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昨天跟象友讨论,提到老钟亲子关系之所以普遍糟糕,以及“穷逼就别生孩子了”这种社达话语之所以在你国大行其道,是因为,老钟人的大部分亲子关系,都是一种“割肉饲娃”式的养育:父母在生存资源和时间精力都比较匮乏的状态下,生下了小孩,然后不得不从自己身上一刀一刀割下血肉来,喂给饥肠饿肚嗷嗷待哺的孩子吃。而父母在割肉的过程中,当然也就难免疼得声声惨叫、面目狰狞,疼急眼了还要扇孩子几个大耳刮子。

而这也就在孩子长大以后,形成了“父母等道谢,孩子等道歉”的典型老钟家庭关系:父母指着身上遍布的伤疤,回忆着当初割肉时的疼痛和鲜血,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下跪叩谢这样的大恩大德;然而孩子的童年回忆却只有:强塞到嘴里的血淋淋的人肉,又腥又臊、极其难吃,父母还面目扭曲地啪啪啪狂扇自己大耳刮子。

所以,这一切烂事的终点,也许还是:“穷逼就别生孩子了”+“我们是最后一代”。

#大过年的发表这种反人类言论就是爽

好累,讨厌这个世界!
但是脑海里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撒娇
“好累哦,这个世界你能不能对我好一点啊~”
突然就发现自己还真的挺喜欢撒娇的……也不自觉就和自己撒娇(๑•́ ₃ •̀๑)

头好痛哦,明明今天睡了一下午

“大胆去做,不要怕,没有人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东西!”

(走进毛象)(拉开横幅)
耶咦耶咦耶咦耶啊喔↓♫耶咦耶咦耶咦耶啊喔↑↓♫♫♫♫♫♫♫ ♫♫♫♫
♫我恭喜你发财——↑↓↑↓↑↓
♫我恭喜你精彩↑↓↑↓♫♫
♫——最好的请过来
♫不好的请走开↑♫
♫礼多人不怪—————↓↓↑↓↑♫♫♫♫♫
♫咦耶咦耶咦耶啊喔↓
♫耶咦耶咦耶咦耶啊喔↑↓♫♫♫♫♫♫♫ ♫♫♫♫
♫我恭喜你发财——↑↓↑↓↑↓
♫我恭喜你精彩↑↓↑↓♫♫
♫——最好的请过来
♫不好的请走开↑♫
♫礼多人不怪—————↓↓↑↓↑♫♫♫♫♫♫
(离开)(去下一家)

虽然对贾玲好感度不算高,因为她之前出过好几次抄袭事件,但这次围观她新电影,还是对男人围剿女创作者的程度开了眼。电影刚放出消息的时候,一堆男的骂她肯定是噱头,用的AI,要不怎么不敢露面,怕被别人发现是假的。现在画面出来了,除了一小撮男的依旧嘴硬说她是假的之外,剩下的男的开始说她肯定用药上科技了,说她有赘皮难看死了。豆瓣里蜂拥而至的差评,骂她营销过头、骂电影很差劲的,一点一个男的。好像这春节期间其它男导演的电影没有使劲营销一样,所有骂贾玲的地方,如果换成男的(比如沈腾沙溢之流),都会被他们捧上天。我觉得女性创作者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无视所有男人的意见,爱创作什么就创作什么吧,反正只要是女的专心致志干自己的事业,就总会有男的原地破防,他们的自尊心是如此地广阔又是如此地脆弱。

梅西在香港為什麼不上場先不做無謂揣測,但香港的國際地位大不如前且幾無逆轉可能,這大概也是無需爭辯的現實了。

#今日新香港

对于恐惧这个命题我也是一直深有感悟,跟同性网友去旅游被发现父母其实很担心,他们认为几个小女孩子出去玩需要大人,可是我们有钱,我们最年轻都已经超过二十岁,最年长的甚至快要奔三,我们去的是国内的旅行城市,一切已经是最优解的最优解,但好像还是被固定住,因为我们是女性。只是因为,我们是女性。
我其实真的很想去日本,想去外国,想走的很远很远,想跟一两个朋友去,但就连上面的最优解他们都担惊受怕,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口,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成为一个男性,是不是就不会是他们嘴里的“小女孩子”,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担心,那么恐惧,是不是我就会走的我也能走的更远一点,我不喜欢他们口中的“小女孩子”,这个称呼意味着我被禁锢在他们嘴里的女性身份里,他们认知里的女性身份里,但我不想。但我没有选择。我没有选择自由的权利,这个世界告诉我可以自由,但选择权并不在我手中。
我不知道为什么女性一直被锁在恐惧里,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一直被锁在恐惧里,我不知道。
我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枷锁而诞生的。我也从未想过我会诞生在这样一个世界。
我被迫成为我的枷锁。

最近足球圈的C罗/梅西访华事件非常有意思。事件梗概:C罗访中后因伤取消比赛。黑子抓紧机会黑了一波“C罗敷衍中国”。不久,C罗的对头梅西访港。比赛照常举行,但梅西没有上场。隔没几天梅西访日,上场了。如果之前还有一些梅西铁粉没有破防,此时也纷纷脱粉。C罗粉此时乘机捧C罗“多么爱中国”。
整件事极为戏剧化,可以从多个层面解读。而我的主要笑点是中国人的自卑心:需要被外国明星“爱”。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球迷喜欢球星的球技,热爱观看他们的比赛,尊重他们对体育的贡献,对自己“被爱”与否,毫不在意。可中国球迷不一样,他们是需要被球星爱的。而且不是作为个人,是作为一个“国家”被爱。
这体现了一种人格的不健全。极度自卑缺爱,需要以他人的认可为养分;同时又缺乏个体意识,只能软弱地蜷缩在名为“国家”的巨大躯壳里。当他们作为个体时,他们敢要求被爱吗?那时候他们反而不谈爱,却谈起价格来,把自己和他人都当货物称起斤两。
我觉得他们滑稽可笑,同时也很可怜。
纵观中国的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学校教育,没有一样在促进人格变得健全。反而处处打磨人变得顺从、鼓励人内卷互害。
甚至可以说,如果你不是非常倔强叛逆,丝毫不顺服于中国社会、中国学校、中国家庭,那么在这个国家长大成人,一生的人格残障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如何认知和处理情绪应该是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无数的微小的挫折发生时照顾者以一种陪练的姿态引导和支持中慢慢习得内化的,如此伤痛被疏解,慢慢形成强大的内在资源和情绪记忆,构筑成“无论如何情绪都会过去,问题都会被我解决”的潜意识以应对以后人生的挑战。而不是在被忽视和回避中将这些其实只要稍加疏导就可以消散的伤痛压抑进潜意识,在无数的防御和伤痕累累的内心中确立“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情绪是可怕的”的信念,之后的人生在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应激反应和伤害性的防御机制中永恒地自伤和伤人

@tsunami 佳能m50各个方面都挺好用的,不错的选择!

下初雪啦朋友们!
祝香油们平安健康,自由快乐,暴富暴富暴富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