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除了学习我做啥都挺快乐而且上手快(也许需要加上我感兴趣或者有一定需求)

一开始学习就会后脑勺疼,想到学习就会耳鸣加剧,然后我还不得不学 :Pkmon06:

卧槽太吓人了,刚才跟我妈打电话说完胡锦涛被架走,我说可能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说他有帕金森嘛……
我妈不信,说他们肯定都会这么说的!真要身体不好一开始就不应出席了!李强还进中央了blah blah
然后我说主要是担心出国的事情,怕政策再收紧我来不及了,中国人能够自由出国也就是这二十年……

就讲到这里,电话啪一下被挂断了。

我愣住,这不是微信语音电话,就是普通的号码对号码的电话。我第一反应还以为我讲了什么让妈妈不开心的话?给妈妈打回去,我妈根本没有意识到电话被挂断了,直到我打过去才知道,我俩都愣了。
然后我马上说不聊了等我回来再说。

挂了电话立刻把手机里电报聊天记录先清掉了。卧槽。

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她说现在医院都不让进不给看病了,我说那生病咋办,她说都偷着看,给医生打电话,医生会告诉你一个地方,然后你过去,医生就过去给你看。

我亲戚前阵子回去,挺顺利的,也没隔离,我说为啥,她说尽量不扫码,县里有人打电话问回来了吗,亲戚说:没有,回不去。

亲戚家小孩生病去了医院,医生一听外地口音吓一跳,问扫码了吗?亲戚说没有,医生拍胸口,没扫就好,没扫就好。后来药也不敢开,什么检查都不敢做,给写了张纸,让我妈去外面药铺买药。

就,你品品。

简单便宜的自制咖啡方法+豆子推荐 长文预警
@board #长毛象安利大会 #长毛象安利交换大会

本文包含所需材料+教程+成本计算+安利豆子+其他tips
1)法压真的很简单!需要的器具很少用时很短,也不太需要技术,国内的学生寝室里也能做。
需要的:
1⃣️法压壶:tb 30左右就能买到能用的,在美国我自己用过ikea的完全够用,10刀左右。
2⃣️磨豆器:因为法压不能太细,所以非专业没必要买很贵的。我在国内就买了个打粉机三十多(理论上拿来打五谷杂粮的,买最低功率款就OK),Hamilton beach store有一款类似的可以打咖啡豆/spice,刚去看了一眼amazon现在15刀。
3⃣️一个装咖啡的杯子。

2)流程:(这个是超级简易能用版,法压壶还有很多高级用法可以去xhs油管之类的搜)
1⃣️准备开水
2⃣️打粉,需要的程度大概是“没有大块的就行”,不要太细(提醒,这一步会略吵,如果合租住寝室等等可能需要和同住人商量好早起时间or换个地方打)
3⃣️粉倒进法压壶,加开水加到壶的80%-90%左右,把法压壶的滤网/压杆刚好放在水面上不压下,静置四分钟。
4⃣️匀速压下压杆,完成。
(5⃣️如果住处有冰箱且喜欢喝冰咖啡且懒的,可以买大一点的壶,然后做好了放进冰箱里,实测放2-3天完全没问题。)
全程大概5-6分钟且其中四分钟刚好可以去洗漱换衣服等等,现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咖啡真的很治愈。

3)成本计算:(最低成本版,可以买更贵的)
国内:所有的硬件大概60~可以搞定,咖啡豆的tb价格每1kg从50-300不等,取中间值150。每天300ml大约20g豆,150/(1000/20)=3。按照三个月均摊成本,则每日现磨咖啡喝的成本是3+60/90,就三四块!
海外(暂以美国计算):硬件30刀搞定,豆子价格波动大,以我常喝的平民peets为例,10刀~的bag可以喝一个月,按照三个月均摊成本就是10/30+30/90,每天大概70cent。

4)安利豆子
【Peet’s major Dickason’s blend dark roast.】
非常香且很适合法压!经(我和我的朋友们的)peer review没有人讨厌它,偏苦不太酸,提神醒脑效果很不错。便宜好买,国内tb代购907g150上下不算贵,美国target就能买到还经常打折。当然不能把它和非连锁的的高级豆子比,但对我这种木舌头来说足够了。
(其实它才是本篇主角!结果为了它写了前文一千字🫠)

5)其他tips
-清洗:磨粉机(我觉得)没必要天天洗擦擦就好,壶的清洗请看这个教程,一分钟搞定。youtu.be/nyKTStFSNFQ
-尽量用开水,水温越热越好。四分钟是最短时间,可以稍长,但是不要太长比如半小时(会特别苦/酸)。放进冰箱以后因为水温很低,所以味道不会发生太大改变。
-咖啡/水的比例看自己,想喝多浓都可以。
-法压壶还可以拿来打奶泡/泡茶等等,各种教程很多可以自行查阅。

有其他问题可以问我!立志让大家都知道这个简单好用便宜的方法。

宜家受我一拜!!这个冰箱转盘的设计也太太太太厉害了吧,使用体验超级好。(就是有点贵

少用手机就在于此。
秦地政府不是没想在PC上装反诈,前身绿坝数十年前就推行过了,只是失败了。
这个问题下也有人提出“恢复出厂设置,清除内存,BTW,最好不要用华为手机”

以及感觉有必要给自己多加一点绿色蔬菜,感觉每天对蔬菜摄入太低了也容易饿

我感觉好像我明年就能把我住的这栋楼的天台给占领了,种菜好可怕,不过我也可能因为浇水放弃(光现在就已经是两天浇四五次水的程度了!)

小红书里的矮生番茄那么小巧骗人吗 :Pkmon09: ,为啥我这个品种感觉快变大型盆栽了啊喂

显示全部对话


矮生番茄已经大到超出我想象了……我还不怕死的种了六盆,,,冬天搬回家放哪啊我 :azukisan027:

突然反应过来,也许我开始喜欢种菜也许有疫情的原因。

拿种的罗勒做了青酱,现在的感想是不应该信食谱放那么多大蒜,生大蒜是我永远的仇敌!说起来以前做鹰嘴豆酱应该也是因为大蒜导致我吃一口都想呕吐。
干酪我感觉是可以多多益善的(作为奶味爱好者)
黑胡椒以及盐适量即可,主要增加风味。
大蒜我估计180克罗勒叶用两颗应该就是非生大蒜爱好者的极限了(真的太辣了,如果不是因为有干酪的奶味我都打算直接丢掉)
以及所有配方都是加松子,但是我因为松子太贵加上家里只有瓜子+南瓜子,反正都是坚果,于是用的这俩打。以后有条件了再用松子试试。
食谱是下厨房的,贴图好了。没有料理机用的拼多多买的那种超大榨汁机,不可避免搞得很细碎😂好像抹茶奶酪


这两天习惯性去揪焉了的花花,结果连着花蒂一起揪下来了,一连好几个都这样,今天赶紧倒了半袋蚯蚓土给它补补
估摸是肥不够了,毕竟两颗番茄栽一块而且已经开到三四串的花花晚上再看看要不要浇水,再补点液态肥

噢对了,也许我可以把tag改为种植日记了,毕竟…我昨天又下单了蘑菇包还有红葱头前天还搞了一个大圆形种植袋种生菜,如果不是因为还要考试我可能还打算种莴笋,明年还想种辣椒土豆啥的


昨天给剩下的矮生番茄换了盆,惊讶的发现大盆真的长得好快噢!以及我的小番茄们都膨大得好快!才两周已经这么大了ʕ•̀ ω • ʔ
(图一是一两周前换了大盆,图二是昨晚才换的
图三图四美丽果果 :Pokemon25: )

【很喜欢的一篇文章,最早由微博用户 @粟添 发表于2017年7月31日,后被和谐。不知道有没有认识他的朋友,非常想关注他的现有账号。】

王国里第一条禁令是国王的名字,说出来就会掉脑袋,但是王国里除了国王之外并没有别的话题,于是人们为国王编出昵称。

国王的名字可以用词法学方式重组、倒装,在王国里长大的孩子看懂了,就刻在墙上、写在碎纸条上让风吹走,让牧羊的孩子捡起来。国王的名字有很多的同音词,于是牧羊的孩子把这些词编成了歌,从南到北传唱了很多年。

国王发现了之后,下令禁止传颂一切指代他的名字,国王的人出动,不少谐音谐形的词遭了秧,不少字典付之一炬。

后来国王的名字只能通过比喻和寓言来指涉。比喻像是一个离家很远的人通过电话给一个盲人指路,寓言像是一个没有去过法国的人梦见了巴黎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首长、司机、龙尾骨、迎客松、复仇、壶、湖、上上签、大人、内人、讽刺剧、莎士比亚、智利人、下水、他、他们、你。聪明的比喻家连代词都要加以利用。

国王发现了之后,下令组建意义委员会,审查意义。委员会的成员们抓着光秃秃的脑壳,日夜兼程地解读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挖掘一切潜在含义。在诠释的道路上,委员们死死追着比喻家。委员抓住一个比喻,比喻家就造出一个新的词。

最后一天,比喻家发现意义用完了。国王的名字用尽了世界上所有的意义。委员会气喘吁吁地把比喻家埋了,但是这个时候,国王的名字已经世人皆知了。街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国王的名字,尽管他们说不出来。尽管他们说不出这个名字,他们在谈论花鸟树木的时候,却总是在阳否阴述地谈论国王。委员们看得目瞪口呆。

国王发现了之后,下令禁止一切语言。王国里每一个人的嘴都闭上了,但是让委员会没想到的是,国王的名字在包括了所有意义之后也成为了沉默。国王的原名不再重要,国王现在有无数个名字,无数个名字包括了人类声道能发出的一切声音的一切组合,也包括沉默。王国里每一个人的嘴都闭上了,这个王国里的沉默震耳欲聋。

国王的真名响彻宇宙。

安利一本书,关于中国的public secrecy,也就是现在的“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但是很难在公共领域说些什么甚至是自发的沉默”的状况,以及在以前的历史语境里人们在怎样的alternative媒介里negotiate或者言说这种众所周知的秘密。书是Margaret Hillenbrand的“Negative Exposures:Knowing What Not to Know in Contemporary China”。

(书我还没读,本来是打算之后做相关research时候读的,现在觉得非常relevant,推荐大家一读。有机会讨论。)

“Hillenbrand shows how secrecy works as a powerful structuring force in Chinese society, one hiding in plain sight, and identifies aesthetic artifacts that serve as modes of reckoning against this phenomenon. She analyses the proliferation of photo-forms—remediations of well-known photographs of troubling historical events rendered in such media as paint, celluloid, fabric, digital imagery, and tattoos—as imaginative spaces in which the shadows of secrecy are provocatively outlined.”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