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者犯法,禽獸不如。《南開的那些「老師」們》,這篇文章除了揭露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李文韜副教授的獸行,還有另一位南開的博士生導師尹滄海在兩年前侵害北大女碩士,還有南開的藝術與美學研究院教師陳泰鎖在2012-2013年的高考培訓期間猥褻高三女生,幾件事情的經過看得都讓人難過、憤怒!而這些被暴露出來的事還只是冰山一角。
https://mp.weixin.qq.com/s/d_K9ANVT9NLOHukpm1WMHQ
感觉简中每次看到家暴的新闻或是求助都有非常多的人指责受害者不离开,但是其实离虐待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创伤纽带”(Traumatic bonds)
与爱不同,产生纽带(bonding)既是生理过程,也是情感过程。纽带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通过时间的推移,这个过程会使人对彼此越来越重要。你不能像摆脱爱情那样摆脱它,纽带只会不断累积增加。感情关系中美好的时光(比如住在一起,一起做爱、吃饭等等)和糟糕的时光(生活有压力、苦难等)都能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后者会使人联系得更紧密。
它让人在关系中很难划分界限,因为人们很难与跟自己产生了纽带的人保持距离,受害者往往无法离开这些关系,或者只能在极大的胁迫和困难下才能离开。即使在那些设法离开的人中,许多人最后还是会回到虐待关系中。
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受到这类事情的影响,正是以前遭受过的创伤促成了创伤纽带。因为创伤(且发育性创伤和早期关系性创伤具有传染性)会造成对亲密关系的许多方面的麻木,受到创伤的人通常对危险的人或状况做出积极的反应,因为这能让他们产生感觉。 这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不理性的。
创伤和不安会导致皮质醇等激素释放到体内。关系中的蜜月部分——一切都是美丽的——会导致更多的荷尔蒙,如多巴胺被释放。在受害者接触这种模式多年后,ta的身体和大脑开始认为它应该是这样的。所以ta们无法和其他人建立“常规”的、“正常”的联系(即使是和家人朋友),感觉只有回到虐待者身边才能平息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最重要的是理解这种情绪和渴望,然后戒绝,最终回到正常的人际联系当中,当然这个过程必然很痛苦。
深夜,似乎有个团购微信群在吵嚷些什么,点进去一看,一边是团长辗转各个楼栋送货和拍照,一边是一个又一个居民催促和询问「送到xx号楼了吗」,哪怕十秒钟前团长刚刚到达这栋楼下。团长在配送蔬菜,居民则不断地问「那水呢?」「肉什么时候送?」团长正忙,没能答复,居民抱怨的声音一浪接一浪。后来,团长说「一会儿零度可乐全部退款,商家坐地起价,不团了。」居民又紧接着催促团款。一男性居民甚至说「不行就别开啊,买的东西全退了」,又见团长发群公告称「蔬菜我没赚你们的钱,一会儿给你们看交易记录!」
我看在眼里,前几日的团长经历在脑中重演,疲惫心酸涌上心头。忿忿不平,又不便直言,忍不住通过发送好友请求的方式告诉团长「团长辛苦,我前几天也当了团长,深知其中不易,有些话你别太往心里去。请勿通过,只是安慰一下。」
不料,团长一下子通过了。看到「xxx已通过你的好友请求」那一刻,我整个人都僵住了。兴许团长太过委屈,竟连发几张付款截图和几大段语音,说自己「血亏」。我不知所措,暗暗痛骂自己多管闲事。已有些瞌睡的我,只好打起精神听团长诉苦,才知道他是厨师出身,小区被封后赋闲在家。原指望团购饮料挣钱,但商家坐地起价,只好退回。蔬菜套餐则利润微薄,扣除雇人配送、防护服、打点门口保安等费用后,反而亏本。
团长谈着他如何每次都会多下单一定数量的蔬菜、饮料、桶装水用于打点门口保安:「为什么我想弄什么东西进来都弄得进来?我会做人嘛,与人为善。东西来了,我说你们一人分一点。他们也挺识趣的,笑嘻嘻的,还借给我三辆三轮车。你不给人家一点好处,人家凭什么给你方便呀?」
这是我第一次明确得知门口保安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此前只是风言风语。再典型不过的权力寻租,再典型不过的中式生存智慧,我难以苟同。看到团长也不全然委屈,心态颇为开放,我便草草结束交谈。
早在三月团购桶装水被门口粗暴扣留,有团购居民提出给点钱了事时,我便严词拒绝:「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岂不是不塞钱,团购便进不来了?」终于还是落得我最厌恶的下场,这一天早就来了。
我从小憎恨游离于正当程序之外的暗箱操作,还经常因此被指责为「不会做人」,我极其厌恶这个以破坏规则为正道的中国社会,最不希望自己沦落的模样便是圆滑世故。如今,这一切又压向我,还事关我的吃喝用度。
2/2
朋友圈有个在上海的人转了一个微信视频,里面是两个警察当着孩子的面扭打妈妈、把妈妈按倒在地上要带走,小孩和妈妈撕心裂肺大哭。
现场的人说妈妈带孩子在小区锻炼/玩耍,因没有戴口罩被小区男邻居批评/说教。妈妈打男人,男人报警,妈妈被警察带走,孩子没事。不是病例转运。
开始这个人发视频是在指责警察粗暴执法。没想到下面一圈评论下来,他的态度发生了如下转变:
难道是境外势力摆拍?
⬇️
粗暴执法不可以,这是我朴素的观点。
⬇️
经过朋友圈内亲友师长的教育,我认识到视频内妈妈是泼妇,而且存心破坏防疫,应该被抓走;对于儿子而言,这次抓捕行动也是一次很好的普法教育,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警察的行为合法,如此操作是因为妈妈撒泼打滚、抗拒抓捕,换位思考一下,其实人民警察也很无奈。大家的同情心不要像我一样滥用!此帖不删,作为我的教训,不经调查妄加评论是要不得的!
操了。不仅把责任全怪给女性,还要由着防疫继续打压、暴力、诋毁女性。真是白瞎了。“泼妇”这个词就能让女性如此生存吗?
橙橙H1E
昨天看到橙橙自述作为新疆人的经历,让我想起一开始关注他是当时新疆棉花事件时他曾用名“尾椎”发的视频,我不太记得那个视频讲了什么,但依稀有印象讲的是他的真实经历,比如新疆人在外地租不到房等,很隐晦地避开了集中营的事情,最后以“大家想看看真正的新疆是什么样的可以自己来新疆看看”作结尾。他很聪明,知道绕开那些会被狙的话题从周围证明一些事的真实性,他也“不够聪明”,因为“聪明”的人根本不会去触碰这些话题。他的发言可以说足够温和,但当时那个视频也没过一天就被删了。昨天那个视频其实也是这样,结果今天看不出所料视频被删人被禁言。我觉得真正戳到的是那句“2020年后全国人民因为疫情所进入的戒严状态就是新疆人为了对抗恐怖主义所经历的”。我其实理解他的这种“温和”,因为我们都知道“不温和”的代价会是什么,作为queer,作为新疆人,他的身份足够“敏感”到很轻易被消声,即使像他这样“温和”的正常人的发声也已经算得上难能可贵。我甚至可以想象这次的发声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有可能被房东赶出去,有可能被国安监视,永远无法在网上发声,而这一切都是以我觉得“温和”的发言而引发的。我没办法责怪他的“温和”,这种“温和”的代价对他来说是惨重的。我们失去了一个简中正常人的声音,而他失去的和可能失去的东西,都是我作为汉族人难以想象的。
除此之外他的每个视频有很多黑色幽默,非常值得一看,他其实活得很透彻,可惜在这个国家真相只能暗示,而不能口述,如果你真的看过这个国家幽默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灵魂的颜色是悲哀的,他们的笑话会让你想哭。
在油管上看到有人备份了昨天的视频,链接我放在下面,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s://youtu.be/IPjIYFnGcQc
"对于中国当代的百姓来说,“活生生的现实”是什么?“盛世”和普通的农民、普通的民众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当代叙述中,我们听得最多的也是“盛世”“大国崛起”之类的词,看到的多是锣鼓喧天的升平歌舞,并且,就经济发展而言,这也并非言过其实。但是,如孔飞力所言,这一经济发展及由此滋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对民众社会意识的影响却未经探讨。经济的发,贸易的繁荣、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并不意味着一个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致富时,即使致富,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更幸福、更安全,也不意味他的存空倒更大,反而可能面着环境更为恶当、生存压力更大和安会感丧失的境况。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低下更是折射出社会结构不稳定和精神意识的不健全。"
-- "出梁庄记"
十年过去了,太阳依旧是那个太阳,新鲜事也依旧没有出现……
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还能否出版?我还得庆幸我有自己的站点能发出这些文字,放在国内大平台上,可逃不过锁隐的命运。
一件小事:
J是我十多年朋友了。我采访了他,沟通好了,全化名处理,所有的相关信息都是瞎写,男写女,二十写三十。
他看到稿子,尽管无事发生,但他很激动。因为之前因为他们医院在查谁泄露了邬主任的病历,他有些神经紧张。一个接一个电话微信逼着我找平台改稿删稿,看到被自媒体搬运走了,就逼我一定去解决,尽快解决。前天晚上我和编辑到处问,到底谁认识狗逼网易号,谁能帮忙找人删一下网易号的违规搬运。
J激动起来,质问平台的编辑们是不是有境外势力。我震惊得愤怒。知名高中+复旦八年+牛逼医院,就带来这个么?一言不合就扣帽子?一言不合就谈成分?
J质疑我。说你就是扭曲受访者意思。我说你不要再challenge我职业道德。我写出来的,我都能prove。是不是事实你心里不清楚么?
他本就觉得所有媒体都是傻逼,只有我不是,因为我是他朋友。现在我也是傻逼。他说你们写这个有什么用?大众知道医疗资源调配不公平有什么用?你写这个有什么意义?
我没搭理。就当PTSD。
去他妈的!
J在两周前问我,为什么健康云的结果要造假,我早就说了,和你们拒绝采访的逻辑是一样的。他们不觉得大众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因为大众知不知道,他们都会用最快最专业的方式去解决,大众知不知道,不影响这件事的处理进展,知道了反而产生不可控因素。
上个月,我一个发小,机长,突然打电话给我,教育我一个小时,说你们媒体写空难有什么意义。我们航空业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媒体,不是靠大众,不是靠你们怎么想。
这就跟现在鼓励媒体写内参一样。公众的知情权从来是不被鼓励存在的。
写内参是你这行的本职么?你的职责不是为不能发声者发声么?你的职责不是为历史留底稿么?你的职责不是给大众以信息么?
我纳税了,市民们都纳税了。进方舱的是普通人,坐飞机的是普通人,被抓走的是普通人,普通人为什么不该知道这些?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在中国做严肃新闻,整个就是在做慈善。2022年4月,财新就是最大的慈善机构,丁香园、中青报、极昼就是三个大慈善家。咱就说,这波媒体报道里,不是口述体的有几个?你能说他们不配看严肃报道吗?他们在过去十几年里,看到过几次严肃报道?
2022年4月,我豆瓣号也没了。我是挺后悔的。小号说一篇文章好看,结果被举报,连坐了大号。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