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今天又看到几则消息,一个是警察在上海地铁查手机,一个是继美领馆发布提醒后,上海黄浦、普陀区都发出了相关部门要囤物资60天的通知,还有一个是北京高校都要建方舱。这几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其实有一脉相承的信息,那就是政府尽管已经非常清楚病毒没有危险,但是却决定要借防疫手段来对社会实行彻底的管控。也就是说,经济已经不放在考虑范围内了,中国的未来,很可能是向伊朗发展。这个趋势跟习胖下不下台关系不大,因为首先,中央已经几乎没有反对派存在,那么胖子被推翻从而路线彻底被颠覆、走回改革派或者开明派的路线,是不可能的。而胖子就算因为身体不行下台,他的继承人也很可能是蔡奇之流一没知识二没眼光、除了宫斗和镇压民众之外没有任何能耐的奴才。这个机器还会继续苟延残喘,这个国家也会一直腐朽烂下去,但因为中国又足够大,内循环也不是不可能,回到清朝也不是不可能,就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的话,祸害的就不止是我们和下一代,甚至是下两三代。
我知道很多象友都在考虑润的问题,但其实,润并不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我很感谢海外的朋友的帮助,连这个小站都是靠了他们的力量才存在,也才让我能有一个稍微呼吸一下自由空气、吐露心声的空间,因为我非常感谢在国外的朋友。但对我自己而言,润只是逃跑而已。明白人走得越多,那剩下的抵抗力量就越小。而且中国这么大一个体量的国家摆在世界上,如果它是一个邪恶的国家,它必然也会不断对世界释放出坏的影响。而你作为长着一张中国人面孔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用看待这个国家的有色眼镜来看你,无论是将你作为逃跑者还是作为同流合污者。
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包括很多象友在内,想逃到国外去的其实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教育背景的人,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最适合的是做脑力工作,特别是文科的工作,文化知识的生产、运用,而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有足够多母语人群的环境才能成立。但是国外并不缺这一类的工作人才,它们缺的是能干体力活的人,开个玩笑说,但从职业能力来说,一个兰州拉面的大师傅比我们还更容易在国外扎下根来。所以你要不就是做体力劳动者,要不就是做边缘性的文科工作,除非你是尖端领域的理科生,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在一个好的、母语的环境里,我们其实很难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所以去国外其实也是很大的牺牲,因为你无法生活在与你声气相通的环境中。当你看到国外那些人在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时候,你会觉得其实你在逃避自己的战斗。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觉得自己能不能打赢你的敌人。如果完全没有任何赢的可能性,而且你在国内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危险,比如纳粹德国和文革时候的中国那样,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的时候,那是必须逃,没有商量。但是历史其实有无数的岔路口,纳粹并不是必然的,文革也一样,它们都取决于一些极为偶然的因素才变成历史事实,彼时彼地如果有另一种情况实现了,那可能就岔到另一条路上去了。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也曾经说过,从明治维新到太平洋战争,最后到广岛长崎,并不是一条必然的直线,中间有无数的可能性,无数的岔路,但是日本人一次又一次选错了路,一次又一次扼杀或者说放弃了其他选项,到了最后选项越来越少,才变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中国不是必然要变成伊朗或者朝鲜,尽管现在有非常明显的趋势,但也还不是必然,抵抗还是可以存在。如果战斗都不战斗一下就逃亡,不是太没出息了?我不太想说爱国,这个词在国内语境中已经被玷污,国与党捆绑,中国人走出帝制、追求民主自由的一百多年来的奋斗被吸纳到党政意识形态中,以至于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荣光,反倒是在看那些经历过民国又寄身港台的知识分子留下的作品,能够体会到这个传统。但要复活这个传统,今天的土壤已经极为稀薄了。另一方面,我也只是希望能有个更好的,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对于我以及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样的环境无疑必须在母语的环境中实现,所以我希望我的国家能够变好,我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更甚于逃到国外。除非环境真的糟糕到无法呆,但目前来说,争取的空间还是存在的。
回到当下各地的抗争,我不是说抗争没有意义,事实上已经有很大的意义产生了,否则当局不会这么紧张镇压。但冷静来说,不能对抗争的当下结果抱有希望,抗争的意义只在抗争本身,以及未来,而非现在。当下的结果往往只会更糟。所以这里其实很矛盾,如果知道抗争的当下结果更糟,很多人是不会出来抗争的(乌鲁木齐警察逐户查找清算,就恐吓住了很多人以后不敢上街,还有上海的例子、成都的例子……),不抗争的现在可能好点,但未来会更糟。但是为了未来而不是为了当下而行动,这种觉悟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的,也是对普通人的过高要求。但是这件事又是必须做的。所以很矛盾。似乎只有让人们抱着有可能短时间改善的错误希望,才能做出对未来有益的举动,但是这又会对当事人的现在造成伤害。同时这也是双刃剑,有些人会在希望破灭后的失望犬儒,再也不敢行动,并且还会规劝其他人不要行动,从而让行动越来越困难。
一直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恰恰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知识分子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有人可能会对这个词有点抵触,但是我们作为受过可以说中国最高水平的文化教育的群体,其实就是知识分子,所差的就是有没有这个自觉。现代社会说是公民责任,但有时候我想传统中国文化中作为“士”的自况可能更应该被继承下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这个觉悟。当然有人会觉得这么说有点夸张,不少象友可能还是没毕业的学生,但是我还是觉得,作为读书人,我们也许行动力上不占优势,但至少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思考行动的方向和结果,在失败的结果到来之前做好心理建设的预警,以减轻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负面后果,同时为更多人考虑更为现实可行的方案,二是赋予行动意义,哪怕是失败的行动,对于未来而言也是有意义的,但这意义必须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安慰,而你所能赋予的意义也受到你自身的知识能力、深度和力量所限,其所能起到的作用也一样。破解大众的习得性无助是极为重要的,而对当局也是最为致命的。这是对知识分子的考验,既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自我拯救的途径。

我其實不是很認同「線上的人一定會比線下的人在做的事要容易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多轉發」這類說法。線上的人可能不在現場抗議但是要求看到的人全都要盡可能多投入的說法非常alarming。
可能有人覺得這要求只是在說多轉發跟進一下,和上前線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麼———如果你認同抗爭有不只一種手段,那就不要比較線上的人可以做的事是不是無足輕重;說這跟起上前線相比微不足道。
這種比較會催生出非常危險的想法那就是除了真的在線下對峙甚至獻祭以外的抗爭方式都只算「做不了什麼」,而認為自己做的事不算什麼的無力感導致的負面情緒(包括但不限於政治抑鬱和羞恥和自厭)會和人試圖反抗的壓迫和恐嚇一起甚至更快地擊潰人的意志。
可以呼籲其他人全情投入,但是人可以不全情投入。人可以只投入自己願意投入的份量。如果反抗的人被視為可以按照自己想做的程度努力抗爭,那就也可以在任意一個自己決定的時刻選擇停下和退出。
如果你決定聲援和支持抗議者,那在為他們前進喝采的同時也要用同樣的方式支持他們停下、後退和退出。
毛象討論的和微博有很多不同。但是無論怎麼樣都是:如果你認同抗爭不只有一種,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應該被承認,所有的決定都應該被尊重。

每天都在象上吸取力量和策略,然后默默传播会墙内。象上的大家都说得太好了,我再来补充几点观察和个人体会:

1. 这一次跟六四和四五运动虽然都始于悼念逝去的国人,但是内涵是不一样的。六四和四五悼念的都是领导人,而这一次,至少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公开为普通人的去世上街游行、集会悼念。这个帝国死去了多少人,多少普通人没有被当过人,生而为人,一生抱歉,去世了也没有声息。反派影评在《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愿广场上·声音不灭 这一期里说到,什么时候中国人愿意为普通人的逝世上街,把普通人也当人,而不是把官老爷领导才当人,才是中国有可能变革的一天。我以前老跟朋友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来一场文艺复兴,朋友还说我们从来没有过,又何谈复?但是今天国内勇敢上街的人,海内外积极支援的人,大家喊出的口号,都体现了极强的人文关怀和民主意识。

2.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冲在前头,从南传的白纸女侠点燃白纸革命,到上海勇武救人的小禾,北京口罩阿姨,清华演讲姐,乌镇黑衣女侠....同时女性和non-binary的力量和发声也在被看见,被书写,被记录,而且大家也在相互学习相互支教,自发的。官方叙事从来不给女性credits,那么我们就自己给,大家真的做得太棒了!!

3. 传承的力量。89年到现在,多少人心灰意冷,当看到女权主义者被销号被驱逐,女权主义和性少数社区被禁,#metoo被污名化,粉红女权等等,有人说女权运动在中国没有意义;当看到当年的公知被污名化,被打成五十万,有人说这些年的公民教育没有意义;当看到这些年维权律师和异见人士被抓捕,有人说中国人就是贱骨头,喊不醒;当看到香港19年的protest最后好像只换来一部《国安法》,同时国内舆论场上尽是”废青“,有人说反抗没有意义;当看到彭载舟孤勇者国内没有任何水花时,有人说他一个人的反抗没有意义....但是今天我们知道了,一切都有意义,火种一直在传承,只是我们曾经不知道彼此的态度,被分化成孤岛,默默把这些火种收藏。

这会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都坚守自己的位置,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家人,该勇敢的时候就勇敢一把,我也不知道这条黑道我们还要走多久,但是至少现在终于看到了光。

“除了你我们谁都不认”,或者叫“禁止随地大小爹”,是一个以爹制爹的好办法。除了有明显授权的强制力之外什么都不认,就相当于把爹把回原形。爹的财政本来就吃紧,如果力量不能由协警保安居委会这类编外人员无限放大,就会露出本来面目:无非是一个基础病缠身的虚胖老年男子罢了。

“若你感到绝望,记住此间的洪流。”
伊斯坦布尔妇女节游行标语
因地制宜,我私自改成:“若你感到绝望,记住人群中不息的暗涌。”

在国内参与任何活动的小伙伴,建议把手机卡取出来,设置飞行没用,机器仅使用拍摄功能。
一旦卡插入手机,基站会接收信号,聚集在哪条街道都一路了然。
我之前在大厂做手机,工程师对这个太熟悉了,没出国之前在北京经历过电子围栏,经过哪条被封街道都会移动联通发短信通知居家隔离。同事们一起商量可以取出手机卡或者直接关机。

@board #白纸革命
建立一個持續編輯的白紙革命英雌記錄貼,請大家給我補充英雌們,以及爲她們想出可供傳播的代號!請大家記住她們!

重慶解救演講者阿婆:救下演説者(超人哥)的老年女性。

南傳白紙女俠:最開始在南京傳媒學院舉起白紙的女性,亦似乎是白紙革命最早的發起先驅。
南傳椅子夾女俠:拉下口罩不遮面孔,在校長質問誰挑事時大聲喊出自己名字。
南京新街口白紙女俠:最先在該地鐵站舉起白紙的女性。
南京大學地下通道女同學:在南京大學週邊地下通道舉起白紙的幾位女孩。

上海烏中路小禾:義無反顧救下許多人卻最終被帶走的年輕女性。
上海斑馬線女俠:站在斑馬線上直面警察排成的人牆。
徐匯擋車女俠:衝在警車前擋住警車開走,被警車暴力拖拽。
上海救人阿姨:讓抗議百姓進店躲避抓捕的上海阿姨
上海烏中路羊駝姐:(待補充)
上海海洋大學抗議雙姝:在上海海洋大學舉起白紙與校方交涉的兩位女孩。

北京口罩阿姨:在社區門口號召大家拒絕過度防疫的中年女性。
北京亮馬橋演講英雌:在亮馬橋哽咽著但大聲地、堅定地舉起手中白紙,説出拒絕言論封鎖的女性。
清華演講姐:說出“我們不能因爲害怕就不發聲。”的女俠

廈門抗議四英雌:四位勇敢地舉起抗議標語的女性。

福州東街黑衣女俠:舉牌“尊重科學、生命、自由、事實,請聲援全國各地百姓”。

廣州海珠“自由萬歲”并蒂花:在周圍人難聼的謾駡中高舉“自由萬歲”。

新疆烏魯木齊王婆婆:上街示威,遭暴力但仍堅持抗爭。

杭州in77靜坐女俠:一位女士在警察的包圍中仍然帶花靜坐。
烏鎮黑膠帶女俠:舉白紙,一身黑衣,用黑膠帶貼住自己嘴巴,鐵鍊拴住自己雙手的抗議女性。

新加坡抗議女俠:在中國大使館舉牌抗議被捕。

在推特上看到有抗争的当事人说,“为了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此刻没有男女”,是的,站出来抗争的时候不分男女,但是被如何对待就有男女之分了。

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开始抓人时,看到先抓的是几名女生,可能是认为女性比较“好抓”,而抓捕过程中甚至有意侵犯了女性抗争者。被带走经历审问的女生提到,警察问她为自保而死死抱住的那名男生是不是他男朋友,“你们居然真的不认识?你抱你男朋友有这么紧吗?你爸妈知道你抱一个陌生男人这么紧会怎么想?”说她又懒又宅怎么找男朋友,你头怎么这么油?几天没洗了。再有伦敦街头声援的当事人提到,当两名女性发表自己的讲话时,被嘲讽被打断,甚至被自己的女性同胞议论和蔑视。

我相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抗争中的女性遭到这样的对待,我们还能在人群中抹除自己的性别,说“此刻没有男女”吗。我的想法是,如果遇到晦暗不明的表述,应当主动将“她”本该存在的形象描刻出来,千千万万次,直到不能被抹除为止。

显示全部对话

“重庆超人哥”、“上海鲜花男孩”都一一有了可以被传扬的名字,而女性同胞还没有。就算是南传那位高高举起白纸的女学生,也是因为站得笔直,不能被挑出什么“错处”,所以偶尔在各处描写中见到,而更多的反而是其中一位不做核酸被威胁打电话叫家长的女生,讲述者无意识地渲染她的恐惧,以此来表达对镇压者的愤恨。

抗争中还有众多女性的形象被掩埋,她们是清华大学站出来演讲的女生、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勇敢救下自己同胞却被带走的女生、是北京带领业主围攻居委会的中年女性、鼓励大家走出小区自行解除封控的老年女性、是抗争的人群中谈论女性经验被嘲讽的女同性恋者——你哪怕指出什么女同性恋者、红旗女、喊喇叭女、睡衣女,我都能一一接受,然后再修正成我心中所想。

当这些称号被大声喊出来,哪怕一开始不那么好听,也恰恰是对抗网络群嘲的“女大”、“小红书女”等带有侮辱性称谓的最佳反击,因为它是带着敬意的。哪怕出现了批评的声音,说这个称呼不合适,那我们再换,总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希望今后女性被赋予姓名时就像男子被赋予“超人哥”那样自然。

显示全部对话

2022年11月25日 白纸革命的发起者,一南传女大学生,“白纸女侠”,值得被历史记住她。

@MulanPurple @momoly 非常同意!第一个举出白纸的那个女生真的很厉害,非常有力又讽刺意味拉满,白纸被收走她继续举着空气那一刻她的行为艺术作品也完整了

@momoly 整体最有纲领最有想法的还是南京传媒学院,白纸女侠的壮举堪称最佳行为艺术作品,后面几个演讲的男生口号也是简洁有力,连着呛老师呛校长反应之快简直大快人心,可以看出来传媒学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水平都是相当相当高超的。如果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他们走上社会,真的大有作为。

南传举着白纸的是女生,挂出“SB习近平”的紫荆四号楼是女生公寓,各地被打被抓的大部分是女生。
在捍卫权利的斗争中,女性从未缺席,而且始终走在前面。记住她们,不要让她们湮没于历史。

@knife 这个口号就像man包含woman,他们包含她们一样被默许了。这好荒谬。把现在的不幸归结于某个政党,某个独裁者,却无视催生这些毒瘤的父权体系。即使推翻这个,还会有下一个,在野大爹当权之后会比大爹好到哪里去?甚至完全有理由相信,对强权的默许,对弱势的不同情,终于会重蹈覆辙。既然我们站起来反抗,我们反抗的就不只是眼前。各自努力!

有人提到抗争中女性声音被掩盖、因女性经验而受到歧视、书写历史时将会被有意无意地抹除,被剥夺权利,被迫成为“享受果实的漠视者”。我很认同这种说法,之前就提出了抗议以来部分对女性的称赞是不合时宜的,比如“她真美”,仿佛女性的斗争所呈现出来的就只是一种观赏价值,与消费社会将女体变为供凝视的商品那一套无异。这是语言的潜移默化,下意识之举,却投射出一种巨大的不公。

也不需要等将来回看这件事才能验证这一点,从彭载舟的“中华大地有男儿”似乎就已经预告了。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女性传播最广的是当街被绑示众的年轻女子,呼喊不公者竟也称她为“羊城维纳斯”,多么可怕的语言。重庆人站出来保护的那个孕妇,最后的声音落在“重庆人真有血性”。超人背包男子的故事也流传甚广,街头讲话鼓励大家走出封控的大妈却昙花一现,包括在窗口喊喇叭的女大学生、乌鲁木齐市政府门前发表诉求的女子、北京带领业主要求解封发表讲话的女子、上海将年轻人接进店里庇护的老阿婆……或者同样是搞笑,那位围着封锁大门来回跑的北京男子不断被追问姓名被称颂,而乌鲁木齐自行解封脚踹方舱、从大白手中带回两位男性同伴的大妈却被笑完就过了。(接下条)

显示全部对话

我们刚在家复盘了昨晚我和室友去参加和前天男朋友和室友去参加的事,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一些烂经验: 

觉得我们作对的事情有:1带备用手机,没有带自己的手机,里面空的,只存了住在一起的几个人的电话,因为一旦被抓暴露身份是没法避免的,存了能尽快联系到。能保存到视频图片最好,存不到也没关系。他们要查验我们就给了。在现场听说有人不给查验所以被打了。2是带了对讲机,这个东西是我们自驾游室友乱闹买的,也带上了,没信号的时候拿在手里很安心,至少能确定自己朋友的位置。(万一还能当个武器呢?)3比较警惕,但即便如此也还是差点被拖了。感觉我们三的不足一是没有经验,也过分谨慎,没有能有效传递信息让大家快跑,或者把大家组织起来抵抗。警方是很有指挥和经验的,两次夜里就是把人群分散,再进行抓捕,目标很容易是体型比较小的女孩,一旦落单就很容易成为目标对象,所以最好不要自己前往,一定要和同伴在一起。人群越紧密越有秩序越好,而且当时也没有共识说每一个人被抓了大家都去解救,因为都没有经验有点混乱。我本来有想浑水摸鱼喊一些恐怖的话引起注意让大家去拉一下离我好远的一个女生,但怕彻底引起骚乱没有喊。我想往那边去,但是完全来不及。一定要拉手,怎么紧密组织这些经验我们还没有掌握。二是听男朋友和室友的经历感觉被捕以后大家就都乱了,比较顺从,他们再打人也没有敢大家都反抗,感觉我们的诉求还是不明确的,对警方什么态度也没有想好,大家还只是一腔热血。男友自愿被捕,就在车上和一个👮‍♀️差点打起来,因为他要打人,然后他竟然也作罢了,下了他们的车继续去外面了。可见还是有作用的(但不鼓励他这种行为,大家还是同进退更为安全)。另外一个就是女孩的头发,一定要把头发梳好,不要盘头,不要散发,我的头发乱糟中被扯掉了一缕,非常痛,丸子头也很容易被抓住,最好是光洁的盘发(个人想法)。

社会抗议一旦开始,没人没预料它的走向。突尼斯的小贩死亡,人们的抗议怎么就升级到政府垮台了呢?八九民运一开始学生只是悼念胡耀邦,希望给予其公正评价,被“四•二六”社论污蔑后,学生的诉求增加了撤回社论和不秋后算账,当局的一步步强硬表态才使得参与者越来越对政府失望,变成了公开追求政治变革的民主化运动。目前的白纸抗议,大家的核心诉求是悼念乌鲁木齐火灾无辜死难者,希望取消清零防疫,恢复正常生活,但当局的应对,会决定抗议会不会升级和变得更加政治化。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