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供了几个案例挽尊()说留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改变对社媒的看法,比如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刚来的时候说墨尔本很乱,不过过了一段时间跟作者说黑人没什么危险的,她总在街上看到他们,但他们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
那我总而言之一下,远离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可以保持智商(
作者本人找到维多利亚州警方请求数据和事实核查,结果发现当年作案者被捕的抢劫案,案件地理分布没什么规律,不“针对亚裔”,而且作案者中白人占多数,非裔的抢劫案只占三十五起中的八起,而报案的受害者中亚裔只占三分之一。朋友圈和公众号流传的“非裔黑帮针对亚裔”就显得很可疑。
于是后来作者碰巧和六位访谈对象吃饭,她觉得她应该把这个数据给大家讲讲,结果她收获了尴尬的沉默,其中一个访谈者犹犹豫豫地说:但是目击证人都说他们是黑人……
作者的观点是,她认为中国留学生不仅是当地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也是加固当地种族歧视结构的施害者,他们会把“黑人”和“难民”、“危险”联系在一起(注意用词是黑人,这个词本身有种族歧视倾向),这种视野受到了阶级差异的影响。作者的分析是留学生来墨尔本追求中产梦——精英教育、品质的商业产品、友好的白人、安全的社区云云,结果贫穷的“黑人”给他们展现了和这个梦相反的景象,让中产梦破碎。
除了这点,前一章节有分析小留为什么会用微信这种社媒,然后社媒怎么影响他们,这个案例完全可以平移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小红书组合,感觉作者真懂小留和中国!我继续看(
在看象友转的播客里讲到的书Dreams of Flight,作者Fran Martin教授访谈了在墨尔本的女大学生,第三章蛮有意思,讲留学生群体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就是留学生们普遍觉得墨尔本很不安全,因为微信朋友圈和“今日墨尔本”之类的威信公众号经常推送被黑人抢劫之类的新闻。
2016年,今日墨尔本推送了一篇叫“重磅!警方:非裔黑帮瞄准墨尔本中国学生,作案数十起!警方承诺保护中国学生”,又推送了一些个人案例,留学生的朋友圈流传着一张标题为“危险,非洲罪犯”的海报,表示黑帮来自几个亚裔履历城市和区域的社会保障房区域。在墨尔本的老中留学生,作者访谈对象,纷纷表示觉得在墨尔本真不安全()
作者访谈了今日墨尔本的两位推文作者(一男一女),分别是墨尔本的媒体学和经济学博士,他们揭露说这个账号的新闻是流量至上,主要为了卖货,不做事实核查(并且很困惑只要事情是真的,为了流量夸大一点事实有什么错)。作者评价这个账号为“三流小报”
@emosweetonion 这可怎么办呢(?
Somehow我之前会觉得身边的人把性缘关系排在其他所有关系之前,有些人我永远约不出来因为伴侣在她们的生活里占比太高了。所以如果朋友突然从单身变成了有伴侣的状态,我特别怅然若失,有一种被打入冷宫(?)的感觉,大概就是“明明这个男人也没比我好,凭什么你要为了跟他谈恋爱牺牲跟我相处的时间”。但这一年发现在性缘关系里的朋友们不是放弃了我,她们还是很爱我(?)
比如之前房东谈恋爱我还难过了一下,不懂明明我陪他很久时间,为什么他会因为没见过两面的人变得特别高兴,而我没有办法带给他那种兴奋。这次他去date我已经想开了 女朋友会分手,但我不会(?)
并且发现我的朋友里有伴侣的人,和伴侣相处得好,但还是有很多时间留给我。对我来讲朋友才是更长久的关系哇,而且因为我所求的排他性并不那么强烈,其实增加了可持续性(?)并不想失去任何一个我爱的人
@anothersalticid 有先见之明!
米國司法起訴發現的手法:
"1. 有人拿著五十幾支手機,不同手機還有貼不同機密等級
2. 有人假冒是美國軍人,帳號好幾年平常都轉貼美國國防部,偶爾還會假裝宣稱自己在哪服役,但特定時間就會發言支持中國政策
3. 有人創了一堆白人帳號後大量加入美國各地的宗教或流行樂社團,然後偶爾貼親中資訊,例如香港暴民等
4. 上級會在特定時間給予任務,例如要在下班前貼出一篇自己寫的反對香港抗議的文章。
5. 許多人權運動者遭到這些帳號騷擾以及恐嚇威脅
6. 有完整的教學系統,新人進去會教要怎麼跨平台創大量帳號、用哪些信箱創、要怎麼假扮美國人等,還會考試確認所學無誤"
会有很多猫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