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某S 转嘟

看过 夜幕猎人 🌕🌕🌕🌗🌑
风格绷得不错,但是案情本身跟反转的力度配不上这个阵仗。本金斯利这组可惜吃了个大夹头,否则其实可以跟哼哼这组将来黑白搭配的。

某S 转嘟

看过 致命塔罗 🌕🌕🌕🌗🌑
还不错,这帮年轻人看得还比较顺眼,就是死在地铁里那小哥真的不是基佬吗?不过为啥最后还是真爱无敌啊,应该是失母失女的两位断肠人在天涯相互治愈才对嘛。

@Camus 认清现实,造成城里人在喝农村人的血这个状况的并不是城里人,城里人就算都死光了农村人的血还是会继续被抽的,以及城里人的血一样在被喝干。基本上农村人是草,城里人是牛,基础农产品和精细农产品的差别,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了。

失败作,这画得过于可爱了 ↓

某S 转嘟

看到说qq红包没法发六角四分的红包,突然想起以前曾经在店里买散称的东西称了六块四,用微信付钱的时候店主说这个数字不好听,给我把零头抹了。本来我还以为是忌讳4,现在看来,难不成其实是因为这数字也是会有问题的所以才主动抹零?

正日子来祝祷一番,望早日吊路灯。虽然诅咒无用但是出个气也好,否则自己先气出毛病来了。

回想了一下alex garland这是要冲击变成文艺片界的诺兰吗,觉得隐隐有这个趋势(我先去🤮一会儿

无良记者的话nightcrawler,良心记者的话bang bang club,都拍到尽头了,这部还差很多呢 ↓

某S 转嘟

看过 内战 🌕🌕🌕🌗🌑
融梗感强烈,都是老话题了但是思考的深度并没有突破到哪里去,不过最后白宫战那一幕还是很幽默,最后多族裔大融合笑容灿烂的照片基本上等于在川总坟头蹦迪了。

@onthecloud @otter 没事了,我看了下软件的说明文档,大致了解了。谢谢回复。

@onthecloud @otter wow这个效果是真的不错哦,楼主尽可以试试看。没想到现在阅读软件已经功能推陈出新到这样了。多问一下,这软件是用即时ocr辅助的重排的还是硬重排?比如,遇到行尾用了hyphen拆字的情况下,重排时会去掉那个hyphen吗?(当然中文排字应该不会有这个麻烦)

@onthecloud @otter 哦哦这种是对完全电子化排版的pdf有效,但是中文书资源的pdf常常是扫描版,就每页都是一张图片那种,就是这点会比较难办。

笑死了,真要念中国诗歌吗?真念起来的话,到时候追究起来,说是这位保安同志让念的,那可能后半辈子不仅做不了保安,大概就只能吃萝卜干饭了吧。↓

某S 转嘟

《不器是一种态度|上海某保安同志禁止“宣传”外国诗歌》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众所周知,在我们这里宣传是一个需要战斗争夺的阵地,这意味着只要在争论中把“宣传”两个字抬出来,认知矛盾就会转化为敌我矛盾。事实上也是这样,视频中,朗诵诗歌的青年战战兢兢,活像软弱的敌人,而我们的保安同志则化身为雄赳赳气昂昂的斗士,气焰蒸腾,步步紧逼。
...

阅读全文:🔗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中国数字时代

儿童节过寿诞的A老板真占便宜啊,祝越过越年轻!

@otter kindle可以调节除pdf格式以外的电子书的字体大小,直接调到最大号,老年人应当可以阅读没问题。国产的墨水屏设备应当也可以达到类似效果。就是找资源可能麻烦些,中文书的电子化做得不太广泛,越是老一些的书就越是pdf更多一些。

某S 转嘟

看过 萨乐美 🌕🌕🌕🌑🌑
这么吃台词的剧本,默片有点浪费了,那么还是看铺排。第一个镜头的侧脸,打光绝了,少女感丰沛,后面正脸对着拍就发现大家都有年纪了。换了多套衣服,还是最后等杀头的时候那套最好看。

放气球飘垃圾跟米田共,当心给有关部门提供灵感,下次也放,飘过太平洋,意图即能狠狠打那些报道咱们的气球是搞间谍活动的媒体的脸,又能恶心他们,赢麻了。

某S 转嘟

xiaoyuzhoufm.com/episode/66550

一/三
"乔治奥威尔的妻子Eileen是一位出生于英国的女作家和编辑,她生于1905年,是一位医生的女儿,书香门第。她在牛津大学获得了英文学士学位,然后又在ucl获得了教育学研究生,在那个年代能够获得这样教育背景的女性真的是人中凤凤。她1935年与奥威尔结婚之后就没有为人熟知的作品了,在1945年就早早因为子宫颈癌去世了。《Wifedom》这本书不仅是Eileen的生平本身,也关于这样的一位女性是如何被从奥威尔的叙事中被抹去的——这样的抹消,如果你要给奥威尔写一个传记,你要把他光鲜亮丽的身份立住,甚至是给男性作家被允许的道德困境的话,Eileen的贡献必须被抹去因为她既是他的妻子,也是她的女佣,他的编辑、经理和灵感来源,而且经常是他们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她全方位地创造了奥威尔作为一个作家所需要的所有条件,甚至在很多程度上是他的共同创作者和他的养料。

在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如果你只去看他写的作品,你会觉得Eileen什么都没有干,只是在后方待着,等他回后方的时候陪他一下……但其实Eileen是奥威尔当时所在党派在西班牙的工作人员,她要管理前线战友的后勤信件、要务,还是这个党派的报社和电台的制作人。她的同事对她评价非常高,任务她是LP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最讽刺的是,间谍会认为她是重要目标。所以是Eileen在大量的时间内和间谍、监控去周旋……是Eileen在被“清洗”时带着他们的文件和护照逃出的办公室,半夜酒店房间被便衣冲进来翻个底朝天,她就默默地坐在床上看着他们翻,她坐的床的床底下藏着他们的护照、文件和好几把机关枪。是Eileen在这样全方位的兼容下生活了非常久,而她的经历被吸进了《1984》……她作为管宣传的工作人员,在和propaganda之间的关系、她的观察很多经历变成了奥威尔的书非常重要的养料……《Wifedom》的作者对这样的“隐身”的比喻是“魔术师的大变活人戏法”。比如奥维尔写自己回了酒店,房间里坐这两位国际纵队的人,这两个人怎么进来的呢?他们来干嘛呢?是因为他们要和Eileen谈事情。或者他写突然有一场交火,我赶紧给Eileen打电话问她的安危,接起电话的是党派的负责人,这是因为Eileen和负责人在交火的中心位置,而奥威尔自己去吃饭并且逃走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