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
听完最新这一期不明白播客,就两个字的收获 — 快跑!
根据蔡霞对于二十大三中全会公报的的解读:
1. 对于社会的全面控制
2. 对于经济的全面控制
3. 对于军队的全面控制
普通民众会过很多年的艰苦生活,现在将要增长的各种税费,人民币的贬值和将要到来的通货膨胀都会进一步加大负担。未来的经济重点不在于改善民生。
民众能做的就是熬。垃圾时间依旧是垃圾时间,草台班子解决不了这么复杂的经济问题。
除了熬,就是赶紧跑。
其实我不是想要中彩票或者想要很多钱,
我想要的其实是自由……
在人类文明以前,我这样的人,只要走路就能走到没有其他人的地方,找到洞穴或者大树成为自己的领地,采摘野果,捕猎各种小型动物来吃。
我本来是这样自由的人。
直到人类文明开始了,别管上帝怎么牛逼,它反而让人从自由变成了被束缚,吃了苹果给个痛快,不,不让你们死但是让你们受苦还要相信上帝要给人永远的幸福。
或者我本该是个笨蛋猴子,被阿努那奇基因编程成为了有了自己思想的奴隶。奴隶主早就乘着飞船满载而归,剩下一群改造猴子自生自灭。猴子们已经忘了如何在旷野里风餐露宿,只会定居农耕文明然后一路狂奔到现在。
不管怎么说,这个地球都让我没有怜悯。这个地球上我很多的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财富自由,
无论生产力怎么爆发,科技怎么进步,
人们都会因为中彩票而开心,而什么时候人们不必再需要彩票,人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也想曾经的也猴子一样,需要野果但是不需要得到整个果树,想吃羊肉但是不需要杀死所有的狼,那样可以拿到所有想要的但是无需贪婪,
或许才是我想最好的社会。
真的强推香油们去看《走私》,更适合东亚宝宝体质的《芭比》。。。看完就明白为什么《芭比》在韩国票房扑街了,因为同期有《走私》,你如果看了一部芭比把肯全杀了&女同芭比美美he的《芭比》,你就不想看芭比和肯继续同处一片天空下的《芭比》了。。。不是韩国人太封建落后,是韩国人思想太超前。。。。为不能在电影院看《走私》的所有人感到惋惜(包括我自己)。。。
啊啊啊贴一个很靠谱的字幕组的资源(感谢金惠秀迷妹团):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f_cwIZCM-sybkCQ6eqMw
提取码:q67k
看到毛象上有人打广告帮人办加拿大学签工签移民咨询,不想以恶意猜测别人但是看了一眼广告非常小红书风格且没有提自己是持牌顾问。
多一句嘴,在加拿大非持牌顾问帮人办签证移民是违法行为。哪怕是在移民中介打工多年的小文案,觉得自己业务再熟练,我觉得敢做违法的事情的人都实在是不值得信任。尤其签证移民这么大的事儿。如果大家要找中介的话也最好问清楚,真的你签的顾问的全名。这样你可以查询对方是否在good standings,以及是否就职于你找的公司
持牌顾问查询网站:https://www.college-ic.ca/protecting-the-public/find-an-immigration-consultant?l=en-CA
哈萨克斯坦媒体对《我的阿勒泰》的影评,简要总结就是“殖民者视角下拍摄的对政府当下政策的政治宣传片”。 以下为全文翻译(分段发)
结论
剥夺原住民自我发声的能力,将其从主体变成客体,并按照意识形态给他们贴上刻板标签,是殖民者国家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这一点在《我的阿勒泰》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这部电视剧中的第二个意识形态方向,是殖民者试图通过指责被殖民者与他不同的思维,以及竭尽全力的突出被殖民者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多么落后”,而自己则多么的代表着先进的现代生活,来正当化自己对原住民文化的入侵和摧残。
总的来说,这部电视剧是中国当局在对自己在新疆的政策进行的美化,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宣传。
与此同时,考虑到该剧将在“第七频道”播出,再次给人留下了哈萨克斯坦政府对新疆哈萨克族的命运不屑一顾,并积极支持中国在新疆的政治政策的印象。
看了一则报道,门罗得知小女儿九岁时被继父性侵后依然选择和他生活几十年,甚至埋怨女儿的背叛,称这是女儿和继父之间的过节,和她本人(对丈夫的爱)没有任何瓜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觉得主张人和文分开在这种情况下挺难站得住脚。门罗的小说很多取材就是家庭这个封闭空间里的隐幽腌臜,她的现实立场很难不影响我对她的文学创造的观感。
很多人提到她也会说她的文字有一种 clear-eyed sensitivity,这不仅指她在认知或者审美上的敏锐,还暗示她在道德上的清明良知(前段时间门罗过世,许多悼文对她文学成就的钦佩都不同程度地漫溢到对她道德人格的讴歌,仿佛私下里都和门罗相识似的)。回过头来看,关于作者优越的道德情操的想象不仅荡然无存,她的文学创作的美学成就也必然因为这件事的曝光而被重估。这意味着她用几十年的时间和读者之间建立的信任的瓦解,每当她在小说里对某个人物在道德漩涡里的选择进行评价,暗示,甚至仅仅是描述的时候,读者恐怕很难不对这个声音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在《洛丽塔》那里,“不可靠的叙述者”是一种成功的美学手段,而在门罗的短篇小说这里,则成了令人错愕的人格破产。
请叫我11!ADHDer,仍然在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