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lab 算卦,毕业论文
今天的咨询好让我感到安慰啊。咨询师提醒我,人只能为自己了解的知识和因此产生的行为负责。我成长以来并没有更好的关系榜样,尤其缺乏 queer relationship role model,so it’s hard to model after a good example。我需要从零摸索、创造关系的 dynamic。And it is a really hard task to do.
我一直难以原谅自己,总觉得 I could have done better。实际上 there’s no way I could have done better, because I didn’t know any better。既然如此,就原谅自己吧。我知道自己尽力了,有真诚对待、努力付出。这样就足够了。
關注今晚的重慶工友抗爭。回覆裡有個人說「這次他們要是失敗了,人生就廢了」。很多事情都無法用個人利益衡量,《安多》第一季裡有段話:「即使最不起眼的抵抗運動也能幫我們推進戰線」。
https://twitter.com/renminwansui5/status/1611753820630949890
wow
--
为什么陈留公主会加入针对大冯的行动中呢?大冯的生母姓常,常氏为冯熙生了两个孩子,即大冯和她的弟弟冯夙。大冯为冯夙谋划婚事,立意要让他“尚主”,就是娶一个公主。这时孝文帝诸妹中,陈留公主恰好新寡。《北史·后妃传》:“是时彭城公主,宋王刘昶子妇也,年少嫠居。北平公冯夙,后之同母弟也,后求婚于孝文,孝文许之。”大冯替弟弟向孝文帝求婚,孝文帝许婚,说明孝文帝对大冯仍然是信任和宠爱的。不过这一婚事的当事人之一陈留公主(即彭城公主)却是万般的不乐意,“公主志不愿”,就是看不上冯夙其人。只是既然孝文帝已许婚,身为后宫之主的冯皇后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公主的抵抗空间极为有限。正是被逼入绝境,且刻不容缓的形势,把陈留公主推向了皇后大冯的对立面,加入一个正快速发展的计谋网络中
无论如何,到太和二十年春,大冯的计划到了最后实施的阶段,障碍都已清除,结论呼之欲出。看得见的变化,第一步是小冯被废,第二步(只隔一个月)是元恂被逼谋奔。这些都属于重大政治事件,朝堂内外无人不知。然而有些同样重大的变化却是不那么容易看到的,知情者非常非常有限,那就是我们前一章结尾时所说的高照容之死。大冯派人谋杀元恪的母亲高照容,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元恂被废之前,建立自己与元恂继任人之间的母子关系。还是常太后、冯太后以来那个模板,不同的是元恪已经十四岁,不是不懂事的幼儿了。对于大冯来说,元恪的年龄固然不理想,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
虽然这些阴谋看着挺像封建小言情里的剧情,但随随便便就杀人的时代还是难以想象啊……
除了长女可能因年龄不合适,冯熙接下来的四个女儿都被安排进了孝文帝的后宫,这个事实本身表明,冯太后是铁了心要保证下一代的后宫控制权,绝不容从冯氏家族手里流失。
----
我滴个乖乖啊………………………………
睡前再看一会:
林氏入宫不是“以选”,而属于“没奚官”。不过在清除乙浑之后,冯太后应该会善待常太后的旧人,对林金闾的家人配宫者有一定照顾。或许这才是为什么她能够“得幸于孝文”,无论她是不是如史书所说的那样“容色美丽”。不过,等到她为孝文帝生下长子,等待她的一定会是灭顶之灾。与对待孝文帝生母李氏不同的是,这一次冯太后的行动果断而迅捷,拓跋(元)恂一诞生,林氏就被处死了。《北史·后妃传》:“以恂将为储贰,太和七年,后依旧制薨。”据《魏书·孝文五王传》,元恂“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抚视之,常置左右”。说明冯太后故技重施,把皇长子控制在自己身边。她就这样利用子贵母死之制,一而再再而三地控制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会有很多猫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