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扫了一眼时间线,好像大家主要关注的还是昨天胡锦涛被迫离场的问题,对今天公布的新班子谈的不多……虽然前者非常重要,但是后者可以说至少同样重要

很多反体制的朋友们只是把关注点放在习是否连任一事上,老实说在大多数清醒、认真的中国政局的长期观察者眼里,早至2017年十九大、最晚自18年修宪以来此事就是铁板钉钉的,因为后来也(很遗憾地)一直没发生任何能从根本上他的权力的事件。

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习当老大一事确定中国政治的一切主要内容就都被实际敲定了,这是很多反体制的朋友们共有的一种对于所谓的“独裁体制”过于简化的想象……习权力再大,毕竟不是通过直接的精神控制一类的超能力直接控制全国人民的超能力者,他的权力来源和基础是整个官僚机器,而这个官僚机器是由一大群人构成并运营的一个庞大的组织,因此,到底由谁坐在运营这一组织的关键职位上,决定了这一官僚机器会怎样运行:党的总书记当然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位置,但是级别更低、却也因此直接经手更多实际事务的其他位置,特别是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纪、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等其他政治局常委席位由谁来坐,其实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简单来说,如果这些位子上坐的并非习的亲信,而是团派或者江系的人,则说明习还没有那么大权力能将自己的人马安排到所有的重要岗位上,而这些其他派系的人走马上任之后也必然对习形成某种程度的牵制。此外常委中剩下的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二职虽然本身的职权较弱,但是政治顺位很高(中共就爱讲排名),其政治影响力同样不可低估。

实际上,十九大时虽然习扩大个人权力并打破规矩追求第三任的动向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可以通过当时选出的新常委班子清楚地看出,习的权力虽然扩大、但到底还是有限的:不但团派的李克强还继续留任总理,而且再加上汪洋、韩正团派总共有三人位列新常委,接近一半,也就是说十九届政治局常委班子在派系上还是比较平衡的,这也反映出习的“独裁”权力在5年前还并没有达到无人可挡、无远弗届的地步。
(未完待续)

这男的没病吧 课间在我后面晃什么晃我从平板里都看到你一直站在我后面看我 这算对视了吧吓不吓人啊你搞毛?

关于家庭相处的一些想法 

其实我现在看到“原生家庭”这个词都烦,因为它把沟通问题全部归因于其他家庭成员,而忽视了自己在这里面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尤其是当一个人使用“原生家庭”这个词的时候,ta会认为自己在思想境界上高于其他“把事情变成这样”的家庭成员。但是作为这个家庭中最高维的生物,ta真的努力试图改变过吗?或许ta觉得自己进行了尝试,但不耐烦的说教、抱怨和发泄其实不叫沟通。
可能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太多,人们越来越受不了那种无法干脆利落地处理的东西,比如悬而未决的男女朋友名分,三角拉扯,比如和自己思维差异明显却又不能一刀两断的父母。我理解,但是在给他们盖“东亚家长”标签的同时,我觉得你是有能力去处理或者改善这些事情的。你可以自己设定一个底线,在底线之上的问题都可以尽量去沟通解决,涉及底线的话我的建议是劝不了就别劝,拉远点距离只进行无关痛痒的亲情互动就好了。
我不准备在这条嘟里和任何人讨论“难道不是他们自己就有问题吗”“为什么要我来负责进步”这种话。是,他们有问题,他们亏欠孩子,他们典得不行,但我只说处理关系的方法而这方法是不需要在家庭成员间辩论对错的。
总之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你看着参考就行。

1. 每个人在自己的时代里成长的时候,都伴随着自己的局限性。面对父母的缺点,我建议往根上想,回溯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从而考虑怎样去改变,不能改变也起码知道了“不全是他们的错”,这样就不会让痛苦和抱怨耽误你太久。
我祖父辈几十年没有摘下毛主席像,言必赞叹党的政策好,因为他们没有自保的能力,只能时刻准备着,做一辈子的惊鸟或忠仆。我父母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成为民族主义者,会说“习大大都有白头发了”,说实话也挺正常的,我不打算苛责他们(虽然有良心多思考是个挺简单的事)。我觉得这种分歧处理起来很简单,既然没到会举报人的程度,回避就好了。
我不跟你论政,你也不跟我论政,同一张饭桌上,对别人输出可以,不要拉上我。咱们别聊这个好吧?讲不到一起去,你谈这个我会不开心,聊点别的。你如果一点也不体谅我,非要跟我扯国家大事,歌功颂德,我不痛快了也会当着所有客人的面辱骂猪头一百句(也确实这么干了),到时候你就能感同身受了。好,你下次还非得跟我硬聊这个吗?
平时我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同伴,没必要非在注定解决不了的分歧上和家里直接中门对狙。

2. 所以,你可以先解决情绪问题再酌情处理观点分歧。
我妈天天五点就吃晚饭,五点半后菜就必须倒掉,因为会有亚硝酸盐(……?!)。我没必要非得跟她争执到底是这几盘更毒还是你的腌菜更毒。
你给我留着菜,我晚点回来,吃或者不吃之后我自己来倒掉来洗盘子,不用你辛苦,但是你得留着菜,不然我在外面还得花钱吃更不健康的饭馆。好,解决了。
对错和立场我会在更有时间的时候去谈,平时给她讲点小知识啥的,但是眼下更重要的是先处理掉两个人的不愉快,不是论道,不是批评她看的公众号养生文章都是什么垃圾(插播一句,这种行为挺常见的,但会向父母释放出否定他们生活秩序的信号,我觉得不是很有必要为了个丁点大的事这么伤人)。我操,许多人能为冰箱到底该放热饭还是冷饭跟自己爸妈吵得面红耳赤,有意义吗,你就先考虑这件事应该怎么聊才能成功执行,才能两边都不会生气,其他的到时候再说。

3. 人经常会看不到自己。
我和我爸妈争吵的这么多年里一直以为自己特别先进,特别现代,特别理智,十八岁的某一天突然惊恐地发现,成长过程中,我妈的控制欲严重削弱了我自己的决策权和主体性,以至于我也在自己能做主的地方成为了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人,从效果上来说就很像遗传。之后我大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才能面对“我确实是这样的人”的事实,再断断续续地改。现在控制欲还是远胜常人(?),也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但起码不会影响到日常交往了。
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比如刚说的,你和你父母争执,你说他们看的那些微信文章都是些什么玩意。这种行为其实很像我们小时候,父母说你看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而且不要去纠结“可是那文章确实在瞎说而我当年只是借了本阿衰”,因为在认知上,当年的你父母也觉得这不是好东西。你可以更平和地去沟通,比如“我看一下这个文章是怎么讲的哦”,然后跟他们举例子,其实应该是怎样怎样。到这一步,你就已经开始摆脱他们的阴影了。

4.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耐心,对于亲密的人,反而会苛刻敏感易怒。
很多次我看其他人和他们的家庭成员沟通,我就觉得,靠,他们说话的负面情绪好恐怖,这也能叫家庭吗?结果前几年我发现,我平时可能也是这样的。
因为我非常熟悉我爸妈,知道他们的性格,知道他们的思维习惯,知道他们的讲话风格,所以有时候可能他们只是随着惯性发出了一个问句,我都会有点应激,“他下一步是不是就要xxxxx”“他现在想的肯定是xxxxx”,然后过度反应。对方突然被攻击,摸不着头脑但生气,也发起回击,于是我想“果然他就是想来找茬”“还觉得自己挺有道理”,然后这事儿就完蛋了。
后来我就会在回话之前先思考一下,假设对面是个陌生人,他说这话我是什么反应。我不会因为这个跟陌生人生气,所以我不应该这样对我的爸爸妈妈说话。这个和孝道倒没什么关系,换算在其他人比如室友、同学、伴侣身上也是一样的。沟通的时候先思考,思考能让你保持游动,不会被和这个人相处的惯性直接冲下悬崖,毕竟很多关系就是这样极速恶化的。

最后重复一遍。这条嘟不讨论“可是就是他们有问题啊”“反而是我明明是对的还要委曲求全地看这些”之类的。沟通和对错是横纵坐标,而这条在聊的是纯沟通的技巧。很多人以为自己愿意花时间跟愚昧的他们说话了就叫沟通了,不是的,你再想想。
你也可以用“便宜我爸妈了”的想法去实践这些,都可以,沟通对象也不仅限于家庭成员。实践完发现还是聊不来的话可以不跟他们聊,把这些技巧用在更值得的场合,最起码能收获一个情绪更健康稳定的自己。
祝大家和家人少生气。

我爱他,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我爱他,我爱他……这就像是我的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石头,把我都坠到水底下去了,可我还是爱我这块石头。没有这块石头,我就活不了。不要错怪我,彼嘉,不要开口,什么话也不要对我说了……

#契诃夫《樱桃园》

#CHATONLIVRE @reading

@sleepingmachine @board 前几天有条嘟串,嘟友推荐的数据安全文档都非常好,非常值得墙内的大家细读。(o3o.ca/@blueissky/109160799338

《数字极权时代生存手记 3.0》reconsidera.github.io/zh/

《数字安全实用手册》safeguarddefenders.com/zh-hans

师姐结婚的时候楚子航和芬格尔当然也去了,杀胚和贱狗一左一右夹着路明非,芬格尔一边狂炫饭一边龇牙咧嘴地说老大您给个准信我已经准备好了保证马上把恺撒的大屏幕换成你的!我们现场告白!我已经准备好了!那边路明非狂看楚子航脚底下那支吉他包,知道里面装着楚子航的村雨还装着一把冲锋枪。楚子航一句话没说,垂着眼睛,小口抿桌上的橙汁。他开始流冷汗,说啊哈哈哈哈师兄你知不知道你在喝人类融合产物……他脑子已经空了知道他只要说出来那几个字楚子航这时候就会站起来掏出枪帮他把车轴给打爆。他想知道师兄会不会掏出黑丝袜蒙在脸上,想了一下觉得很搞笑但是他根本笑不出来,表情僵在脸上,话也僵,说到一半又说不好意思忘记你不看。哪想到楚子航接他的话说我知道的,eva么?我看过那一部。他很诧异地瞥他师兄一眼。师兄面色不变地喝橙汁,好像脚底下没东西,路明非不说话他就只是路过来喝杯橙汁。
诺诺和恺撒往这边走的时候芬格尔忽然又把脸一抹凶狠地说喂拜托这可是绝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们一左一右夹着路明非,但是路明非在中间像只狗一样夹着尾巴。他现在是学生会主席,万众瞩目的S级精英,刚刚结束任务西装革履人模狗样地坐飞机来参加恺撒策划的全球旅行的其中一站,如果不出意外还有好多站需要参加。他张了张嘴想讲点什么符合他身份一点的话,毕竟衰仔如今已经不是衰仔了!他是老大的接班人是下一任老大!然而话到嘴边变成大哥大嫂过年好。恺撒愣了一下问他这是中国的什么说法么?路明非说yesyes这是……这是。他这是不出来了因为鬼子来了里那话莫名其妙有好多意思,而且他是鬼子。而且这地方是鬼子的明治皇宫。他想说是又害怕老大真的拿那话去祝人家什么闹笑话,所以最后只能抓抓脑袋。他看见楚子航的果汁停在那里很长时间了,但是芬格尔还在吃甚至还在往怀里塞。他冒冷汗,在桌子底下踹了芬格尔一脚,然后祝师姐新婚快乐。说那句话没他想象里那么困难,他说结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诺诺看他一眼他不敢再说话了。他们碰了杯然后新婚夫妇走开了。
路明非重新坐回去开始狂吃,往怀里塞可乐,很像他当年和芬格尔去学生会迎新晚会的那个时候。楚子航的橙汁喝完了。临走的时候芬格尔说你知道么?恺撒和诺诺是怎么在一起的?路明非打了个嗝说我知道的师姐开着车喊“我要去芝加哥你们谁陪我去芝加哥”然后老大一边鸣枪一边从楼上跳了下去,换我我也喜欢我老大。芬格尔忽然叹口气说你他妈真活该。他拉耸着肩膀,被杀胚师兄和废柴师兄一左一右夹着,挥手朝那辆红色的跑车说再见。他心想他们下一站是不是要去芝加哥了?楚子航拎着包歪过头看路明非,他仍在等那句话,但那时候他意识到自己不会等到了。他想他真的好像一条被丢掉的小狗。

有些时候看到要爱具体的人这句话会陷入沉思 为什么感觉它把人领到了另一个方向

没想好双十一要不要买棉条诶……年初买的还没用完 但是平时买好贵呀(。)

。 

开学以来每周都在发誓下一周会振作起来好好努力 实际每天都在sns上蹉跎…主要是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呀!不是说什么卷不卷的 贪图的这些玩乐牺牲的是我理想规划的一部分(好惊奇。我还有这玩意儿)
嗯…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开始!(握拳)

成年以后和我妈讲话针锋相对少了很多 在观念上面如非必要都还是趋近于柔和。只有和我爹 唉…不想和他服软 我觉得他很恐怖 我既害怕又讨厌

遇见小孩放开家长的手说:我要一个人过马路。小孩!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这个在泥泞中死去的意大利孩子,曾经凝聚了大家深刻的激情和很高的期望。在这件事上,人们表现出了歹意或失误,似乎只有这孩子自己是不重要的。如今孩子不在了,却留下了这个关于自尊、怜悯、和蔼的庞大装置。死者看似带走了许多东西,其实,属于我们的一样也没有带走。他们唤起的激情在他们死后继续存在,很容易变形、变质,但几乎不可能消亡。菲利普知道他仍然航行在那片浩瀚的、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头顶上是太阳或乌云,身下是汹涌的潮水。

#福斯特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CHATONLIVRE @reading

唯一不算好事的好事就是我妈不再对共产党满怀希望了 每次我开始含沙射影的时候她只会告诉我你别说啦。
怎么办啊,我全家都在这里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