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空間:繪畫、建築上的留白與負形。北丘美術館的山體剩餘空間,正是這樣一種負空間。
繼續類比。史學家安克斯密特說:「正如我們乃是我們所不是的或者我們不想成為的那樣,在某種意義上,過去也是它所不是的東西(過去的本質不是或者不在於過去的本質)。正是在廢棄殘餘中,在口誤中,在過去的失誤動作中,在過去『情不自禁』的極少片刻,我們發現了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
於是,廢棄殘餘、口誤、過去的失誤動作、過去『情不自禁』的極少片刻⋯⋯這些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負空間,或稱為「負時間」更合適。
此種「負時間」,可作為解讀某些電影的鑰匙。譬如阿莫多瓦《回歸》,片末驟然結束在最真誠處。某些電影亦會突然結束,但並不真誠——其中差異便在:敘事是否能覓見足夠鮮活、真摯的負時間。
「面對魔眾的攻擊,他從容不迫,也不需要任何武器,救度眾生脫離苦海的大誓就是他身披的鎧甲,無私奉獻奮不顧身的大我就是他手持的彎弓,明瞭因緣圓滿覺悟的智慧就是他鋒利的寶劍。財富、權力、美色這些人間的慾望都不能使他動搖。他看到,嗔恨之火必將反撲己身,而貪夢鑄就的繁華轉瞬即逝,——我們的生命絕非為此而來。
悉達多在深深的靜觀中見到了所有的眾生,那些本為至親至愛的人,卻在生命的流轉中為心魔所困,彼此相忘,陷入相互掠奪、殺戮與奴役之中,他為此感到深深的悲憫。他初次見到人生的痛苦時,曾無助地離開,現在他終於明白,只有直面內心,才有解決之道。『請大地作證,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受貪婪、嗔恨與愚痴所蒙蔽的自己,我絕不退縮。』宇宙壯闊,天地靜美,慈悲、智慧與意志是生命的源泉,它來自大地,來自眾生。啓發每個人生命中本有的智慧與信念,終將匯成宏偉的力量。」
「良日啓程,去找尋那片絮狀雲。」
@Afra 是!「必定成為自己真心期待的樣子」,我一定會抵達且註定會抵達!進行一系列反省,發現最近生活過得有些倦怠了!諸如:被愛、激素、幻想、意義感沖昏頭腦;渴望向他人證明自己;把自身變好的責任寄託到他人身上。我立馬放下手機去睡覺,開心充盈生活從此刻開始!
@Afra 笑!獸交癖!絕妙好辭!看《喜宴》,男人們確實很好看,但男同做愛確實像兩只猴子激烈打架!
冬季就是要聽ABBA!
我將劃過天際,亦將映照水中