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第一份工作的经验教训》
作者:咸(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27175936/
- 不要过分善良,不要习惯主动帮助他人,完成了自己职责范围外的工作一定要得到应有的credit。
- 不要对公司、同事、领导、产生任何心理依赖,不要emotionally attached to anyone/anything。
- 不要学生思维,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事和回答问题之前都想想为什么要做,做给谁的。收到的指示在当下合理吗,要学会question everything,学会反问。
- 有问题及时沟通,不要闷头做,其他组员十分钟就能解释清楚的事,如果不问,硬要自己figure out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
- 有需求提出来,不要不好意思,扭扭捏捏。最差的情况不过就是保持现状。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有什么想法就放心大胆地去实施,不要畏头畏尾。
危险发言
在时间线上看到就随便说说,去年的奇妙时刻之一是第一次和一位认识不久的台湾姐姐好好坐下来聊天,一聊话题就飞速滑去中台问题。姐姐张口就是“希望中国越来越厉害,可以跟欧美杠一杠,但是不要管我们”。
我有点被这个观点惊到,但细聊一聊她好像又是真的这样想。姐姐学纯工科,当了很多年RA烦透了前老板貌似能者多劳实则看你勤奋好欺负多给你塞工作的做派,当然期待同文同种的“同胞”能够得到更多学术上、国际发声上的话语权。
——但与此同时不要管“他们”,维持现状就好?
我说了点皮毛社科观点,温和但绝望地告诉她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话题以双方心有戚戚开始交换各自家乡有什么好吃的为结尾(?)。
无论在何处我的立场似乎都总是尴尬的中间派:很容易共情、对现状绝望、却还是幻想可以和对方平和理智地交流,类似那天下午那样的交流:你习惯性说了“那边”人可能会爱听的话,我习惯性一个字都不信,但聊着聊着依然能够相互些许寥落的理解,虽然远远相望但离对方站着的立场好像还是近了一点点,以及——就算政治谈不来,我们还是可以坐在一起吃饭、开开心心聊时泪偶像剧和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