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认为,女性主义的魅力就在于,它像一块宽大的地毯,五颜六色的丝线穿插其中,你可以在既有观点的基础上接触到它,而它并不要求你为之反省。即使你不把日常生活的某种不便定性为男性歧视女性的结果,女性主义中的思想也有可能向你伸出援手。」铃木凉美《始于极限》
#摸鱼札记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关于抑郁症的这章写得又贴心温情又有极具操作性的建议。大推荐!摘录如下:
「你要以持续不断的活动充实自己的时间。假设自己像游戏角色的主人公一样,通过HP 与MP等各种能力进行活动,如此理解会容易得多。就好比在游戏中按顺序连续按下键盘上的w、a、s、d键就会使出必杀技一样,我们必须不断活动,然后好好休息。休息是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抑郁症患者在其他人看来似乎总在休息,实际上很少有“真正休息”的患者。因为不幸的想法或者自我嫌弃、陷入无力状态等,都会令人感到深深的疲劳。抑郁症患者很容易产生“我没有资格休息”的负罪感。此时,你可以把身体想象成虚拟形象或者游戏角色。如果体力值降低,就要补充体力;如果感到瞌睡,就要消除这种异常状态。因此,你要理直气壮地好好休息,而不必赋予这种行为什么价值。」
「同样的事情,抑郁症患者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你可能对此感到辛苦与委屈。其他人在休息,你也要休息;其他人吃的东西,你也要吃;其他人睡觉,你也要努力睡觉。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和他人做比较,你的被剥夺感只会愈发严重。上场对战的双方是你和你的疾病……」
以及至今还没看Barbie的人lay back参与tl上关于粉色的大讨论。我大概初中之后就没怎么穿过粉色衣服了,前几天在zara试了一下Barbie合作款,感想是实在无法跟随这个潮流,baby pink和Barbie pink都会把我的肤色衬成病态的蜡黄色……就算想要基于粉色衣服当下的“意义”去穿它,审美偏好也不允许我这样做。
但另一方面我相当喜欢芭比娃娃,拥有好几个娃娃且热情购买过许多Barbie电影光碟且沉迷全粉色UI的Barbie小游戏网站,那么,我到底厌不厌女呢?
个人觉得battle不喜欢粉红色是不是被男权社会毒害厌女之类的蛮没意思的,就像很多“xxx就是擦边媚男不女权”的讨论一样,如果沉迷争辩本身就很像只是在比谁更进步欸,那如果人人看了几本书几条短视频参与了一些网络讨论就能“进步”到话语最前沿,还要女权运动干嘛?
因为tl有香油推荐看完了pink,终于看完一部冈崎京子的漫画了可喜可贺。
非常泡沫经济的氛围,想要的东西立刻就要得到(就算卖淫也可以反正工作都是卖淫),人物的情绪都像嗑了药一样快速强烈又上头,随之而来的overdose也很快。
“普通”崩坏的女主梦想的南方小岛大概是泡沫经济时代流行宣传品中的“生活方式”(想到《青い珊瑚礁》……),为了养鳄鱼白天当OL晚上卖淫,很像用秘密喂养秘密。
都市丛林中的鳄鱼总有种微妙的违和感,女主总想去南方小岛定居,在繁华涩谷内心反而产生漫无目标不知去处的“解离”,也很像一条身处都市的鳄鱼。作者说pink是关于某个女孩爱与资本主义的冒险诚不欺我!
顺便:虽然漫画正篇是黑白的也完全没提女主的打扮但莫名觉得女主的装束是粉红粉蓝类似IWGP里加藤爱的配色
#摸鱼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