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整个描述过程中,政府(中国共产党)是隐身的,明明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防疫政策害得长期没必要的封控,死要面子搞清零,又不给企业兜底,最后外资也离开,企业也破产经济凋敝。企业不得不裁员,为什么?企业不许hr说这是裁员,也不能说大环境不好引起恐慌,为什么?那些员工被裁掉之后又该怎么办?如果是在劳动法律机制健全工会强大的发达国家,这些都没有可能发生的,但在这里劳动法不是为了保护劳动者而存在,学法的人最后也不一定能用法来保护劳动者,甚至有可能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文章回避这些问题,我认为已经可以很清晰地勾勒出大象的轮廓,能够理解这是在内陆简中审核下能够表达和暗示的极限,我喜欢正面连接的文章,他们有时用“角度”的方式回避房中象太自然,会让人忘记它的文章在回避。这是他们文章独特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悲哀,文章戴着镣铐跳舞,并不赞美镣铐,而是不经意露出镣铐下的瘀伤和血癍,希望你能看出有人在受苦,而他们为此悲伤和绝望,他们在传递处于不过审边缘的“情绪”,而这些情绪也是当下的统治者所恐惧的。
看了端传媒那篇《被封杀的台湾乐团》,查到一些“404乐人/乐团”,水平良莠不齐,但原因大都相似,欢迎补充。
大陆
盘古、军械所、巴主席与云母逼、李志、与人、EXITA、Lows0n、小艾EYE、晨星音乐事工、驳倒(布鹅岛)、阴三儿、吴亦凡
香港
达明一派、何韵诗、My Little Airport、serrini、VIIV樂隊、林律希Barry、林夕、永远怀念塔可夫斯基、Boyz Reborn、黄秋生、杜汶泽、阮民安Tommy、徐若瑄、LMF大懒堂、KingLychee荔枝王、琼枝乐队
台湾
陈升、那我懂你意思了、脆弱少女組、拍谢少年、约书亚乐团、赞美之源、闪灵、乱弹阿翔、1976、Green!Eyes红眼乐队、浊水溪公社Loh Tsui Kweh Commune、Digihai低级嗨、光景消逝、妮波寺、牛皮纸、糯米团、表儿、新宝岛康乐队、Fire EX.灭火器、达卡闹Dakanow、大支、阿弟仔、回声乐团、马猴乐队、BB弹、八十八颗芭乐籽、SM大乐队、勒令乐队、Spunka、OI
马来西亚
黃明志
西方
陈芳语、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Björk、Elton John、Clione-index、Invisible Man's Deathbed、C-Murder、Dokaka、Strike Anywhere、16 Reasons、I.R.I.S、Softball、Frenzal Rhomb、Natural Living、Nevada 51、Quizmaster
从王剑那看到个上海老太太跳楼的事,说她一生“没有自己的子女”,“把丈夫的儿子和侄子当亲儿子的养,丈夫死后她靠捡垃圾把孩子养大 ,给他们买车买房,自己老得走不动路了,却没得到他们任何的照顾“,说她一生行善很受尊重,但没有什么报道,“媒体失去媒体的功能”。
怎么讲呢,这种事强国肯定不能报啊,不然让一些女的清醒起来不拼死拼活卖力养儿子、养别人的儿子、给自己博个光溜溜的”善“名,可怎么办?养儿防老的谎言戳破了,可怎么办?”女人不结婚生孩子,等你老了怎么办“型恐吓被戳破了,可怎么办?
毕竟老太太要是当初不给别人养儿子,这些钱车房都攒自己手里,怎么可能会没人照顾?多的是人千里迢迢来认奶奶好吗?
”晚景凄凉“的女人目所能及全都是有家有子的,不说这个老太太,当初微博广传的那个“2元宿舍”也一样,在那里的每个女人,都有老公、有成年儿子,但都没家,没钱,无处可依。再者,徐州8子女,陕西铁笼女,哪个不是”有老公有儿子“?
骗女人”不结婚就晚景凄凉“,倒让我看看,哪个不婚不育女,能有上述这些人凄凉?
此地浸透各种吃女人的谎言,更可恨的是铁证如山的重重事实面前,还有人闭着眼行骗,还有人闭着眼上当。
@normanzxy 变态辣椒RebelPepper
@remonwangxt
·
2h
“未來五年”轟動微博,胡錫進還説什麼刪掉“未來五年”的修改是順應民意。你怎麼就知道刪掉“五年”不是“無限期”的意思呢?
《【网络民议】未来五年,勿念未来,将是无期徒刑》
蔡奇强调“未来五年,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一“防疫五年计划”的表述让不少网民大为震惊。很快各大官媒删除了原报道中“未来五年”这四个字。目前,微博平台正在清理网民对于此事的言论,同时将大量消息关评,还删除了话题“#未来五年”。
...
@normanzxy 认同落脚于“隐私权”存在论证漏洞,但说推翻罗诉韦德案是推动继续进步的标志,恐怕脱离了现实。个人认为未来几十年宪法保护堕胎权的路已经断绝。
归根结底,把这次推翻归因于此案论证不严谨是错误的。罗诉韦德案经过49年,在民意层面早已被默认为宪法的一部分。成功推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最高院6:3的失衡,致命的漏洞不在案例,也不是法律依据,而是制度本身:大法官候选人能公然在国会听证会上撒谎,总统在一任期内能合法提名三名大法官,意味着分权与制衡已经系统性崩塌。就算堕胎权当初作为天赋人权被旗帜鲜明地嵌在第14修正案,在保守派垄断的情况下同样能被投票推翻。
而指望重新立法当然是带着“不破不立”的期许,但这五十年来依然无法实现,甚至连避孕权、男同性性行为等争议性远不及堕胎的权利,最终都只能依赖案例进行同样曲折的论证。不是因为懒惰,而是美国国会选举制度对少数派严重偏袒,要达到修宪门槛根本不可能。
不少人期望通过中期选举翻盘,但个人认为,那不过是再次把锅甩到自由派尤其是女性选民身上。现实情况有点像女孩面对一群暴徒,只靠一枚破烂的护身符勉强保命,四周围满了26头饿狼举着trigger laws蠢蠢欲动。现在把唯一的保护拿走,实在很难自我安慰:这是好事,这样她就能学会自卫,名正言顺跟恶狼打一场!
堕胎权在美国之所以只能是一道初中辩题,因为不具备任何现实性和理性讨论的基础,五十年来双方几乎没再推出新论点,所有可能的交锋已形成教科书般的观点列表,最后只剩下无解的两极立场,这也是为什么连Alito的草稿也对堕胎的道德性避而不谈。期待宪法依据归零后能重燃讨论热情,通过意识形态的碰撞,从女权角度确立堕胎权的正当性,恐怕高估了双方对话的可能性。
《王局拍案|我的1989之七:回武大后6月7号在高自联会议上主张空校,决议通过后第二天被推翻》
天安门广场,1989.6.10 全是坦克
经济学人广播关于上海封城自杀率的报道:(第三段)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6No48v9I6rWz8O6Z5pjJ9
《新默存|“平庸之恶”不平庸》
如果我们把“极端之恶”与“恶的庸常化”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阿伦特的思想就比较清晰了,那就是,极端之恶导致恶的庸常化,而恶的庸常化反过来又为极端之恶添砖加瓦。这两种恶都是骇人听闻、不可容忍的,但我们要明白,极端之恶才是根源,恶的庸常化只是它的一个结果,一种表现。
...
《【重温】财新|律师何为?——专访张思之》
中国知名律师张思之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24日中午去世,享寿95岁。他先后为一批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的人辩护,包括被指控为“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郑恩宠辩护,为蒙受不白之冤的聂树斌的家属提供法律援助,这些案件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但他在法律界却被尊称为“中国最伟大的律师”。财新旗下的《中国改革》杂志曾在2012年对张思之进行了长篇专访,在张思之去世的今天,让我们重温这篇文章。
...
对于国家暴力机器的执法机关,一个手无寸铁身患疾病的老人要去袭警,连以卵击石都称不上。然而这个警察却要倒地,假装自己是如此不堪一击。明明自己是石头,为什么能这么娴熟地装起“鸡蛋”来? 看了这位微博挖出来的丹东市的财政收入才知道,丹东市罚没收入是当地重要财政收入,达到了5亿,占比6.2%.而一个正常城市也就1%-2%左右。所以这个就是一个讹人的城市,警察就是他们讹人的工具。连警察都要靠碰瓷等手段搞创收,很难不去怀疑这两三个月以来,他们依靠疫情无限扩大手中的权力,获取了多少利益?印证了那句话:“如果政府能在紧急状态中夺权获益,那么政府就会自己制造紧急状态。” 丹东瑞丽等边陲城镇就是最好的例子。
https://weibo.com/6648750563/Lz2cbxff7
这位协和医生do先生的微博里刊登了不少丹东本地人的投稿,叙述封控60天以来遭受的非人的生活:快递高铁被封,人被关在家里想跨区买点物资“比出国费劲”,封城之前一个星期刚刚成立的保供公司给全是人提供物资,有人的只收过一次,大部分还是得加价团购物资。因疫情要拉整栋楼去隔离结果拉错了楼的,。因封控得病得不到救治死亡的,受不了自杀的等等。本地人尝试发声发短视频等都被删吵不起热度。封控60天做了五十多轮的核酸每日也就各位新增,累计也就90例。 事情到现在能上热搜竟然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丹东人现在可以喘口气了,但是下一次呢?谁来做这个“袭警被拘”的人?
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315659190,4783545244977021.html
一年過去,大樹既傾花果飄零的香港民間媒體:
整理by蕭雲
已經開枝散葉的種子
阿果( bit.ly/3tRDtdl )
米紙( bit.ly/3xMIaq5 )
體壹( bit.ly/3yeNfJ8 )
娛壹( bit.ly/3HLKdiS )
陳零( bit.ly/3xKQFSJ )
股榮( bit.ly/3nauPmv )
記者 K( bit.ly/3nesJSF )
大城誌( bit.ly/3nboeIx )
追新聞( bit.ly/3xTwFgv )
法庭線( bit.ly/3tVB6GN )
ReNews( bit.ly/3HIjeEV )
餓底 TV( bit.ly/3tT3l8Q )
Allan Au( bit.ly/3OeSyhj )
慳啲啦( bit.ly/3Nk06Ou )
旅遊人誌( bit.ly/3Njsd0i )
The WELL( bit.ly/3tYe9mi)
財經拆局( bit.ly/3QG1C0l )
林妙茵 Miu( bit.ly/3HJ3LnY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