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无性恋的至暗时刻 

别着无性恋徽章出门被陌生人问:这是什么国旗?

给非酷儿朋友介绍无性恋以试探对方态度,对方说:啊无性恋怎么还会有性欲,不理解

和酷儿朋友出柜,对方说:很好啊,不过我还是超爱sex和高潮啦❤️

和同是无性恋的同性好友成家(QPR/PLP),酷儿朋友:你们真的不是一对吗?非酷儿朋友:哦就是室友嘛!

和别人解释什么是无性恋,对方:那到底是喜欢男的还是女的呢?

想跟人出柜是无性恋,先苦读了三本书想好怎么科普和回答对方的问题

和别人出柜是无性恋,先科普了三小时什么是无性恋

和家人出柜是无性恋,家人听完说:所以你还是会(跟男的)结婚吧?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自己是无性恋,点进主页发现是6b4t脱性缘的terf

Z-Library最新推出了Z-Points服务,其中包括中国的五个点。

这项服务主要提供纸质书籍分享,用户只需将闲置的书籍邮寄到Z-Points(Z点)即可。

随后,Z-Library将对这些书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果法律允许),并寄送给新的读者。

简而言之,用户可以将闲置的书籍邮寄给Z-Library的指定地址,也就是Z-Point。

在中国,这五个点位分别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浙江省杭州市、重庆市、陕西省西安市和上海市。

具体地址可在此链接找到:zlibrary-global.se/inter-libra

之后,用户需要通过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或使用上述链接提供包裹的详细信息,例如快递单号、尺寸、书籍数量等。

具体流程如下:

将书籍发送至Z-Point仓库。

在系统中进行注册并妥善存储这些书籍,直到将它们发送给其他读者。

使用Z-Library PREMIUM账号支付运费。

一些会被我认为恰烂饭或没脑子的行为:
文字博主接心理咨询app广
护肤博主接mistine防晒广
审美博主接福斯曼牙齿矫正广

这是第二次删除一个微信好友。
觉得能用上我的时候就噼里啪啦丢一堆问题,而在我低谷的时候连安慰都草草敷衍,实质性的帮助从来没想到过给我。把一个人当人脉还是当人对方是有感觉的,更何况这种完全不加掩饰的功利性交流真的让我觉得被消耗得很厉害。
第一次删人还来问自己做错了什么还以为被拉黑了,第二次删人过了很久也没有下文,估计也不会再有下文。我希望这位好友已经实现了她的目标而再也用不到我,即使没有也不必再多说一个字了。

因为一度过于肥胖+家族遗传糖尿病,导致我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血糖焦虑,停了一周二甲双胍后今天终于去医院做了空腹血糖又做了糖耐测试,一切正常,警报解除,开心。
但是吃完饭仍然会非常流畅地去放药的抽屉找二甲双胍,这个习惯大约一时半会是改不了了。

本来爱情发生就是很低概率的事件,不真正把对方作为和你平等的人来看待的话我觉得都不会产生爱情,最多是一种对物件的喜恶罢了。看不到对方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只会把别人作为物品进行考量。很多人心智一辈子都停留在儿童时期ego-centric阶段,无法理解拥有思考和情感和他人是怎样一种存在,对别人进行标签区分,甚至对自己也进行标签划定,看不见别人甚至看不见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自然也谈不上去爱。很多人迷恋纸片人,有多少是因为纸片人缺少真实人类的真实复杂性而变得容易预测?塑造得再立体的纸片人,都没有在真实世界中生活的体验。我自己看虚构作品有一个筛选标准:故事必须交代明白人物的钱是从哪来的、靠什么为生、收入是不是符合常识。没有写清楚这点的故事,在我看来人物都假得辣眼睛。现在看来这条标准还适用于真实人类,所谓不食人间烟火真的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话说回来,爱情也不是必需品。不想爱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爱情也只不过是人类诸多关系的其中一种罢了。借着神话和贬低爱情给自己贴标签看着挺辣眼睛的。

我自己是非常享受爱情的人,不如说我对所有情感都想深刻体验。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人类生活的本质意义。

ems要交税的话在zfb搜个人物品税款支付就不用交10块钱手续费了也比小程序和网站省了好多步骤来着

刚发现两个大大提升上网体验的插件:

1.Read Aloud: A Text to Speech Voice Reader。或者任何一个可以朗读网页文字的插件。读英文文章的时候我自己干读就读不下去,但有了语音朗读就顺滑多了!是学习英语的好辅助。

2.Vimium。作用是用键盘操作网页。我还在探索,目前用到的功能是按F可以标记当前网页所有可以点击的插件。类似于office的alt快捷键。解放鼠标手,用键盘操作网页,尤其上下滚动的时候非常好用。

@board #长毛象安利大会 #长毛象安利交换大会

啊啊啊一个口腔医生说,打磨牙齿时你尝到的烧焦味就是骨灰的味道。啊啊啊啊我居然尝到过好多次死后的味道了。

天呐,照着简简厨房的食谱做出了我吃过口味最轻盈的提拉米苏,出乎意料的成功,超级好吃,光顾着吃都忘记摆拍了。虽然照片丑但入口真的很惊喜,推荐所有人都去做做看!

显示全部对话

之前和亲友聊,都认为“情绪价值”这个词一开始是具有反抗性的,用于指出女性在无偿的家务劳动之外还被要求无偿提供情绪劳动(创造了情绪价值),但在国内语境里很快被收编为一种个体主义话语,逆转为了“有用”与否在于是否能给“我”提供情绪价值。这两天微博上关于那个“如何让太太为我(无偿)产粮”投稿展开的讨论里有人一针见血地戳破了其中“情绪价值”话语的强卖高利贷本质。
最初“情绪价值”的出现是呼唤exploitative/unfair的关系(e.g.传统家庭分工)回归reciprocal/fair,但当下国内语境里不但没有回归reciprocal,还进一步把关系扭曲成transactional了。

这一本《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称得上是我的年度好书了。赫塔•米勒的文字频繁刺破我的心。她写罗马尼亚人在独裁统治下,开动脑筋,想出以沉默为不可被禁止的方法。“但沉默使我们令人不快,说话让我们变得可笑。”我以能在中文世界看到这样一本充满尖锐隐喻和充满人性关怀的书,为今年阅读的最大乐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分明感到我们正处于同样的高压和沉默中。“我不喜欢‘故乡’这个词,它在罗马尼亚被两种人占有着。一种是村里的施瓦本波尔卡男人和道德专家,另一类是政府的机关干部。” 我简直瞪大双眼,因为我也老是说,羡慕丹麦人在丹麦,而我已没有故乡。这本书不适合睡前读,大脑被反复刺激变得兴奋,可惜我已经这样做了。

好难再找到一本对自我经历有如此敏感和尖锐点评的中文书啊。“国王蹒跚,人家以为他在鞠躬,其实他鞠躬的时候在杀人。”更多露骨的话,我甚至也不敢在这里引用。要从中文世界看到这样具有批判和反思性的文章,好难好难。

她在前言里特意写给中国读者:“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有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

#长毛象安利大会

索引文章写好了,现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介绍
(2)两种学习方法的演示
(3)使用chatgpt来学习英语
(4)检验是否能够使用chatGPT来进行该内容的学习
(5)相关工具的安装和使用

@board
@runrunrun

my-repo-p515-au1l3ttsh-blackst

#使用ChatGPT辅助学习

再让我看到“向下的自由”、“服美役”、“服弱役”、“服礼貌役”、“擦边”、“媚男”这些傻der话我真的不会再给任何好脸,女的太好说话给惯的是吧?男的踩女的,女的也来踩女的,你看看把这些屁话怼男的脸上他们会搭理吗?你敢对男的说这些话吗?也就是女的一被骂就认错就反思才养出来一群看人下菜的女爹,现在男的都学会用“驴”来骂女的了。我请问这群人除了帮男的骂女的、给粉圈扯头花增添新话术之外对女权主义有任何实质性贡献吗?谁信简中激女那一套我笑谁。

妈呀那个指西针怎么是个恐跨论坛,真的会恐这种恐跨人 :ablobdrool:

读到纪伯伦这段诗:

宰杀牲畜时,你心里要对他说:
“宰杀你的权力,也会来宰杀我;我也会同样被吞噬。
“把你交到我手中的法则,也会把我交到更强力的手中。
“你我的血,都不过是浇灌天堂树的汁液。”

几乎立刻想起古希腊古风时期的雕塑“荷牛人”(Moschophoros/calf-bearer),把这个概念visualize得非常清晰但完全不血腥。Richard T. Neer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在他的Greek Art and Archaeology里略过了The Emergence of the Classical Style in Greek Sculpture中许多细致分析但保留了这一部分):对比牛犊暗淡无光的下垂眼睛,人的眼睛镶嵌了石英,闪闪发亮,与他脸上得意洋洋的表情一起展现了人与被献祭动物之间的权力关系,但“他”本身又是献给神明的贡品(votive),在神与人的权力关系中人又成了被献祭的对象。这个双重关系被明确地表现在牛犊的小腿和人手臂组成的X交叉上,这个姿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牛犊的腿得被扯断),雕塑者必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仍然选择以放弃“真实”的代价去明确表达这个概念。

(图片来自wiki)

不知道是我运气差,还是代购不靠谱,还是人肉本身就没想象中的那么稳,总之我找过4次港澳人肉,3次都出问题。一个销毁了我的本,一个是代购被查直接撂挑子让转寄给别人带回(价格翻倍还要额外承担转寄运费),一个是觉得关口太严无限期推迟带回。但是共同点都是贵得要死 :blobcatknife: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