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吵架挂 ai 问答截图当论据的一律都是戆乱 #今日暴言
但我自己还是对,一有对男同骗婚的批判和聚焦,就「女同也骗婚啊异性恋或者你 name 任何一种恋也有欺骗隐瞒啊」,比较无感。这好像还是一种 Whataboutism。
扩大批判对象,目的是要讨论聚焦男同是否存在对男同的污名化,同时把同妻群体混入其他类型的受害者中。那在此之前,是否要了解一下同妻群体呢?
NCBI 搜索了下,只看 3 区及以内的 SSCI 文章,大致浏览
202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993006/
中国目前有 1400 万同妻,MSM(男男性行为者)的妻子遭受着严重的精神、身体、健康和生活方面的伤害。
201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166759/
超过 95% 的人在婚后才得知自己的丈夫是男男性行为者
20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484367/
61.2% 的同妻有过自杀意念,11.8% 的同妻尝试过自杀。夫妻关系中的暴力与自杀意图( rs = .19 , p < .01)和自杀未遂( rs = .29, p < .001)显著相关。
这篇还有一些性传播疾病相关的统计。 93.5% 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制定法律来保障女性的性权利。
202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390497/
伴随大量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Chinese Tongqi experienced high levels of IPV, which led to a poor QOL, partially 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ssive coping strategy and depression.
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mosexuality_in_China?utm_source=chatgpt.com
80% 以上中国男同性恋者通过和女性结婚纾解社会压力。
看沉默了。我认为不宜把同妻群体,简单打包进所有在亲密关系中因为伴侣欺骗而受伤的受害者中。这会忽视不同群体在动机、社会背景、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每个受害者都可以讨伐自己的加害者,男同骗婚问题有特定的关注视角,有庞大的边界清晰的受害群体,不宜并案处理。也可以每次都强调「也有男同是不骗婚的」,诚然这个 80% 很难说是说多了还是说少了。
@blackie 大概就跟论坛回帖一样,最开始的10帖基本可以确定整个楼的回帖风向。这件事的讨伐主战场是在小红薯(我的片面看法是豆瓣老用户对小红薯一直有种不是一路人的看法,更别提这帮出版界的人那种优越感了),然后事件重心回到豆瓣的时候已经是公开质询抄送出版署之后了,两方面一叠加,于是这帮人觉得被自己看不起的群体无故蹬鼻子上脸了,更何况读者当时重点质疑的译者翻译质量跟私德有亏这两点对业界来说根本不值得 care,那当然就拿出对待上访户的土皇帝作风了。这次也算是看了那几个平时标榜自己公正平和画风的 id 对读者的声色俱厉了,但是很好笑的一点就是一直站读者这方的关联人士告诫过一开始就拿业界存亡说事的文人不要给这俩人站台,被抱怨说外行指导内行;等后面两天时间线理清楚了,译者方面以往的龌龊事被爆出来之后站台文人又跟关联人士找补说自己一开始不知道这俩人这样,语气十分近似发糯米嗲。此外整个过程中似乎就没有人想到利用这个事情长一长自己派系的势力。于是感觉一开始听说这事的时候对嚎丧派纯傻和业界已亡的判定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blackie hhhhh这是什么神奇的展开。但是吧bot怎么能算cp代言人呢,也就是个带头组织活动的身份罢了,这个吵架时还拿来说也未必跟吵架的话题搭界呀(以及是否再次说明小三真的男粉乌泱泱😂
@fooorce 那多半就是又不能导了,手动复制粘贴保平安。
@fooorce 我几年前导出的时候是书影音记录能导,广播不行。当时问了豆伴的作者,说是豆瓣已经改了api,所以广播没办法导了。现在是连书影音都导不成了吗?
啊还有一个可能是微博按照访问者当地时区显示时间,所以实际上读者在微博发布正式质询的国内时间应该是22日晚间22时许。略早于仅小红书截图的23时许,但确实是对译者公告的回应。那这样就没有先后问题顺序问题了。
目前看到两个不同的时间线整理,差异主要在读者发出质询并表示已抄送新闻出版署的时间:一个是微博显示22日下午15时许(微博链接仍在:weibo.com/5705874190/PouiqiviY),另一个是仅有质询函正文截图但整理中写明22日夜里23时许。而译者表示报警、知会网信办、发律师函的公告时间是22日晚间20时许。
这个时间点差异关系到谁先撩,不知将来会不会翻旧账,且存之。
@blackie 就太看得起自己,或者是自己背后出版社的权威,但看不起读者了,脑内的理想读者是对他们做的任何东西都捧场,即使不满也只能顾着他们的权威客客气气提意见的。以往对一星运动不满也是这样子,哪里是真的怕读者了,是一星运动消解了他们的权威性。这次感觉更多是一种,你们吃的饭只有我们能做,不好吃就受着吧,怎么还敢抱怨这次的大米饭做成燕麦糊不好吃的,你们是恐燕麦!砸了锅一辈子也吃不到大米饭了!完全想不到该食堂平时做的饭就掺沙子,读者哪敢想象能有吃到大米饭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