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这一期封面震得我忘记了梅西,必须对这个设计师执行锄奸

中文为什么完蛋,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没话找话硬要拗出点花样,就只能几个字眼来回倒腾装成有新意的样子。比如现在经济完全没啥亮点和希望,消费投资出口国际关系科技封锁产业升级人口结构……方方面面未来展望都是一片悲观。但是又硬要唱多,怎么唱呢?就只能拆字玩。把“形势一片大好”,拆成“形显恢复之态,势有向好支撑”。这TM叫人话吗?体制内这碗饭也真是不好吃,文人都被挤兑疯了。

我始终觉得,墙内反诈宣传最虚伪的一点在于,诈骗泛滥是由于信息泄露严重,而信息泄露严重是因为政府泛滥成灾的强制实名制,你共政府从来都是诈骗犯最好的帮手。如果哪天爆出来缅北诈骗的幕后黑手其实是哪个红二红三代我是一点也不会奇怪的。

之前在看1984的时候里面有说到。主角想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但是发现根本写不下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语言被篡改了,另一个原因是表达是需要练习的,你想要把你所思所想讲出来,需要日复一日不间断地练习,还要对一切事物的敏锐度。如果你没有经常做这样的事情,你想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也成为了一件通天难事。

再说一下武汉医保这事,为什么和之前的事情都不太一样。以前所谓的“战略定力”,从决策者的角度看是这样一个逻辑:赢了是我雄才大略,输了反正一仰脖子就过去了,黑不提白不提装作一切没发生就好。问题是以前家底厚,大多数老百姓对这些折腾没有体感。而在医保这种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的事情上,脖子仰再高也是过不去的,“定力”也就无从谈起了。就好比汉武帝刚接手文景之治的成果那会儿,真叫一个天纵英才虽越必诛,可是搞到中产之家团灭全国户口减半的程度,也是不得不下罪己诏的。至于有没有汉武帝那种“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运气,那就难说了。

另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美国人以前对中国的善意,基于“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会催生政治改革的诉求”的这个信念,也不一定是错的。只是美国人错算了一步,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居然会伴随如此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以至于这样一个中产阶级的规模远没有想象中来得大。有一个统计说,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更不用说其中有多少是体制内)。了解政治斗争史的人一定会对5%这个数字特别敏感,因为“团结大多数揪出一小撮”(不断这么搞下去就能波及所有人,但是每次都得声称“团结大多数”,这是邪恶且有效的斗争智慧)的这个“一小撮”,基本上都是以5%为上限的——过了这个线,镇压起来就不太容易了。所以,并不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有什么特别奴性和软弱的地方,而是因为规模确实还不够,很难形成势力。

李医生逝世三周年
恍如隔世未曾忘记
愿他安息愿哨声依旧响亮

有两条政治常识是中共千方百计要遮掩的:
1. 不关心,不谈论政治。政治和普通人无关。
2. 普通人就算关心谈论政治,也无法做出改变。
这两条都是中共长期洗脑要中国人接受的。

政治就是公众治理。公众关乎你我。能不能出家门,生几个孩子,都是政治。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关心你。
在恶政面前,谁回避政治,谁就主动放弃了公民的责任。权责对等,责任和权利是相应的。不愿意负公民责任,就不享有公民的权利。

说到公民政治意识改变,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许多人一提到效用,就泄气。
首先,这些人忽略了价值。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是对的。这件事是对的,所以我们要坚持。
其次,事实不是民众无法改变政治。中共最重视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如果说没用,必然中共不会花大力气,大价钱去营造“水不能载舟,不能覆舟”的假象。

关于过去三年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篇文章真是讲得太透彻了,摘抄如下:

过去三年以残酷的社会隔离进行新冠清零的政策,也是封闭政治下的历史重复。几乎重复了1959到61年期间的三年饥荒,而它的政治根源,也与1958年大跃进的背景如出一辙。

为什么要搞动态清零,其核心关系到所谓“制度竞争”。北京的所有政治考量和集权努力,一方面在于防范苏联崩溃的命运重演,另一方面则在于与民主世界进行制度竞争,通过宣传和输出威权主义的中国治理模式,在全球范围抗衡和消弱民主制度的影响,从而真正巩固中国国内的政权。这是中国从2013年以来不懈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初衷,也是过去十年来中国政治宣传战狼化,以极端的民族主义论调诋毁民主、宣传“四个自信”的根本考量,尤其是在三年疫情的制度竞争当中总结出所谓“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为坚持清零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防控疫情本身,成为与美欧进行制度竞争的战场。中国试图展示一种不依赖西方的先进疫苗和开放社会的弹性治理,而能通过土法炼钢式的低劣疫苗和中药、以及依赖暴力和宣传的官僚行政体系,进行严格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产业与物流管制,即长期坚持全国范围未经宣布的紧急状态模式,控制病毒的传播并且维持生产和经济,实现一种中央意志指挥下的疫情控制和管制经济模式。

北京领导人所青睐的所谓新型举国体制,被用于展示针对病毒的制度竞争。几乎所有的行政资源都被投入集中营式的隔离方舱建设,而非用于医院设备的改善、医疗体制的改革、有效疫苗的引进和重点人群的关护。其结果,当然错失三年时间,在拒绝与病毒共存也是拒绝与国际社会合作交流的同时,坐视医疗危机和政治危机的爆发,如同三年饥荒的重演。

有关制度竞争的宣传战,不仅主导了中国民众的新冠认知,甚至主导了实际的防疫措施,也因由国际竞争主导国内政治从而造成了致命的失败,如同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围绕两种制度之间的竞赛,包括意识形态和军备领域的双重竞赛,最终耗竭了内部的一切潜力。对中国来说,这种制度竞争的后果已经浮现:不仅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的失败,也是治理模式、也就是中国模式的失败。

dw.com/zh/%E5%AE%A2%E5%BA%A7%E

看王小波的书很畅快的点不仅在于全是真话,更可贵的是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可怕的运动和折磨后,他字里行间透露出仍能看出来像个孩子一样对曾经发生的事情的疑惑和好奇,而更多记录者的作品读来是痛苦和麻木。很多时候读同类作品心情是沉重和痛苦,因为历史和现实的重合,但读王小波的没有,他的作品会有很多读来让你破涕而笑的思考,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对这些事情深入思索,能在这种沉重中用有趣的口吻表达给读者,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巨婴国》这种与政治无关的书也会被禁了。因为“全能自恋”这四个字,听起来真的太像是暗讽了。而且还好这本书是几年前火起来的,如果是现在出版,说不定人都得抓起来。

这几年通报非常无耻恶心的一个表现是所有的政策都是“不断优化”、“进一步优化”、“继续优化”……

意思是:原来的没有错,没有不好,而现在的更优。

哪怕是朝令夕改,完全相反的规定,也是在“优化”。

比如上海规定外地返沪要五天五检,不能去餐厅等等场合,大概也就十几天的事,当时就叫“优化”。昨天突然取消了,这也叫“优化”

每个政策都在瞎折腾,每件事都做了错误的选择,每天都在欺压人民、牺牲人民。

但是没有纠错,没有改变,没有道歉。

以无法想象的厚脸皮坚持粉饰自己永远正确,永远胜利。

我对着他们有一个困难就是骂不出来,因为任何辱骂的话语在他们面前都显得轻飘飘的,轻飘飘的。骂不出他们无耻程度的百万分之一。

(所以觉得油管上那些长期做讲土共坏话节目的主持人很厉害)

闹剧般的三年抗疫,终于走到了终点,而真正的疫情还没有开始。
上万亿的资金流向了核酸、方舱,却没有一分钱花在医疗器械、ICU、进口疫苗上。
如果算政治账,那么三月开始的上海疫情,本该是一个很好的台阶,可你不下。拖到病毒活性最高的冬天,拖到亿万人口迁徙的春运,拖到百姓吃不起饭,拖到财政彻底亏空。最后,你微笑着说:我们努力过了,我们清零过数次,我们不是躺平。

承认错误是绝对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走都是伟大胜利。未成年学生教材上的傻逼文字只是共党的过家家游戏,但我们自己不能忘记。11.30还是后遗症一堆,12.1就是没后遗症,11月6号是广州面临抗疫三年来最严峻疫情,12月5日抗疫最困难时刻已经走过,你跟我说法治我都觉得好笑。

整天骂别的国家躺平,你国这不躺得比谁都平,mRNA没有,ICU病床也没加,老年人接种也没有。三年唯一的办法就是: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新冠来了,封一下。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