,迟迟得不到调整。
▶️ 当信阳100 多万人死于饥饿时,在信阳所在的河南省至少有25.07 亿斤粮食存在库里,在信阳附近的湖北省,至少有13.22 亿斤粮食存在库里。
如果开仓放粮,仅动用这两个省的库存,800 万信阳人,每人可以得到50 多斤粮食,根本不会饿死人!
国家千方百计的增加粮食库存,准备用于何处?为什么见死不救?真是令人不解。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在农民大批饿死的时候,却大量出口粮食。
▪️重读杨继绳《墓碑》第二十章【执政者对危机的反应】笔记
半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