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看尼盖一个采访说自己去参加作家年会有人问他你干啥的,他说我写美漫脚本的(该年代作家瞧不起美漫),提问人大受侮辱勉强追问那你写了啥美漫尼盖说睡魔,提问人:你是尼盖啊!那你不是写comic的,你是写graphic novel的啊!

尼盖:我当时的感觉就像一个hooker被尊称lady of the night

我真的笑到晕眩…

非常喜欢The Sandman里面那种所有人性取向都很流动的感觉!

后知后觉发现豆瓣在广播里也显示地址了🙄️我无论如何都很讨厌被动暴露所在地(讨厌到会刻意做点障眼法的地步),也完全不想知道友邻具体在什么地区……以后会在豆瓣说的废话就在毛象说好了(。

《你並不懶惰:如何有創意地在混亂中搭建生活秩序》
一個非常inspiring & validating 的13分鐘視頻,如果你有ADHD或者做事方式隨心所欲混亂邪惡,對嚴格的日程表接受不良,可以來看看如何能過得稍微舒心一點......
打算今晚把這個視頻加個字幕給我父母發過去,讓他們不要把我妹妹逼得太緊,再附上辱罵中國教育一萬字 :blobcat_thisisfine:
(或許加完字幕的成品也會傳到B站上,如果有人想看的話?>///<)

#m_chills

youtube.com/watch?v=A2sS00egAz

#台湾自我认同光谱

这里发一下过去比较有名的一篇文章,解释台湾内部自我认同的差别。我是不太想多对别人的事情插嘴。但台湾的自我认同的演进方式其实非常的现代。这种演进其实是从反思国民党的propaganda开始的。从类似于《悲情城市》里所展现的一样,台湾人开始意识到认可威权,和由威权所定义的单一族群是错误的。由此作为一个契机,人们开始意识到台湾人可以是闽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高山族、阿美族)、马来移民、越南移民、中国移民等等。在这些具体的身份开始终于显形了之后,才开始有具体以台湾为视角的讨论。(不然在学校里地理都还教长江黄河这种跟台湾不相干的东西)“如何认同自己”和“如何认同自己的国家”是直接相关的。以张惠妹为例,假如她认定自己是中国人,那么她卑南族的身份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中国没有卑南族。这样一来她的名字就不是Kulilay Amit。下面复杂化的光谱暗示了复杂化的自我认同。

medium.com/@TWAntiColonialEng/

追星黑泥 

这几个月觉得把和8的距离拉远一点(意思是本来相隔2000公里现在拉到3000公里)会更快乐,本来以为会淡坑乃至退坑后来想想十几年前消失的初恋(x)还时不时借尸还魂攻击我,我的人生中就不太存在“退坑”这件事……
然后搞粽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基本不需要在出新专新单封面的时候给自己做心理建设,17年之后没有什么丑得让人大跌眼镜的东西(17年之前的专辑封面设计我当它们不存在),更不需要在被丑到之后在心里自我安慰“爹不疼妈不爱关西团就是得拼命强化刻板印象卖地元爱”,管他是什么爱呢丑就是丑。
事实证明:拉远一点确实很快乐!同时搞两个团我就莫名其妙重新拥有了“稍微一点点不入我法眼的东西我都可以选择不为它们花钱”的自由!不会被自己道德绑架了 :ablobdundundun:
但认识并深度聊过一些的8er和屯姨都太可爱了这是搞别的任何东西都不曾拥有的体验(幸福叹气),我扭曲的口味注定我和热圈主流嗑法格格不入,南极圈开拓者来到热圈只想躲在冰面下当潜水员

看《舞伎家的料理人》看得嗷嗷哭…好想给豆做糖醋排骨并被嘲笑做成了红烧肉呜呜呜呜哇哇哇

蓝色时期也太!好!看!了!虽然动画作画一般般但为自己喜欢(且不赚钱)的事情全力以赴的故事看得我每一集都在心里嗷嗷哭😭😭😭

我身边的二次元故事,画室有个同学说他初中是那种完全的混混学生,觉得未来完全没有希望了,每天就是颓废荒唐地生活,直到有一天,机缘巧合之下,他打开了视频网站上的……clannad,看完后他痛哭流涕好几天,还推荐给他妈妈看,之后就痛改前非,努力生活,在画室也一直帮助画的不太好的其他同学,听了这个故事的我:…………谢谢你!二次元!!!!!

「萨莉·鲁尼有一点倒是写得准确,对于许多优渥家庭出身的文人来说,阶级、环保议题、身份政治、第三世界和马克思主义都只是一种谈资,不会深入到行动、走出舒适区的谈资,他们事实上没有走出那片精致的街区,也不会经常和他们口头关心的对象打交道,他们只是需要这种谈资来彰显品味、甄别同类,获得一种智识上的优越感、平衡感和道德上的自我宽慰。」

來源:m.douban.com/people/67494547/s

存檔(1):archive.ph/pCnAw

存檔(2):web.archive.org/web/2022072721

下定决心搞了个博客,得意扬扬说“wordpress不是号称自己很简单吗那我应该没什么问题”,两小时后果然调格式调得头昏眼花 :azukisan025:

这两天把书店里偶然看到的这本《如何科学学外语》看完了……本来以为这会是那种畅销书,但其实不是,作者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位日裔教授,从相关前沿研究和一线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的原理、本质和方法。因为太穷不想买书,把一些重要观点归纳一下: 

*外语学习和母语的关系
-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称为“语言距离”,母语和第二外语之间的语言距离可以预判学习的难易度。不同语言之间的距离见表1.
-“语言距离”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方式部分体现在母语和第二外语之间的“语言迁移”上。母语可以直接应用到第二语言中的规则叫作“正迁移”,反之叫作“负迁移”。母语和外语的距离越近,越容易直译,即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学习者对于非典型的语言规则,更容易依赖母语进行直译,因此如果没有充分输入就输出可能会固化错误表达。
-除去语言迁移外,还存在“发音干涉”、“语用迁移”(社会语言学迁移/文化知识迁移)等。

*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特征
1.“年龄”
-母语习得成功率极高,但二语习得成功率则很低。解释这个现象的“临界期假说”认为,学习者一旦超过临界期(十二三岁),外语水平就无法达到母语水平。
-“临界期”的一些解释:大脑可塑性;成人的分析能力导致事倍功半;心理差异;“母语过滤器”的形成;学习环境等。
-但对于二语学习,是否能够达到母语者水平上限并不特别重要。

2.“适应性”
-双语研究中关于语言能力的两个概念:“基本社会交际能力”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
-评判语言学习适应性的三要素:“语音辨别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记忆力”。其中记忆力最为重要,并不是记忆语法规则,而应该记忆大量的对话和句子表达。
-儿童和女性对于语言的适应性更高;外向性格对于提高“基本社会交际能力”更有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重要。

3.“动机”
-无论是工具型动机(为了考试)还是融合型动机(为了了解文化/生活等),高涨的
动机和外语水平显著正相关。

*外语的学习机制
-语音、词汇和语法远远不构成一门语言。语言无法完全用规则说明。因此输入远比输出重要:输入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能力,特别是听力。
-但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大量的输入”+“输出的需求”。“需求”是指,你甚至不需要很多实际输出,而只要在脑海中反复练习,就能和实际说话达到的效果相似。

-“输入假说”+“监控假说”:理解输入信息时无意识的“习得”在语言学习中占大部分比例,而有意识的“学习”作用不大,除了在你检查自己对不对的时候。
-“自动化模式”理论:所有技能刚开始都必须要进行有意识地“学习”,在逐渐熟练后就会成为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从而不再占用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
-现代学者的观点多处于这两种理论之间:理解输入信息可以产生无意识的“习得”,而有意识的课堂学习可以促进无意识的“习得”,并且加速语言处理的自动化。
-总结成功的语言学习的要素:理解并分析大量的输入+有意识地记忆例句、文章和对话+输出和练习的需求。

*高效的外语学习法
-集中某一领域进行输入。选择有基础或感兴趣的材料反复收听或大量阅读,避免过于不熟悉的材料。将同一份较有难度的材料同时用作阅读和听力:先听,再读,再听,同时进行一定的文本分析。精读/听可以借助语法翻译法,泛读/听侧重于理解内容。
-提高学习动机,尽快从“学”外语转换成用外语获取外界信息。
-背诵例句、对话、文章、表达等,比单纯“创造”语言要有用。
-坚持每天做一点输出,促进大脑的演练和自动化过程。把握好“正确性”和“流畅度”的平衡。
-比起无意义学习(背单词书),尽量有意义学习(语境记忆或联想记忆)。
-学习一些交际策略,有效避免学习过程中输出出现问题。
-模仿发音、节奏和语调。使用影子跟读法和模仿输出。
-掌握基本语法,忽略生涩语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同人根据条件不同适合的策略不同,一些常用的策略:“记忆策略”-利用技巧储存和记忆信息;“认知策略”-整理已学知识;“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等。
-有效的教学模式:“输入模式”和“输入-互动模式”。前者侧重输入质量,后者侧重交流质量。

又丧又烦躁的半夜,突然看了“心空”这个词,好妙啊喜欢上了(没有被中文韩娱圈彩虹屁冲击过对这种概念很没抵抗力 :ablobaww:
然后loop到莫名在脑海回荡了好几天的華麗なる逆襲……七月糟糕到不行但站起来倒杯酒再捱一捱好了

好久没写车了,写车真的超绝痛苦但是写完之后很有成就感 :ablobdundundun: 且因为这篇过于混邪,写作过程很快乐!就让世界!变成大妓院!(发疯)

#抑郁自救
分享一个魔法。当想做某件事情,却不敢迈出第一步时,可以告诉自己:

「试试看呗!」
逼迫自己做事并不舒服,抱着尝试的心态会更舒服。比起“这都没勇气吗,懦夫”,还是“试试看”的声音更温柔。

「又不会死!」
只要想做的事情合法合情,不会致死,那就试试看。想做某件事不需要合理,脸皮厚一点会比较开心。

「人都会死!」
死前多做点想做的事情会比较开心,做到就是赚到。

「下次再试!」
错过的话也不要紧,人生很长的。虽然人都会死,但是毕竟自己还活着嘛。活着就有机会。

还可以混搭着用:
没用的吧——试试看呗。
我好累啊——下次再试。
我失败了——又不会死。
我出糗了——又不会死。
我社死了——人都会死。

:ablobeyes: 五小时前喝得晕晕乎乎满脑子夏宇的时候我在写什么鬼东西啊……(算了算了留着吧留着吧

我发现你并不特别时
心情就像小王子遭遇一整个花园的玫瑰
我对你的爱意与崇拜像是都浪费了
“不会啦怎么会是浪费呢”
我想象被朋友用来开解我的修辞手法
是你耗费的时间使其变得珍贵——
一如小王子的自我安慰
而小王子自身亦成为一种修辞
在社交网站遭遇皇室头衔的通货膨胀
一万三千名小王子为一万三千枝玫瑰浇水
这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因为要考虑到王子与玫瑰的关系相互交叉彼此重合的情况
而我读你时仍像小王子看见玫瑰
心动而且心痛
我被你传染因而写诗
我写诗,就像喝醉后的呕吐
现代诗太自由了就像失却本来形状的呕吐物
你也一样
我以为你是特别的
实则只是一头扎进了酒吧里一只陌生的马桶

在听到认识的人用非常平静的口气说“我们infp就是怎样怎样”之后完全确认了mbti就是2020s的星座分析这件事…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