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都不行才是众生常态。
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感到孤独的原因,主要是我们不愿意消耗自己的精力,不愿意搅乱自己的生活。我们总是给自己内心的欲望泼冷水;该做的事总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或在心里反复演练,以求舒适安逸,得过且过。——卡罗尔·希尔兹《斯通家史》
精神崩溃的问题在于,不管你崩溃得多明显,你都不以为然。你会想,我很好,所以我昨天连续看了二十四个小时的电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没有崩溃。我只是太懒。我不知道为什么认为自己懒惰比认为自己陷入困境要好。——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孤独就是: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米兰·昆德拉《无知》
只向最优秀的人学习。
因为向最优秀的人学习,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信心,你就不需要在乎那些不上不下的人。
如果老是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学那种不上不下的人,一方你学习效率很低,一方面你也会觉得非常压抑,因为总觉得还有许多优秀的人挡在自己前面。
很多人会因为自己常常感到沮丧和懒惰而讨厌自己,但明明这都是身体长期在睡眠不足、运动不足和饱受压力的情况下筋疲力尽的表现。想要一朵花开放,起码要让花待在能开放的环境里。
每次盗窃得手之后,我都会带上一个灭火器。手里拿着灭火器跑来跑去绝对没人拦的!
#笑话
底层的矛盾大多是“槽里无食,猪拱猪”
高层的矛盾大多是“分赃不均,狗咬狗”
我觉得很多延迟满足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很多人努力工作、拼命攒钱、放弃很多个人时间,把当下的欲望推迟到一个遥远的以后。现在来看真的没有那么多以后。人生过程中很少能同时具备四样东西:时间、金钱、心情和消受这个欲望的身体。如果在某个时刻你同时拥有这四样来享受某个欲望,应该毫不犹豫。不是所有延迟满足都有意义,除非这个延迟能带来更高的复利,否则还是苦难主义在作祟。
当你花太多的时间谈论别人的身体、八卦别人的关系、批评别人的言行,就意味着你对自己的生活不够专注。而东张西望的后果是,容易慌,容易摔跤,容易睡不着觉。
我们对于命运的态度,应当是勤勉修身而又能安心等待。也就是说,是竭尽所能之后的放下。又可以说,是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袁了凡 《了凡四训》
总是在不断的期待与不断的失落中度日。人类真是奇怪啊,明明内心空荡,却又会感到心乱如麻。
如果想孩子早点结婚,就让他从小感受到婚姻虽不都幸福,但至少互相包容理解,是温暖的事;
如果想孩子早点生育,就让他理解:自己的出生和存在自有其意义,他的人生不因父母的喜好、心情、意愿而改变。
如果想孩子爱这世界,就别怨天尤人地活着。
可惜中国父母大多只知道催婚,催生,说教。光说是没用的。
最基本的东西总是从痛苦中学到的,因为除非有一股力量把它们强加给我们,我们的惰性和自鸣得意的贪图舒服便会阻止我们学到它们。——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
“只有用金钱支持你的人,才是最认可你的人。真心想帮你的人,从来没有那么多废话。”
不害怕失去的时候才是真的自由。降低期待不是妥协,是给自己留退路,让情绪的锚点更稳。来了就接住,走了就目送,这样既不会因为得到就忘形,也不会因为失去就垮掉。毕竟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少点执念,多点坦然,反而能在起伏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你不去学文科进公检法,她们就会学,把公检法变成母检法。
#性别对立
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
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人跟人吵架,表面上是在为一件事情争吵,其实是两个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张德芬
人一旦真正地面对挑战,恐惧就消失了。令人恐惧的,恰恰是一切的未知。——圣埃克苏佩里《风沙星辰》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我们会错把谎言当成事实,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的谎言,我们就再也认不清事实。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