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自己和自己人都很苛刻,有一个体现是对英语的使用这件事。我经常刷到一些视频,类似“不加冰的地道说法”;“你还在这样说帽子吗,大错特错”;“你知道我来月经了怎么说吗”。
我点进去一看,来月经了那博主说的词我从来没见过,甚至不太认识,也没这么说过。不加冰,博主说是“straight up”。不能说是纯放屁但是你去买咖啡的时候说straight up大家都会觉得挺奇怪的。straight up或者on rocks是酒吧常说的,但是并不针对客人,一般只有调酒师会这么说,属于“术语”,行话。客人说什么都可以,99%的客人都说no ice。买酒的时候你也可以说straight up但是并不会有人因此觉得你很懂,也不会因为你说了no ice对方就觉得你说得不对。没人在乎其实。
还有一种视频是教发音的,比如伦敦音应该怎么吞音,怎么发音更美式。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白人中心主义吗?
这两类视频我看到都会点不感兴趣。
还有很多人喜欢隔着网线纠正别人的语法、拼写。噢我今天早上还看到一个帖子就因为instagram的缩写到底能不能用ins,底下吵了三百多条,最赞说缩写成ins很土。而有意思的是,反驳她的人举的例子是自己加拿大朋友就说ins——英语母语者用了,这才可以作为例子,而不能仅仅出于“谁想用什么用什么”。
这是一种做题思维,是应式英语的思维。不能说全错吧但其实没什么用。好比seldom这个词,英语教材里肯定有,你学它也没坏处,但我几乎没见人用过,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
但语言它没有标准答案,不是说白人的就是最好的,它就是一门工具,跟锤子扳手一样,学是为了用的。而真正用到这门语言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便你说得不那么准确,语法和发音甚至也有点问题,但并不影响对方理解。比如我前两天卖车,fb上有一个智利哥们想买,他说这周准备来奥克兰,来了会联系我。但是他把prepare打成了pretend。不过我看懂了。后来他来看车那天,问我之后准备干啥,那个prepare他又说成了pretend。我没有纠正他,因为这是小问题。他有一天会自己发现的,如果他没发现,说明大家都懂。那互相懂了能交流不就是这个语言的用处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我从没见过其他族裔的人像中国人这样在意发音用词是否地道正宗,是不是靠近native speaker,有没有得到英语母语者的认可和夸奖。甚至有很多族裔的英语发音是以口音重闻名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英语国家交流、生活、学习、工作。我听过很多种口音,有些人确实说得不那么好,但是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像中国人这样自谦,总是把“sorry for my poor English”挂在嘴边。我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要为这件事感到抱歉呢?如果一个白人说你英语口音重,你甚至可以告他racist,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对自己要求这么严苛呢?
以及我不认为有中国口音这件事有什么问题,我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件事一点都不想掩饰,也并不感到羞耻。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英语口音,英语是世界语言,谁规定伦敦音是唯一标准。就好比中文也有很多种口音,谁规定北京话是唯一正确的?
说说我在加拿大高校打工的见闻吧。
工作内容是包装特殊需求学生(大多ADHD)的试卷。
这些学生不在统一考场考试,而是根据各自需求被分配专门考场,比如一人间、少人间、有电脑等设施的房间。
作为打包员,我们每天会拿到一个列表,列着后一天所有特殊需求学生的考试科目和考场。
同事会先把试卷和每个学生的需求单打印出来。针对每一门考试也有相应信息,比如是否需要草稿纸、答卷本、答题卡。
打包员就对照这些信息,把每个考场当天学生的试卷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打包。
特殊需求有非常多词条,打包这一环节需要满足的包括:额外草稿纸,额外试卷(供ASL翻译/抄写员使用),试卷打印成更大的字体等。
还有很多需求是相应考场配合完成,比如:延长时间(最常见的accommodation),用电脑/打字机作答,频繁去厕所,无气味环境,隔音耳机/轻音乐,朗读软件(文字转声音),拼写辅助软件,调节桌,人体工学椅,糖尿病检测仪……还看到带service animal 的。
作为健全人,我直到在这个部门工作才知道学校里原来有这么大比例的特殊需求学生。根据接触到的试卷比例估算,必然10%以上,可能15%甚至更高。
自留快乐地,喜欢说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