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要平静的幸福,像躺在阳光下的癞皮狗一样坦荡
看单口喜剧让我学会了怎么把恶心的事变成笑话,这种幽默的攻击让人很爽,直勾勾的对抗还不如软绵绵的调笑
我想起以前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不仅是这个世界的还是我自己的。而且失去了活力和热情。唯一的习惯是保持痛苦,保持沉重。痛苦像附骨之疽一样缠绕着我。我的生命长满了“非我”的东西,就像房子长满霉菌。任何事情都能毁了我,一个摇摇晃晃的玻璃人在世界上行走。
没什么好说的了,回忆过去还不如展望未来,展望未来还不如活在当下。我喜欢活在当下,我今天能看见一只绿色的螳螂,多酷。
我不喜欢豆瓣影评的那个大拇指标志代表“有用”or“没用”,看电影本身就很没用啊!为什么还要这么评价一个影评
人类最大的道德:在冬天下午3点半开始晒太阳
在微信读书看完的独裁者手册,看完之后发现不能评价也不能看别人的评价,挺好的,跟里面的内容刚好互相呼应了。
是只有我才闻到社媒有很浓重的铜臭味还是所有人!每次打开都要花费一小时自我安慰。没关系穷人也可以活着
看独裁者手册吧,每翻一面都是“这集我看过”
我学到要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在生活里找到同类人,我的朋友圈:红旗红旗红旗红旗红旗。fuck理论家,我们在黑暗森林里谁敢大声喊啊……啊懦弱的代价就是每到节假日就看红旗看党徽
想汪汪大哭,想要压马路喝啤酒,越想理解越不能理解,好想呼吸
而且今天看到了关于网课爆破的长文报道,我第一次了解新冠纪年的青少年的生活,看着觉得好残忍。不了解智能设备的教师们也许有很多教学经验可以让学生们学得更好,可是这一切都被冲散了,她们像落入冰河世纪的原始人不知道在哪儿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哪儿是关闭,哪儿能开启?没办法面对面交流和相处,人们的距离拉到很远很远,青少年的残忍更是暴露无遗……青少年真的是个缺乏人性的时期,或者说是个太过于暴露人性的时期。这样情况的发生只会让拥有更好的家庭环境更多资源的孩子们更加优越。家庭情况属于负累的小孩在网课时代缺乏了学校扮演的重要角色,避难所。他们失去了机会…
白天收到了那种防疫诈骗的消息,虽然我能看出来这是诈骗,但还是抑制不住心慌慌,我知道如果我真的路过了某个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地点一定会被拉去隔离,没有人能帮我,砍门的,砸门的,硬拽的,那些看过的视频从脑子里一下子都浮现出来了。我依靠一些“钝感力”以及从不出门安稳过了几个月,直到现在我才能意识到这一切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看见白衣服的人发慌,意味着能轻易被诈骗犯骗到,意味着我要接受随机砸在我身上的去坐牢的命运。我生活在哪儿,不会是大逃杀里吧
我一直都没看出来很喜欢的博主到底以什么为生的,今天想明白了,这是不用靠打工维持生活的大小姐的潇洒人生
自从知道无微不至的监控之后我的自我阉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很多三个字我都不敢打出来,偶尔看见言辞激烈的唾骂都有想要逃避的冲动。我是这样,但不止我。
只是随便打开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最后竟然找到了“为什么我生来贫穷而罪恶”的答案。我们是不完善的人类,在这套体系里我们无法消费足够昂贵的东西,无法频繁消费,无法得到社会宣扬我们应该得到的理想生活,所以我们惭愧我们罪恶。隐隐约约觉察到贫穷是罪恶的和明明白白地知道贫穷让我们变得边缘变得罪恶是不一样的,知道了后者只会让我觉得哈哈,凭什么
我们只能忍受吗?我已经受不了这些喊冤叫屈的戏码,受不了还能怎么办的说法,我想看燃烧和爆炸,把旧世界彻底炸毁
李娟的书里有种古早的生命感,好纯粹好干净。
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性闭嘴的习惯,做什么都习惯性把真正想说的隐藏起来,而是想做什么更受欢迎的内容,真是可笑…
创作很神奇,当做过一些东西之后再看别人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能看出来它们各种元素的选择有没有用心,以及他们是基于什么考虑才会选择这种音效/台词/绘画风格。
我们活在时空漩涡里看着同样的事件发生继续又重复而无能为力。我没办法面对血淋淋的惨剧所以撇过头。我们的人生更像是给付费玩家提供的免费npc,而这款游戏的规则导向再明显不过。
性 显示更多
好像脑子坏掉的机器人脑子里只装下性欲,如果男人的性欲是迸发的燃烧的短暂的将人毁灭的,女性的(至少我的)绵长又难以满足,不因为一次两次的身体高潮而消失,好像在等待爱和性一同降临才能满足。激素我恨你,你把一个人变成了空壳!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