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经济学人》的封面由于高度敏感,我之前联系的几个渠道都说没有资源。终于,一个渠道小哥想办法弄到了这期的资源然后发给我,让我赶紧保存一下,保存好了他立刻撤回,因为他怕炸号。
获得资源后,我速速把这期中国相关的几篇内容都看了下,不得不说《经济学人》分析得还是蛮透彻的。
封面的这篇报道(如图),讲了习近平主导的意识形态下的政策如何拖累中国经济,一个就是疫情清零政策;另一个就是瞎制裁,对科技巨头的制裁,地产行业的暴雷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也提到国家主导的经济怎样都是比民营经济低效。
然后在专门的中国篇章下,《Rumours about Xi》讲了关于习近平的一些传闻,他和莉可酱的微妙关系,下半年二十大的召开,他的第三个任期,包括前段时间他在人民日报头版消失,《经济学人》都有提及,不得不说这本杂志的信息敏感度很强,面面俱到,配图也配得恰到好处。
剩下的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考研热和考公热,双减的一刀切和对GDP贡献巨大的科技巨头制裁直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另外也提到了新疆难民营的人权状况;河南村镇银行存款暴雷事件。
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人就算每天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由于天朝的审查机制,在信息茧房下,知道的信息量远远不如老外。
人家《经济学人》把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整得明明白白。
#万能的长毛象
#长毛象中文使用指南
#让我炸号的那条微博
为什么有些人用vpn会被拘留?因为他们用了国产手机上vpn还用支付宝付款,这篇总结告诉你怎样上网才安全
邮箱:⭐【用protonmail 端对端加密最安全】gmail需绑定手机,用中国+86的手机肯定不安全【Google Voice虚拟手机号绑定的gmail是安全的youtube有教程】微软进入中国的条件是允许中共审查用户所以outlook不那么安全别用163qq邮箱
收费vpn:在谷歌搜索你使用的vpn,看运营商所在地,比如图2查到是英国的,警察不会为一个vpn跨国,缺点是贵。国外vpn安全性大于国内vpn,如果vpn运营商所在地在中国就要小心了
免费vpn:任何人都可能把你的信息出卖给中共,但法轮功不会
所以【在应用商店搜禁书】,可以找到他们的vpn。同样可谷歌搜vpn名称看运营商是否在海外
⭐禁书网vpn
https://github.com/bannedbook
输入法:⭐【谷歌的Gboard】微软和中共勾结所以微软输入法不是很可信,搜狗输入法一直在云上传无法关闭
手机:⭐ 【苹果(美区账号)或三星等非国产手机】华为小米蓝绿厂全都不安全,甚至禁止你安装vpn。安装反诈app更是会被无死角监控
长毛象站点:【使用服务器在海外的站点】去站点注册页面看简介,服务器在中国的会把你的信息交给警察
⭐https://mastodon.social (长毛象创始人搭建)在德国
⭐https://Pawoo.net(由Pixiv搭建)在日本
信誉越高的人站点越可信,也能运营久一些,小的站点可能因为资金不足容易被攻击
浏览器:电脑比手机安全
【电脑用Chrome浏览器】
【手机用chrome浏览器】
⭐ 火狐也行,很多应用有中国特供版和国际版,一定要去谷歌play下国际版,苹果下载美区的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org.mozilla.firefox
离线下载谷歌应用,不用安装谷歌框架,把应用地址复制到这里就能下载https://apkcombo.com/
截图:
不要在微博微信qq抖音b站豆瓣所有国产app内截图
⭐ 【要用另一部手机拍屏】豆瓣之前截图含隐藏用户水印时,不要以为只有豆瓣,是所有app都普及了这个功能
电脑截图是安全的,但不要用qq截图,截图可用Snipaste
总结一句话就是拒绝国产,当然不用这么谨慎也行,因为人太多抓不过来,几乎不可能用邮箱输入法浏览器来抓人,一般都是通过支付宝微信微博抖音提供现成的实名信息来抓人
朋友们,朋友们,这两年需要润的朋友,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英语证书在手的建议最近考线上的。
家里有在教育体制工作的人,我这个假二线城市已经开始取消托福的线下考试,名义是防疫,although我们这个城市0病例。这位朋友说估计这几年都会保持国际型语言考试极低的线下考场形式考试。总之不要对线下考场抱太大希望,能考线上尽量考。
#她乡营业bot 终于有自己的账号啦。
这个账号会及时发布论坛活动,最新动态和内容,我们在论坛里看到的特别喜欢的内容等等。
欢迎大家关注!也欢迎大家把论坛推荐给你喜欢的朋友们。
---
欢迎女性和non-binary朋友加入她乡,海外华人女性成长互助社区。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站:womenoverseas.com
我们从邀请码注册改为开放注册了。请大家认真填写申请理由,我们的管理组24/7都在认真处理审核。❤️
@bbbtoast @ThanksDream @board @runrunrun 常见的 r/memes r/holup r/funny r/aww r/mademesmile r/eyebleach r/todayilearnd r/AskReddit r/languagelearning r/cats r/bunnies r/dogs r/dankmeme r/askmen r/askwomen r/casualUK r/worldnews r/unexpected
然后根据你个人兴趣,你可以搜一搜喜欢的群组,不特别好搜到但是我觉得质量很好的
r/twoxchromsoms (女性) r/fuckcars (反汽车为中心生活) r/antiwork 和 r/workreform (争取工人利益,主要是美国) r/JamesHoffman (咖啡和 meme 黄金组合) 还有 r/taiwan r/hongkong,也有三大简中反贼 r/cltv r/china_irl 和 r/doubangoosegroup
因为我常年在外读书,也会给家里人在本地的社交圈带来一些困扰。之前我妈跟我聊天,说她的朋友都这么问她:“不知道你送你家孩子出去读书是为了什么?我家孩子,想见ta打个电话就能让ta回来,孩子在身边安心。”
听完心里真的一阵绞痛。在中国的小孩,哪怕长大成年了,都不会被视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自己去哪里读书,出去多久,从来都是自己的决定。而到了中国家长眼里,却成了他们的一种决定了。而送出去的选择,定是比不上留在身边的选择的。这些家长们老了退休了也同样没有自己的生活,小孩在身边不仅是为了要陪(控)伴(制),更是挽救自己不知道如何成为独立个体的恐惧。帮小孩带孙子成了万年最大的“幸福。”
包括自己在内,任何个体都不被视为独立个体,不配有个性,不用独立思考。也说明了为什么面对如此多匪夷所思的防疫政策时,大家依然可以忍受。“因为政府为了我们都替我们安排好了,政府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跟着做就行。”
但就是在大防疫运动的背景下,这些家长问我妈的话显得极其讽刺起来了。真的很想反问他们:“你们家在xx疫区城市的孩子回得来吗?”
给想要整理阅读书摘的象友们推荐一个女性开发者独立制作的阅读记录APP:“纸间书摘”,可以同时适用于纸质书和电子书,我目前的使用体验相当不错,所以推荐给大家。
它的主要功能有:
·统计阅读时长,生成热力图、时间线等
·支持创建创建书单、标签、分组等
·可设置阅读状态:想读、在读、读完、弃读
·可自定义书籍购买来源
·可搜索IBSN号创建书籍,一键生成书籍简介、作者简介、出版时间、购买价格等详细信息
·可导入Kindle、微信读书、掌阅天下、豆瓣阅读等各大主流阅读平台的书摘记录
·免费且无限制的OCR识别
·支持图片形式的书摘
·支持书摘和想法同时创建,书摘可添加标签
·支持桌面小组件
·所有记录均本地保存,支持WebDAV服务
·可将书摘导出为印象笔记、OneNote、PDF、Markdown及纯文本格式
·可将书籍导出为CSV格式
目前这个APP仅有安卓版本,作者承诺会在将来推出IOS版本,也会加入更多其他功能。这个APP采用买断制,56¥/1台设备(可换绑)永久买断,不过免费的功能也很够用了,感兴趣的象友可以看看作者在豆瓣的自荐帖↓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48435473/
目前看了不少维吾尔人的逃生经历,在汉人身上也适用,那就是对时局风向的判断太重要了。
像Nury Turkel因为出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劳改营里(其实也是集中营名字不一样而已)所以从小就反贼,早在2000s初就润到美国。那时候还在全球化蜜月期,也还没开始强制收护照,所以是最容易润的时期。另一位《How I Surived A Chinese Re-education Camp》的叙述者Gulbahar女士,实际上夫妻两人在新疆是国企工程师,妥妥的中产阶级,而且Gulbahar称她以前对生活还算满意比较岁月静好不谈政治。但是因为丈夫比较反贼,早就不满国内对突厥民族的普遍歧视和言论压制,在06年时宁愿舍弃工程师职业也要润去法国一切从头来过当出租车司机。如果不是全家人的法籍身份和背后强大的新祖国,Gulbahar根本不可能在两年的政府谈判和扯皮后勉强放出来。而一位在埃及留学而且对国内风向毫无意识的米日古丽居然在集中营风头最劲的2017年回国,最后救了她的是因为跟埃及前夫生了孩子,前夫拉着埃及使馆人员来捞人(带回国的三个孩子,一个神秘死亡)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EAdzCV2VkMvFEnKNhaXgQ 提取码: bsdl
啊考过不止一次托福的人来了(苦涩)
如果你从来没有了解过托福,建议你可以先随便找个视频了解一下考试流程和题型,比如阅读里有事实信息题/推断题。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阅读我没有听课,多做题+精读完全够。做题内容是tpo50(小站托福)之后+真题(网盘链接)。我的精读方法很笨,最开始是一句句翻译,把所有不熟悉的词/短语/句子总结在文档里,精读一段后总结段意,最后把文章理解好。记得隔天复习精读笔记,复习总是很快的,精读比较磨人。精读过5-6套tpo之后再做阅读我就觉得自己能“意会”文章了。网盘链接里也附有我自己的精读文档。阅读我最开始是18分,最后是29。
听力我推荐你去找一下Fiona听力课(闲鱼应该会有)。我之前备考有光顾着记、不会筛选听到的信息这个问题,按照她教的方法练之后有很大转变。最起码知道简化听力符号和记关键信息了,听完一篇lecture之后的笔记浓缩得非常精华。我在网盘里放的“Fiona听力”是当时买的二手课,只能一个设备一个播放码这样看。视频看不了,但这个文件夹里的“听力必备词汇”是可以用的。我当时备考01基础词汇听了三遍,02场景词汇听了两遍。听、反应单词意思,我觉得这个步骤很有必要。但我最后听力也只考了24(不好意思)
口语和写作我没什么发言权。这两项我没有太准备过,考试前两周猛写几篇综合写作这样。最开始是22-25,最后是24-25。相比于输入,可能我的输出更好一点(?)但我很推荐象友去试试淘宝上的菲律宾外教,不到20块钱一节口语课。有的时候我们的问题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
内容都在网盘里了!有任何问题请大力私信我。
看到tl上嫌弃简中自媒体,说他们能独立于墙内语境,可以用极其专业的能力把一个无聊的事情来龙去脉解释的清清楚楚,为啥不拿这个能力干点别的。我真的火都来了。我是2014年进入的新闻行业,那一年北京暴雨,我跟着老师干了八个版的报道说没就没,实习的时候去民生新闻栏目,去调查企业被企业恐吓,去跑热线跟街道扯皮,暑假出了个台风灾害,水库决堤冲走了一个村子,记者过去采访被拦在外面,我和摄影师等了一天,最后凤凰台的记者进去了。对于现在严苛到连中文都不能使用的今天,那时候大众还普遍觉得是一个宽松自由的年代,但是对于刚开始工作的我来说,我已经够了。我每晚都要花时间做心里建设,根本没有勇气去上班,直到有天,我看到台里要求员工上交自己的微博账号,我知道以后的路一定越来越难走。那大家要怎么办?我的肉身还会存在。我还是热爱做内容生产,为什么同样是劳动,我就要活得那么贫穷且悲伤,我还得不到尊重,我要被长期当做异见人士尽管我只是想寻求真相?我不能像一个程序员那样有职业骄傲的同时还有一个评价体系给我职业反馈,我的行业不能让我普普通通的谋生工作。那怎么办?就不活了吗?简中就算糟成这样了,大家也会想办法去做点东西,换句话说,我觉得如果我们还没有点东西供人批判和讨论,就剩点人日,新华社,大家就觉得很好吗?一个行业已经被连根铲车,一些自媒体营养不良地成长,对此我仍然抱着宽容之心。是,大家只能下沉,只能做内容搞电商卖货,那能怎么办?媒体平台都让渡给了互联网算法,我们是流离失所的行业难民,我们更早地被排挤被边缘化,我们给你解释一个梗,就这样了,不想看也无所谓,大家还会继续去摸索传播规律,做短视频长视频,强打着精神在这个时代活下去,怎么了,你不要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