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wenwen12 转嘟
wenwen12 转嘟

留守郑州富士康的人

#富士康 燃次元获悉,事件发生在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厂区(下称“港区”),该厂区有员工超过20万人,是富士康最大的一个工厂,主要生产智能手机。在当前iPhone14系列生产季,富士康港区承担重任。也因此,从10月初……(来自微信公众号-燃次元22/11/05)

阅读原文:mp.weixin.qq.com/s/NWgHD-2oVBV
备份1:archive.ph/wip/8Heyl
备份2:web.archive.org/web/2022110607

wenwen12 转嘟

@cannedonion 跟您多聊了两句我的想法更系统了一点,总结一下的话:

一旦开始工作,首先需要做好自己的规划(不管有没有危机都需要做的):
- 检视自己的保障(医疗、养老、意外等)是否充足,可能包括所在国提供的公共保障、雇主提供的保障和自己额外附加的。如果不足,优先补足保障;
- 掌握一些生涯理财规划的基本原理并尽早开始进行理财。

危机状况下可能要额外考虑的:
- 检视自己的身份/居留状况是否和雇佣状况相联系,是否有离职需要离境的风险(eg新加坡工签离职即需要离境);
- 了解自己一旦失去工作,还能获得哪些保障(eg美国医保大部分由雇主提供);
- 检视自己的资产和负债状况,试算资产贬值或收入下降时是否会导致个人的债务危机(eg房产价格下跌银行需要针对住房贷款额外征收保证金、降薪导致还不起贷款等等)

大概率会发生,我们却没什么办法的事:
- 签证或获得居留资格的难度上升;
- 没工作的更难找工作,有工作的很可能更卷;
- 排外可能加剧,犯罪率可能上升;
- 一旦发生战争或政治动荡,已经建立好的保障安全网也可能受到威胁。

wenwen12 转嘟

别人转发的一个骑手群里的消息,璧山有名美团外卖员送餐迟到被顾客连捅几刀,官方工作群里禁止其他骑手讨论。点开视频,穿着黄色工作服的年轻人捂着肚子在地上翻腾,旁边是一大滩鲜红的血迹,周围人声嘈杂叫着打120打100,背景里的路面很不平整,房屋似乎是一排平房,行凶者大概是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底层小市民。近来点外卖骑手构成明显更加复杂了,有看起来比我还年轻的女孩子,有戴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有用手机不熟练还不知道怎么点已送达的阿姨,有像我爷爷一样黑瘦干瘪的老头。经济下行不是统计表里轻飘飘的数字,犯罪率增长也不是简单的一句论断,太难了,一切都太难了。

wenwen12 转嘟

感觉新一代网民对技术的理解越来越倾向于浅尝辄止…不,应该说是对所有非自己负责的专业的东西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以前我也是在线查找观看的人,直到被大小部门或企业的新东西狠狠敲醒,才最终选择回归本地化。
越是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的运作原理,就越发能明白为什么有必要买上大容量的硬盘本地离线储存资源,在厂商们打着万物互联云服务的时代逆流而行回归本地化,因为只有在自己本地设备上的数据才是自己的。
有人被WPS扫盘删除文件逼得转用Microsoft Office/Open Office/LibreOffice,有人被360弹窗又弹窗逼得转用Windows Defender,有人被QQ音乐/网易云音乐的开屏广告、专有文件格式、强塞的短视频流之类逼得下载转用论坛,听歌则是本地文件导入本地Foobar2000曲库/GIMP曲库,有人因为审查阉割的正版番剧受害而转用BT P2P下载。
只能说环境逼迫我做出了进化。
或许他人看来这是舍近求远,毕竟用OTP部署再用kms服务器注册Office、使用一个不会时刻彰显自己存在的杀毒软件、用古早的BBS搜FLAC的歌、用iTunes扯着数据线往手机里导入音乐、用PT站挂着好几TB的种子、找对应番剧的外挂字幕文件、组建RAID 10磁盘阵列,实在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
但在我看来这种“偏执”的追求能让我远离广告,远离弹窗,远离无效的设备资源占用,远离付费会员制,远离删减的所谓正版。
唉…写这么多也不知道写了个啥,图一乐吧。

wenwen12 转嘟
wenwen12 转嘟

没有得新冠,但有后遗症:

1.开始觉得出门犯法,至少是在违法边缘试探,出门要先想自己有没有资格(核酸证明),没有证就像裸奔,无证出行,走在街上跟做贼一样心虚

2.现在对家的概念不再跟以前一样了,以前觉得家是个唯一真正属于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现在知道了,原来有人可以随便不让你出去或进来,你以为属于你的东西,其实并不真正属于你。以前进出小区就是正常出门和回家,现在过门岗都觉得是得到了他们的允许,心里甚至有点庆幸

3.有一次从刚从餐厅出来,走了几步,觉得脸上好舒服,还在想是怎么回事,反应了几秒,啊 原来是风啊,然后再反应过来,是忘带口罩了

wenwen12 转嘟

曾经中央的瞒报让武汉的疫情蔓延开来。后来的清零似乎又体现了制度优势,在美国每天死亡1-2千人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国人却可以不戴口罩,不担心感染。在两年后,中国的防疫愈演愈烈,让中国百业萧条,民生困顿。
3年后的今天,新冠的毒性已经大大减弱,在海外的中国人都明白新冠的社会危害已经降低至与流感相仿。可以内地的管控却越来越严,惨剧在各行各业各省各市轮流上演。铁拳的出拳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猛。

我曾经去过不同的国家,并不觉得一些民主国家发展得有中国好,也曾经目睹了民主自由地区效率低下的弊端。疫情后的3年让我重新审视极权体制中国繁荣的背后:
1. 中国繁荣的代价。中国有6亿农民每月的收入不足1000,城市中产看不到农民的生活,甚至看不到城市里在血汗工厂的底层。中国城市的繁荣建立在下层百姓的剥削上。底层百姓相当于当年美国独立战争前的黑奴。
而且中国的繁荣带来极大的政府负债和房地产泡沫,不能可持续发展,透支了中国的未来。
2. 制度的底线。好像一个人交友,不能仅看高光,要看看这个朋友的道德底线。
中国的底线是上层的权力没有制约。在上升期大家的感觉不明显,但只要过了差不多十多年,出现某些危机,都会出现大规模的民族悲剧,且毫无纠错机制:三反五反让无数无辜上中阶层的人惨死;大跃进让至少三千多万中国人活活饿死;文化大革命;八九事件;计划生育;新疆改造营,一直到今天的新冠。

民主或许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民主肯定不是最差的制度。

wenwen12 转嘟

现在的情况就是,任何一起社会事件都极有可能发展为反党事件。
四月之声是反党事件,铁链女也是,唐山打人也是,四桶桥也是,郑州富士康也是,兰州三岁小孩也是,呼和浩特跳楼也是。
无论什么事情一旦发生,民怨沸腾,共产党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其定性为反党事件,这个组织同时具备清醒的自我判断和极端的被迫害妄想症。

wenwen12 转嘟

五问首尔踩踏事故➡️热搜铺天盖地
三问呼市母亲跳楼➡️暂无查看权限

那句热门评论深得我心:写尽天下太平事,不肯俯首问苍生。

wenwen12 转嘟
wenwen12 转嘟

呼和浩特那个撕心裂肺哭喊着把门打开的女孩,武汉那个追着救护车跑哭喊着“我没有妈妈了”的女孩…… 

我想把视频录屏下来,记录。可是太心痛了

wenwen12 转嘟

#zlib补救措施们
目前已有的搬运项目可以参考 bbs.yibook.org/d/77-z-library-

其他电子书下载网站可以参考 nav.yibook.org/

据称使用 TOR 仍可访问下载,关于 TOR 可以参考 yibook.org/post/zlib-tor/

Z-library的9.29离线版种子+书目
aliyundrive.com/s/9tLs9mhbpF3

Z-Library-All书种
aliyundrive.com/s/PZcKvCqCnzn

zlibrary电子书10月31号整理
aliyundrive.com/s/KMBUF47M2ab

Z-library网站9月29日离线版种子+书目【约2300万册】
aliyundrive.com/s/a3Tgi7YFu6J

wenwen12 转嘟

Z-Library 声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书图书馆,虽然亚马逊可能会对此提出异议,但供访问者欣赏的内容并不缺乏。 Z-Library 拥有 1080 万本电子书和近 8900 万篇文章,是一个强大的资源,但在印度,问题摆在面前。在一家出版商在 Z-Library 上找到了 10 本书后,法院命令 ISP 封锁该网站。
在线吸收知识基本上是免费的,但那些策划知识的人可能对他们的作品在哪里、何时以及以什么价格提供他们有自己的计划。
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出版商来说,这个问题大多会自行解决,但对于那些考虑到更多限制性产品的人来说,比如实体书销售或数字订阅服务,更广泛的互联网可以证明是一个颠覆性的竞争对手。
数以百万计的科学论文、小说、教科书和杂志现在只需点击几下鼠标,使得 Sci-Hub 和 Libgen 等未经许可的网站广受欢迎,并成为反盗版执法的主要候选者。事实证明,这些平台不可能关闭,因此出版商会定期获得法院禁令,要求 ISP 实施封锁。
torrentfreak.com/z-library-98m

wenwen12 转嘟

@grapedreamer @echo_lkp

德国总理朔尔茨:中国同意批准BioNTech新冠疫苗用于在华居住的外国人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后于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同意批准BioNTech SE的新冠疫苗用于在华居住的外国人。
cn.wsj.com/articles/%E5%BE%B7%

wenwen12 转嘟

中国真的将会有得打mRNA作为加强针了? 之前不遗余力黑mRNA疫苗,现在给大家打大家能接受吗?
不过真的作为加强针打的话,大概真的是要放开的信号?不过现在要打也实在是太晚了,今年冬天能让大部分老人都接种都够呛。如果是真的,说明中国高层至少认清了:作为免疫洼地的中国,无论怎么清零,迟早都会被大规模感染一次。而国产mRNA疫苗又出不出来。与其到时严防死守依然数据难看,不如先打上一波亡羊补牢吧。
很好奇,如果不打的话,这次进口又是为何?给赵家人特供使用?
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

wenwen12 转嘟

“蜂群崩溃问题在 2007 年左右变得比较显著。很多国家的蜂群突然开始衰竭,最终无法为所有依斯它们的农作物授粉,这其中白括苹果、草莓和其他多种农作物。鉴于蜜蜂授粉的经济意义,人们深人研宄蜂群“崩溃”的原因。这一定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但是衰竭发生得非常突然。是寄生虫导致的吗?还是真菌?化学毒素?我询问巴伦时得知,他们已经开始有头绪了。
所以导致这种崩溃的因素是什么呢?他表示,根据他们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崩溃并不由单一因素导致。相反,在过去很多年间,蜜蜂承受的生存小压力日益增加,比如更多的污染物、更多新的微生物、更少的栖息地,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这些压力在不断积累,蜜蜂还是能应付。蜂群更加努力地授粉,以此来吸收化解这些压力。虽然蜂群看上去没有承受多大痛苦,但它们缓解这此因素影响的能力在慢慢衰竭。
最终到了一个关键节点,蜂群开始崩溃。他们崩溃的方式非常突然,也极为明显,并不是因为某种害虫突然扫过,而是因为它们吸收压力的能力已经耗尽。”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wenwen12 转嘟

『Scott Kennedy:中美关系还有回头的可能吗?』
甘思德 (Scott Kennedy) 博士是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及中国商务和经济董事项目主任。作为中国经济政策领域的顶尖专家,他频繁往返于中美逾三十年。甘思德博士的专业领域包括产业政策、科技创新、企业参政议政、中美商贸关系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甘思德博士9、10月在北京、上海一共待了一个月,20大开幕后的10月18日才回到华盛顿。他是疫情开始后少有的到中国访问的美国智库资深研究员。今天我们很荣幸请他来给我们谈一谈这次中国之行的收获和对20大的解读。(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24-text
聆听播客: :sys_link: buzzsprout.com/1982525/1162726

#不明白播客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