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又又又被扣钱了已经完全失去了努力的兴趣,还是努力改行比较实际

我最大的误会就是我迟早有一天会找到我的梦想,就是那种天启一般的梦想。我从小就羡慕那种说自己特别喜欢xx东西的人,说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只为了实现某个梦想,太酷了。感觉这样人生就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不是吃饭睡觉。(当然后来发现吃饭睡觉才对我有重大的意义……)后来我假装也有,但假装的代价就是其实我根本给不了对等的付出(比如我还是要好好吃饭和睡觉不然什么都是白搭)。所以还是没有。
这种梦想叙事是不是骗我们小气的普通人的,我们根本不会有梦想,我们的人生也不是热血漫,能做的只是把吃饭和睡觉做好,把这个躯壳养好。而且随着年纪增长会发现原来这也很难。活好我的每一分钟都不是简单的事,现在能不玩手机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而当我真正做到的时候我也不在意有没有很酷的梦想了。

我只喜欢说很直接的话,不然我就不想说话。但很直接的话我又说不出口,因为总是太难听了。所以最后我会像一个在亲密关系里发癫在外人面前很沉默的女的。
说实话这工作好无聊,同事聊的话题好无聊,幸好你们不找我说话不然还得想办法应付你们。说实话活着好累赚个吃饭钱怎么要出卖这么多时间,求求你们把我开除了我想休息。说实话真不想当这里人,从小到大治自己的流程行云流水但还是避免不了变成疯子。说实话想当男的,我连游戏不小心碰到倒霉开局困难模式都要重新来过,怎么人生不能,要是我是耀祖,最次也能吃上软饭了,过一种有疏离感的与世隔绝的唯我独醒的文艺生活。主要生活内容就是喝酒看演出假装创作,找到饭票。

极端女权相关 

我有段时间高强度看激进女权说话,大家简直乱成一锅粥,这种热闹的时候我不凑过去不舒服。“你化妆,斩”“二次元,也斩”“结婚,五马分尸”“和男的有亲密关系,处极刑”,后面很夸张,她们会从头像,用字和发型来批判和辱骂。
海马星球出过几期我大为震动的播客,可是不到几年的时间主持人的口碑已经变成了靠婚绿的婚女,向白男投诚的伥鬼。林毛毛的反孝反弱理论也是影响很多人,现在她变成找不到工作在网上找存在感的家庭妇女…
“伥鬼”“不要当妈妈的老公”“服美役”“服弱役”这些概念让我自由很多,所以我特别特别想知道到底谁是对的,我太想知道谁是对的然后选边站了。结果可想而知,根本找不到答案。摇摆期我开始对寸头这个概念产生了一点厌恶。
不过过了这些阶段,其中有些理念已经被我内化成一部分。
说实话我还是不知道某些热门话题我该站哪边,比如到底要不要化妆。虽然我倾向于不化,但某些领域外貌是可以变现的。如果可以变很多的话,为什么不化呢…尤其是某些销售职业的女性真的靠外貌加成赢得了话语权。还是很迷茫。唯一确定的就是如果有女人将任何男的看得比自己都重就可以斩立决,但女人回头金不换,要是改了还是好人。

洼地就是大粪坑,一个盲人博主发上街视频遇到危险,有人评论盲人为什么要上街。人群中必然存在邪恶,洼地的邪恶比例属实叹为观止。我明白求同存异,和观点相悖可能只是立场不同。这些混乱邪恶的下流人占比例也太多了,在生活里媒体上他们一说话都能让人有种看见男宝在路边拉屎的惊愕感和遇到原始人的绝望感。
人群中必然存在好人坏人中立人,这里就是中立人太多,好人太温和而坏人比例太大太有群众基础,双拳难敌四手老师傅打不过王八拳。
资源就是有限的,一条道路变成盲道,一条路变成公交车道就是压缩了逆行的行人,外卖员的空间,压缩了普通车辆的行驶范围。一部分人因此受益那就会有另一部分人让渡空间,少数群体声量小,我们的文化也鄙夷激进分子,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温和的吐槽和记录。
基建不考虑特殊需求。当然也不是不能考虑特殊需求,最干净平整高级的道路和空间就是高级商场和政府部门。重要和不重要孰轻孰重大家都知道。活在这这么多年我们早就知道什么是重要,可以是任何东西除了自己。
谁的话要听谁的话可以忽略就是谈判。不过在这里誰拳头大听谁的。在这里成为少数派是很残酷的生活,买个蛋糕会面临生命危险,哪怕只是陈述自己的生活也是居心叵测。

赚钱的欲望特别强烈,要月入过万,要赚到离开的钱,要赚到给我舒适和自由的钱,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白天到黑夜都只能呆在一个格子间的时候,收到工资的时候,我从未这么清晰地认识到我的价格,如此廉价。

今天做出了凉拌鸡架,这些食肉类做法逻辑都是大同小异,料够了很难不好吃。现在我是真的不理解炸厨房选手了。

还看了一位很会裁衣服的奶奶,自媒体太好了,能让这些真正的有天赋的却被埋没的女人在一张张屏幕上重新被认识。
她没读过书看起来也是过了很辛苦的日子,但做衣服的颜色搭配,版型设计像是专业学过的,反正每一件大家看起来都觉得很和谐很美丽。她喜欢鲜艳的色彩和花朵,成品出来的时候和她本人对照很明显,一堆热烈的夸张的衣服和一个容貌朴素的老人。她的内心世界完全由她的作品展现出来了,67岁看起来像四五十岁。她谈起布料总是神采奕奕,而且任何一点碎布头子都保留利用,我不太懂缝纫,但她每件衣服看起来都好新奇又熟悉,像是老电影里的款式。
想到在没有自媒体的年代,没有时尚概念一说的年代,一个年轻的女人在资源短缺的年代反反复复地在脑中画这些衣服,没有实现的空间和理由。人到老年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心里描绘的那些夸张,繁复,耗费布料的那些衣服,这是遗憾还是狂喜呢?反正我是觉得很遗憾,毕竟这样的天赋不像凡人,没有系统的学习全靠自学和热情做出一些只能在影视剧里看见过的衣服而且做得大差不差。这不是天才很难解释…

检查了2023年的愿望,也只是完成了一半但完成的那一半变成了我现在的一部分,而且是理所应当的一部分。没完成的那一半在2024接着完成了。
但是连续两年都没有做到的就是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啊…

去年的新年愿望有九个,完成了六个。
保持了运动习惯。断断续续的,但还是在运动,开春会加大运动量。
学会游泳了。学游泳挺快的,就是后续自己没怎么游。
更接近自己的身体。靠冥想,按摩,运动各种方式尝试更接近自己的身体。
找到职业方向。有点苗头,等待发芽。
保持阅读习惯。大概有3/4年都在阅读,读后感很少是真的,偶尔会断掉,但没有忘记。
接近不消费,不浪费物资。基本上购入的实体物件都用上了,现在对食物很珍惜。但不消费不太可能。

去一次日本。没去,今年一定去。
日语n2水平。没学,不打算学了,不喜欢氛围。
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今年接着努力吧。

这个工作时常让我觉得这些外国人是有多理所应当,莫名其妙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拒绝了也不会不开心,但还是要提出这些要求。

狂热的东西都很恐怖,燃烧了,没了。我痴迷于塔罗牌的时候不但把市面上的中文塔罗书都看完了,我还看英文版的解读,以及每天都坚持算2-3次。
结果就是算的头疼一下子恨上了怎么算都算不准的塔罗牌。塔罗牌立刻被我丢进角落,移除生活。
现在偶尔算一盘倒是觉得很有意思,以前那些走马观花看的书也又有意思了。幸好我活得比较久,可以重新认识那些我热爱过又被丢弃的东西。

生日当天也去打工了,但因为睡眠不足一段时间了,整天都很累。去寺庙逛了一圈,小吃街逛了一圈,买了60块钱彩票赢得空欢喜一场。回家想吹个蜡烛拍个视频结果到床上就昏过去了,昏迷了12个小时好开心。
但还是好幸福,今年把自己照顾得特别好(^◇^)吃了好多好东西,没怎么买贵东西,但有很多昂贵的体验。一整天都在许同一个愿望,不管是谁,如果听到了也帮个忙吧。我一定要得到它。

在学会抽烟之前我会想抽烟牙黄口臭花钱得癌,并且万分困惑为什么人会选择抽烟。
结果抽爽了之后我同样知道这些事,但对我的阻碍接近于零。阻碍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消失,哪怕它客观上依然存在,但它对你的意义不大了,除非哪天得肺癌了。
因为我们已经抽上了,这是我对万事开头难的全新解读❤️

ai图片在广告中的应用太广泛了,而我每次看见这些油腻黏糊的东西总是一眼看出不对劲,起一身鸡皮疙瘩。老中审美本来就不怎么样,自从ai盛行,上海地铁的广告十有八九是油腻ai,好丑陋的一个地方

半年前我有一个关于自媒体账号的想法,当时是基于自己作为年轻女性的需求想到的内容。
现在看见这个点子相关的账号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视频号图文号都有,有些账号甚至也只是这几个月才刚刚发布的。每次看到类似的账号我都很烦躁,有种不知道该对谁发怒的感觉。

好贵。。好可爱。。好贵。。好可爱。。好贵。。。。。啊啊啊啊还是好贵,但是好可爱,你今天真可爱的日历太可爱了

显示全部对话

这些文创产品…但凡有点品味就远超我的经济水平!!!

我想明白了我打工难道是为了热爱吗?
我根本就是想要一份稳定的工资定时定点打到我的账户里然后有很多时间去发展自己的花钱的爱好,我根本就不该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愉悦和精神满足!
说白了我就是出来卖的啊,什么岗位值钱什么岗位福利好就是我爱的工作!

看了十来个我在山里看烟火,守着这烂泥坨bgm的视频,虽说看出来是包车游专割被逼疯了的年轻人的广子,但还是好想去雪山看日落。

虽说在好好养自己但养出来发现自己有很恶劣的部分啊,有非常傲慢的部分,也没看见改正的迹象。好怕会变成冻在我的湖里的垃圾。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