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过去一年的些许生活碎片。
四五月的上海街道仍是一片冷寂,学院也只能在线上组织CSC的申报答辩,不巧答辩时间与同样安排在下午的常规核酸时间险险撞车了。已经答辩结束的我挂在线上听着腾讯会议那头最后一位女生即将结束汇报时,闯进她宿舍抓个正着的社区管理老师的声音:“同学你怎么还在这里啊?快快快,赶快跟我下去,核酸点马上就要收了,别磨蹭了。”答辩很重要,事关能否顺利得到公派资助,但这是对于我们个体而言的;对于“集体”而言,顺利完成全体核酸更重要,因为事关全区能否摘去“中高风险区”的帽子,进而让社区民众的生活从全面的禁桎转向一个相对宽松的、可以“放风”喘息的状态。虽然“放风”这个说法,我和舍友每每这么用的时候,总带有一点心照不宣的自嘲。小小的社区花园,可以让我们绕上一圈又一圈,五分钟能绕完的路程被乐此不疲地拉长到半小时,甚至更久。我们用闲聊让彼此忘却脚下西西弗斯式的旅程,但闲聊本身多少却也带有点疗抚的力量。

关注

到了九月份返校季,不知为何,返校申请中原本的风险划分在“低中高”之外又添加了一个“常态化防控区域”的分类,一时没注意到的我险些回不了校,辅导员不得不在群里再三提醒。伴随治理变迁产生的新名词还是能在不期然间给人来个措手不及。
谁又能想到去年年底的光景呢?今年一月份刚到悉尼机场,我就摘下了飞机上除了吃喝外一直戴着的N95,并至此再也没戴上过,我也从始至终都没有过所谓阳的迹象,或许可以算是少数的“幸运儿”。但我内心深处“不那么正确的记忆”始终提醒着我,早就有一部分的我随着2022年的往事产生了不可逆的转变了。或许我可以尝试把它记录在“不那么正确”的日记里,提醒自己,不要忘。

登录以加入对话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